夏艷萍++王蔚昕++李丹若
【摘要】目的:探究眼科患者的護理過程中的主要問題,總結護理體會。方法:選擇我院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眼科患者130例為研究對象,回顧分析患者資料,結合眼科常見的護理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護理對策。結果:對眼科患者實施護理,需注意衛生指導,根據患者實際癥狀給予相應的護理,對手術后的眼科患者要加強護理干預,做好出院指導工作。通過合理的護理,提高了患者治療配合度。結論:針對眼科患者的護理,應從其疾病特點出發,根據患者癥狀給予相應的護理,可促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療,利于患者疾病康復。
【關鍵詞】眼科患者;護理體會;衛生護理
眼科疾病治療的風險相對來說較大,在治療中護理的不當易影響治療效果,也可能導致醫療糾紛[1]。因而,眼科護理對于提高眼科護理服務、提高治療效果以及避免醫療糾紛意義重大。本研究對130例眼科患者進行護理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眼科患者13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77例,女性患者53例,患者年齡在22歲到80歲間,平均年齡為38.7±5.1歲。130例患者中有25例為青光眼,有51例為白內障,18例為眼外傷,11例為沙眼,9例為角膜炎,16例為玻璃體混濁。130例患者中有90例患者存在視力障礙,有37例患者進行了手術治療。
1.2 方法
130例眼科患者的發病原因以及治療進展情況記錄,整理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和建議,根據患者建議進行歸納整理并研究。對護理服務進行改進,建立新的患者滿意、護理質量高的護理服務體系。
2.結果
結果發現眼科患者在護理中需要重視衛生指導,對癥護理、手術護理和出院指導等方面。收集患者護理建議后并實施護理措施,臨床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都有顯著提高。
3.護理措施
3.1 衛生指導
患者用眼衛生一定要注意,多數人習慣性皺眉。眼會導致眼部周圍的皮膚處于緊張狀態,皮膚長時間不松弛就會導致皮膚老化,產生皺紋[2]。加上有的患者長期熬夜,睡覺不規律,玩手機等等都會對眼部造成一定的影響。改善生活方式和個人衛生,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十分重要。眼皮出現疲勞時可使用滴眼藥水,藥水的選擇最好是質量好的,不使用劣質的產品。另外,臉盆和手巾盡量分開使用。不干凈的手巾等不能揉眼。手部要保持清潔。不干凈的公共場所盡量不去。尤其是夏季游泳池游泳,要做好護眼措施。
飲食上,應多食用多纖維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少吃抽煙喝酒,辛辣的食物盡量少食用。日常多喝水,確保皮膚水分充足,多吃注入豬蹄、雞爪等含有膠質的食物也能夠保持皮膚的彈性。
利于眼睛的食物有水果等。因為眼底有很多毛細血管,含有維生素C的水果可以保護血管的彈性,確保眼底供血。
眼部出現疲勞還可以做眼保健操。
3.2 對癥護理
由于細菌或者外傷感染所致眼痛等情況應及時給患者用藥,藥物以抗生素軟膏等為主,如情況更為嚴重進行眼部包扎時要觀察患者眼部傷口是否擴大,眼部是否有黃綠色膿液,若有則可考慮為綠膿桿菌感染,應更換抗生素治療。用藥后無法控制的應進行角膜穿孔。
眼部疾病導致視力下降或不同程度的視力障礙,護理人員應同家屬做好安全保護,預防患者因視力不佳摔打致使眼部出現外傷。
青光眼患者要控制好飲食以及保持好的情緒,減少用眼的時間,減少飲水量,重體力活應盡量不做。因為此類患者的血管脆弱,從事過重的體力活容易導致細小血管破裂,嚴重者可致失明。
1.3 手術護理
手術進行前,要確保手術室清潔,護理人員準備好0.2%過氧乙酸溶液用以醫生對手和毛巾等消毒。根據醫生囑咐執行醫療護理操作,觀察患者治療過程中病情,并根據查對制度做好各記錄。執行無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治療前應保持手部干凈、消毒。
使用的藥瓶、遞延藥業等要每周進行一次消毒,手術的機械應仔細核對,確保無遺漏。
手術后,叮囑患者應保持好睡眠,及時給患者鎮痛和鎮靜處理,患者手術后一周可適當進行活動。一般而言,患者術后眼部包扎5天至7天后,因改成單眼包扎。
在正常的情況下,患者手術一天后可以更換藥,之后每天后者隔天換藥。
紗布滲濕或者污染需要及時更換。每天需要清除患者眼部結膜囊的分泌物,使用生理鹽水清潔患者的眼部。
患者手術后眼部康復時間較長,應告知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囑咐患者盡量避免咳嗽或者低頭等,以防導致眼部壓力增高或者眼部出血等不良情況的出現[3]。
手術后,護理人員應主動觀察患者康復情況,預防好術后并發癥。
1.4 出院指導
患者出院后,要做好眼部報保健和自我監護,這是確保手術治療效果的關鍵。護理人員在患者出院前應對患者及其家屬做好出院指導。
第一,告知患者出院后避免進行劇烈運動以防出現蘇娜上,避免飲酒、熬夜和食用刺激性食物。
第二,保持眼部的清潔,使用專用的臉盆及毛巾,切不可用手直接觸摸眼睛,且應定期對眼部用品消毒。
第三,出院后,患者應定期到醫院復查,眼部疼痛或者充血的情況要及時就診。出院時,護理人員還應當告知患者藥物具體使用規范,以及藥物可能引發的副作用,出現膨脹、乏力等癥狀則可能有低血鉀癥,需及時補充鉀。
討論
眼部護理技術的提高也促使人們對眼部護理要求的提高[4]。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以及增強患者對治療眼科疾病的信心是護理人員應加以注意的問題。眼科患者有特殊的病理特點,在實施護理過程中也應該注意根據患者病理特點實施護理,患者手術過程中也應配合醫生做好手術準備,確保無菌操作,出院后,為預防并發癥以及疾病復發,應告知患者各注意事項,以促進患者疾病康復。
【參考文獻】
[1]鄧群. 淺談眼外科的護理措施及護理體會[J]. 內蒙古中醫藥,2013,30:181.
[2]高旭芯. 淺談眼科手術室護理管理體會[J]. 中國醫藥指南,2011,17:31-32.
[3]朱章玲,王曉薇. 眼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與防范對策[J]. 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7:216-218+284.
[4]石美琴,席淑新,彭崢嶸,吳沛霞,韓宇,傅瑾. 護理措施分類與工作抽樣法測量眼科病房護理工作量的探討[J]. 護理學雜志,2015,02: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