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D中國領導決策案例研究中心
內蒙古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啟動
■IUD中國領導決策案例研究中心
11月7日,由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和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主辦的內蒙古大數據產業推介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標志著內蒙古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作為我國目前唯一獲批建設的大數據基礎設施統籌發展類綜合試驗區正式啟動。據了解,該試驗區的定位,是在充分發揮區域能源、氣候、地質等條件基礎上,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強化綠色集約發展,加強與東、中部產業、人才、應用優勢地區合作,實現跨越發展。
政策支持
為把內蒙古打造成世界級的大數據產業中心,日前自治區政府出臺《內蒙古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和《內蒙古自治區促進大數據發展應用的若干政策》。

內蒙古發展大數據產業優勢
1數據中心建設優勢:氣候條件適宜,內蒙古年平均氣溫為0-8攝氏度,適合服務器自然冷卻。地質環境穩定,內蒙古絕大多數地區擁有比較穩定的地質結構。能源保障有力。蒙西電網形成了全國第一家省級電網獨立輸配電價格體系,輸配電價可直接進行電力市場交易,大規模用電可實施多邊交易直供價格,可為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穩定、低價的能源供應。
2服務輸出優勢:內蒙古對內靠近京津,毗鄰黑、吉、遼、晉、冀、陜、甘、寧八省區,對外接壤俄蒙,擁有兩條歐亞大陸橋,既方便對內數據、信息傳輸。
3發展環境優勢:內蒙古是我國唯一既享受國家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又享受西部大開發和東北振興優惠政策的地區,稅費優惠,人才引進、創新創業扶持等配套措施齊全,土地供應充足,人力資源成本低。
徐紹史:內蒙古發展大數據應注重三方面統籌發展
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11月7日舉行的“2016內蒙古大數據產業推介大會”上表示,希望內蒙古在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過程中,注重在打造資源整合先行區、數據治理先試區和產業升級先導區三方面統籌發展。
一是打造資源整合先行區。近幾年來,我國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發展,數據中心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出現結構性矛盾,規模小、能效低、布局不合理的問題日益凸顯,優化、整合小亂散的數據中心已經迫在眉睫。希望內蒙古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積極主動加強與相關地方和企業的溝通銜接,進一步建設好、應用好數據中心,在全國一體化的國家大數據中心建設布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二是打造數據治理先試區。建議內蒙古以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為載體,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信息惠民”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等工作落地。要充分運用大數據推動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創新治理模式,全面提升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能力。
三是打造產業升級先導區。建議內蒙古以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為契機,發揮好數據要素對經濟發展的引領作用,大力推進大數據產業與傳統產業融合,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引領自治區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增長要素和動力轉換。
產業基礎
● 盛樂云計算產業園區,重點圍繞數據中心建設和硬件生產進行上下游產業鏈布局。園區總規劃面積40平方公里,一期規劃面積27.76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新城生活區、云計算、大數據產業發展區和現代物流發展區。
● 鴻盛云計算產業園,重點圍繞“互聯網+”、大數據、軟件開發、大宗商品和跨境電子商務、信息服務、云計算產業研究開發建設進行上下游產業鏈布局。園區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以中國聯通西北(呼和浩特)云計算基地為依托,全力構建完整的云計算產業鏈條,引進了浪潮集團、中興通訊、支付寶、中科院云計算產業研究院等企業和研究機構入駐園區,基本形成了云應用、互聯網+應用、云計算產業研究、電子商務、軟件信息等9大類的產業布局。
呼和浩特出臺新政支持大數據產業
10月28日,為確保大數據產業和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實現新突破,呼市審議通過《關于促進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呼和浩特市大數據人才引進暫行辦法》《呼和浩特市扶持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根據新的政策和辦法,呼市將充分利用現有包括云計算基礎設施、物流配送體系等資源,進一步抓好與知名度高、實力強、規模大的營運平臺進行銜接。
目前,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三大運營商在呼市累計完成投資近60億元,全市服務器能力已達70萬臺,簽約或入駐百度、阿里巴巴等知名IT企業70多家,引入各類應用企業302家,吸納就業近1.1萬人,2015年實現稅收近1.6億元。預計三大數據中心建成后,服務器數量可達368萬臺,將成為全國最大的云計算數據中心。
您覺得本報告有價值嗎,有價值,請在《讀者服務卡》上圈111;否則,請圈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