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瑤

《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在全球范圍內擁有眾多“星戰粉”是毋庸置疑的,三部曲加上三部前傳都斬獲了可觀票房。《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以下簡稱《星戰7》)從制作階段就萬眾矚目預售時票房就已超過5000萬美元2015年12月北美上映后業內人士預計它在全球的市場價值會超過27億美元。
讓人沒想到的是,“原力”卻在亞洲遭遇“韓流”的挑戰,雄心勃勃的《星戰7》似乎還不太適應這個意外,畢竟已經習慣了到處穩奪票房第一的待遇,很難想象地球上有哪個電影市場會不歡迎它。但現在《星戰7》在亞洲市場上不僅要面對聲勢浩大的“韓流”還要應對全球第二大的中國電影市場上的變數。
《星戰7》敗給“韓流”《星戰7》在越南和韓國客場受挫因為有股比“原力”更強的力量在阻礙其霸占票房市場,而這股力量居然是“韓流”。在韓國票房大盤上,《星戰7》貌似收獲不錯,四天內票房攀至790萬美元,可對比CJ娛樂出品的冒險題材電影《喜馬拉雅》,它的風頭就被壓了一籌。
《喜馬拉雅》是一部韓國本土電影,在韓國以同期870萬美元的成績壓制了《星戰7》,穩奪票房大盤榜首。《喜馬拉雅》由韓國導演李石勛執導,李石勛的上一部作品《海盜》在2014年以6400萬美元的票房成績名列韓國年度票房榜第五。《喜馬拉雅》的故事基于2004年的真實山難在巍峨壯闊的喜馬拉雅山麓取景,以最真實的角度展現驚險的登山運動,演員陣容不乏黃政民和鄭宇等本土明星坐鎮,具備很強票房號召力,這些都是《星戰7》被這部韓國電影克制的重要因素。雖然《星戰7》在韓國市場尚能媲美《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的成績,但后者在上映時有意避開了競爭激烈的檔期,才得來了一個破紀錄的首周2820萬美元的票房成績。
在越南市場上讓《星戰7》受挫的也是“韓流”。迪士尼不愿公開在越南的票房,但根據越南本土票房統計,《星戰7》并未打入同期上映影片榜首,讓《星戰7》受挫的電影是韓國喜劇電影《二十》,該片是2014年韓國熱片《奇怪的她》的翻拍版。《奇怪的她》曾在2014年韓國票房排行榜上位居第二,在內容和票房號召力上實力雄厚。上映伊始《二十》還與《星戰7》齊頭并進但很快于第二周超過《星戰7>。韓國CJE&M公司透露,該片最終收入190萬美元票房,成功壓制住了《星戰7》。可見,想在亞洲戰勝“韓流”,哪怕以《星球大戰》的實力也未必萬無一失。
中國市場未知數
這些年“韓流”在亞洲的發展不可小覷,迪土尼在中國還特地邀請人氣高漲的偶像明星鹿晗作為《星戰7》形象大使。中國如今已經是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并有望在三年內取代美國登上第一的寶座,迪土尼期待《星戰7》在中國票房表現出色不僅僅是為了給股東一點甜頭,也是為了給中國未來的“星戰迷”打下基礎,順便促進《星球大戰》系列的周邊副產品銷售。然而如往常一樣,好萊塢對中國的電影市場既期待甚高卻又有些摸不著頭腦。
最讓迪士尼擔心的不利因素莫過于《星球大戰》系列在中國觀眾中的普及度不高。畢竟星戰三部曲電影從未在中國正式上映過,這意味著中國觀眾并沒有美國和其他國家影迷那樣的“星戰情懷”。相比起來,中國觀眾對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出品的三部《星球大戰前傳》更為熟悉,《星戰前傳:幽靈的威脅》曾在1999年創造過將近500萬美元的票房,2002年《星戰前傳2:克隆人的進攻》獲得了720萬美元票房,而《星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更是達到了1170萬美元的高票房。
與好萊塢對《星戰》在亞洲市場的憂慮重重相反,中國院線對《星戰》的期待值很高。在中國銀幕數不斷增漲的情況下,中國院線對《星戰》的需求可稱得上。饑渴” 認為中國現在有潛力讓《星戰》票房成倍增長。2015年10月迪土尼和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共同與中國騰訊公司簽訂了協約,全部6部《星球大戰>電影可以在騰訊流媒體平臺上點播。在此之后,迪土尼又在中國舉行了預熱,讓500個“風暴兵”(出自《星戰》系列中的士兵角色)登上長城,這一舉動在中國國內國外都達到了不錯的宣傳效果盧米埃影城CEO胡其鳴就夸獎了美國“高大上”的宣傳手段稱“起碼對中國觀眾是奏效的”。他說,目前中國許多年輕觀眾都熱愛追美劇,比如《生活大爆炸》,這樣做會引起年輕觀眾對《星戰》的好奇心從而推動電影票房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