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俐俊
【摘要】目的:試論中醫護理在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方法:隨機選取急性心絞痛患者50例作為此次研究的調查對象,其中觀察組25例,對照組25例。觀察組中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齡為70歲;對照組中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齡為73歲,從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病理程度的情況等方面來看,具有可比性,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飲食護理、病房護理、用藥指導等方面;觀察組實行中醫護理。結果:通過對兩組患者對比,結果發現,觀察組滿意15例,滿意率為60%,較滿意為9例,較滿意率為36%,不滿意為1例,不滿意率4%;對照組滿意10例,滿意為40%,較滿意為8 例,較滿意率為32%,不滿意為7例,不滿意率28%,觀察組的護理效果高于對照組。結論:對患者實行中醫護理,減少患者出現并發癥的幾率,有效的達到治療效果,患者病情恢復效果明顯,更加能促進患者后期身心健康發展,應推薦于臨床應用。
【關鍵詞】中醫護理;高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主要表現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病變并出現相應的后果[1]。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壓升高為特征,可伴有心臟、血管、腦和腎臟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之分[2]。高血壓病的中醫輔療保養必須遵循中西醫結合的原則,一般以西藥為主控制血壓,結合中醫藥方法進行輔療保養。對高血壓患者護理主要目的是,滿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保證患者在護理期間的人身安全,讓患者在患病期間身體處于舒適的狀態,以及保持患者的良好心態,達到醫療效果促進患者后期身心健康發展。本文結合中醫護理在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作出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隨機選取高血壓患者50例作為此次研究的調查對象,其中觀察組25例,對照組25例。觀察組中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齡為70歲;對照組中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齡為73歲,從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病理程度的情況等方面來看,具有可比性,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飲食護理、病房護理、用藥指導等方面。觀察組實行中醫護理:治療原則,抗高血壓藥物治療遵循長期、系統、個體化的原則,從而起到穩定安全的控制血壓,同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除了服用降壓藥之外,還要注意避免患者緊張吸煙和飲食方面的問題。(1)生活起居護理。對患者的生活起居進行規定計劃,保持良好的護理環境,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適當鍛煉,勞逸結合。(2)觀察病情。在護理期間,要對患者病情進行密切關注,并且對患者進行定時檢查,避免出現病情反復發作,患者如出現情緒緊張等情況,醫護人員要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3)情緒護理。對患者進行言語開導,讓患者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鼓勵患者,讓患者保持良好心態,努力積極的配合治療。(4)飲食護理,建議患者多食用降壓類食物,少量多餐,避免過飽,晚餐少而清淡。補充維生素,多吃含鈣食品,有利于患者血壓下降。
1.3結果評定標準
結果可分為三種療效判定:滿意為患者痊愈出院;較滿意為患者手術順利,未發生并發癥;不滿意為患者急性心絞痛情況沒有得到改善,有些甚至更加嚴重,出現復發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對比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對兩組患者對比,結果發現,觀察組滿意15例,滿意率為60%,較滿意為9例,較滿意率為36%,不滿意為1例,不滿意率4%;對照組滿意10例,滿意為40%,較滿意為8 例,較滿意率為32%,不滿意為7例,不滿意率28%。觀察組患者的滿意率、較滿意率以及不滿意率三方面均高于對照組患者。
3.討論
高血壓發病的原因很多,可分為遺傳和環境兩個方面[3]。另外,血液中缺乏負離子也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原因。血液中的正常紅細胞、膠體質點等帶負電荷,它們之間相互排斥,保持一定的距離,而病變老化的紅細胞由于電子被爭奪,帶正電荷,由于正負相吸,則將紅細胞凝聚成團。負離子能有效修復老化的細胞膜電位,促使其變成正常帶負電的細胞,負負相斥從而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沉減慢。同時負離子能加強血液中膠體質點本身負極性趨勢,使血漿蛋白的膠體穩定性增加,保持血液的正常健康狀態。因此,若血液中的負離子含量不足,就會導致病變老化的紅細胞的細胞膜電位不能被修復,從而導致高血壓的發生。目前對于高血壓的護理主要是從生活起居護理和觀察病情以及情緒護理等方面,消除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和焦慮,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讓患者在患病期間身體處于舒適的狀態,以及保持患者的良好心態,學會自我調節,有效改善心肌病癥,達到最終的治療目的,促進患者后期身心健康發展[4]。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中醫護理在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作出探討。通過對兩組患者對比,結果發現,觀察組滿意15例,滿意率為60%,較滿意為9例,較滿意率為36%,不滿意為1例,不滿意率4%;對照組滿意10例,滿意為40%,較滿意為8 例,較滿意率為32%,不滿意為7例,不滿意率28%。對患者實行中醫護理,減少患者出現并發癥的幾率,有效的達到治療效果,患者病情恢復效果明顯,更加能促進患者后期身心健康發展,應推薦于臨床應用[5]。
【參考文獻】
[1]邱少娟,李華,肖燦等.中醫護理對社區高血壓前期人群血壓干預的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12):3349-3351.
[2]梅文靜.高血壓患者的中醫護理[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3,34(3):74-75.DOI:10.3969/j.issn.1007-2349.2013.(3).041.
[3]王麗.預防高血壓的中醫護理淺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5,(9):159-159.
[4]呼達古拉.高血壓的中醫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5,34(3):126-127.
[5]張翠紅.社區高血壓的中醫護理及健康教育干預[J].社區醫學雜志,2015,13(1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