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代繳排污費,太沒底線了

【輿情回放】 11月17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分別向江西、廣西兩省份反饋了督察意見。意見中講到“江西樂平市被指政府多次用財政資金為36家企業代繳排污費超過千萬元”,引發輿論強烈質疑。
【網絡輿情】
湖南日報: 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地方經濟利益與指標數據的增長,無異于飲鴆止渴。因為這樣做,雖然令經濟指標數據變得“好看”,但要付出環境遭到破壞、百姓身體健康遭受損害的代價,日后要用更多的資金治理污染,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付出的代價遠比當初握在手里的零星利益多得多——“后果很嚴重”。
央視評論:營造一個綠水青山環境,政府責無旁貸;而具體到整治已被污染的環境上,不僅要“誰污染,誰買單;誰污染,誰治理”,而且要“誰污染,問誰責;誰監管,問誰責”。
大眾日報: 企業污染,企業賺錢,政府為何甘愿請客,這里邊是單純為了地方利益,還是有別的問題,尚需要有關方面深入調查清楚。
【決策點睛】政府的財政收入,是廣大納稅人的錢。那些錢是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的,絕不是為違法排污企業代繳排污費的。應當按照黨紀國法查一查,企業與政府官員之間有沒有相互利用的經濟利益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