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欣欣
?
中國十大城市群國際貿易平穩度空間比較
◎于欣欣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家之間的貿易越來越頻繁。我國的國際貿易呈現著地區間的不平衡現象,各個城市由于地理位置、經濟基礎以及產業結構不同因而各個城市的貿易貢獻率千差萬別。為促進我國國際貿易的健康穩定發展,就需要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利用外資的能力,培育優秀的人才。

近年來我國國際貿易迅速發展,極大地帶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十大城市群是我國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的龍頭,對加快我國城市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十大城市群由于地理位置、經濟基礎、產業結構等方面的差異因而對我國國際貿易貢獻率以及國際貿易平穩度也各有不同。本文分析了城市群的空間分布并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通過中國十大城市群的國際貿易貢獻率質量值以及空間自相關Moran I值可以分析出我國十大城市群的空間差異程度以及國際貿易貢獻率水平。
城市群空間分布分析。根據中國十大城市群國際貿易貢獻率質量值可以得出每個城市群對我國國際貿易的貢獻率水平,其中中原、長江中游、關中、海峽西岸等城市群對我國國際貿易的貢獻率值低,從中可以看出相較于對我國國際貿易貢獻值大的長三角、京津冀、遼中南等城市群,這些城市群由于存在國際貿易優勢的城市數量少,吸引外資的能力以及自身投資辦廠的經濟條件不足因而國際貿易發展較為滯后,對當地的經濟帶動作用也有所不足。根據全局自相關Moran指數可以得出中國十大城市群中的各城市與其周邊的城市的貿易貢獻率以及城市群內各城市間的空間差異程度。關中和長三角城市群的Moran指數大于0,由此說明關中和長三角城市群中的各個城市之間國際貿易的水平相當,城市之間在產業結構、經濟基礎等方面都具有很強的相似性,因而在對外貿易中優勢不足。海峽西岸以及京津冀城市群的Moran指數明顯小于0,這說明海峽西岸以及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各個城市之間經濟基礎、產業結構存在較大的差異,城市群內幾乎每個城市都具有自己發展的獨特產業,由于產業的獨特性因而這些城市吸引外資的能力更強,而且外資的投資辦廠為該城市的勞動力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極大地拉動了城市的經濟發展,提高了城市的城市化水平。
城市群空間分布特點。中國十大城市群由于地理位置、貿易方式以及歷史因素等方面的不同,因而對國際貿易的貢獻率也不同。首先,有些城市群在地理位置上與其他城市群相比具有顯著的優越性。例如: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這些城市群分別臨近東海、南海、渤海,由于距離海洋近,這些地區的海運特別發達。早在清朝時期我國的珠三角的廣州地區就有來自世界各大的商人進行遠洋貿易,這都得益于珠三角臨近海洋,海運便利。相比于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這些沿海城市群,地處內陸的城市群就沒有如此好的發展條件,例如:中原、川渝、關中城市群,這些城市群由于距海較遠,交通不便,使得對外貿易面臨著貨物運輸的巨大難題,而且川渝城市群的地形條件也很復雜,山地地形提高了運輸的成本,降低了貿易的收入。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中原、川渝、關中城市群的交通狀況得到很好的改善,但在國際貿易中仍處于相對低的水平。另外,貿易產品的豐富性也影響著城市群對我國國際貿易的貢獻值。城市群貿易產品的豐富性主要源于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科技實力、產業結構、核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等等。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在中國十大城市群中對我國國際貿易的貢獻率一直都名列前茅,這主要是由于:①長江三角洲地處東部經濟帶,經濟基礎好。改革開放以來東部地區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率先發展,這使得長三角城市群具有更好的發展機遇。②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產業結構合理,近年來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進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逐步淘汰落后產能。當前長三角城市群主要以第三產業為主,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為長三角的發展提供了動力。③長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為上海,上海作為我國的經濟、金融中心經濟發達,而且上海具有許多全國知名的高等學府以及大批的人才,因而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戰略儲備力量。上海人口豐富,其中外來人口也很多,這就使得上海的貿易產品豐富。經濟發達的上海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強。最后,港口城市對我國國際貿易的貢獻率比其他非港口城市要高出很多。港口城市可以帶動所屬城市群的國際貿易發展。例如:環渤海地區的港口城市秦皇島,其國際貿易總量是內陸城市群的好幾倍。
我國的十大城市群國際貿易發展不協調,因此我國應加快物流產業的現代化發展,重視人才的培養,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同時也要優化產業結構,提供豐富的貿易產品。
加快物流產業的現代化發展。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各地的交通網絡都逐漸得到完善,川渝城市群的火車、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都得到完善。因此,加快我國各城市群的國際貿易就必須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降低內陸地區的貨物運輸成本,給予偏遠城市群更多的優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外資去投資辦廠。例如:川渝地區辣椒品種多、質量好,國家可以降低川渝地區承包商的土地租金,以吸引更多的外資注入進行辣椒的培育和加工。政府也要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從而促進物流業的規范化發展。
重視人才的培養。人才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力量,也是地區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長江三角洲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因而在發展過程中具有明顯的優越性。人才的培養需要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改革地方教育體系,培養適應現代化發展的高科技人才。
優化產業結構,提供豐富的貿易產品。各大城市群應及時優化產業結構,及時為城市發展注入新鮮的活力。例如:京津冀城市群傳統的能源型工業已走向末路,在發展中遇到的環境污染問題越發的嚴重,因此如果繼續發展傳統產業而不進行升級換代就會造成經濟發展遲緩。京津冀城市群應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引入優秀的人才和先進的技術并注重污染治理。另外,各城市群在發展的過程中也要注重發展的多樣化,通過技術研發生產出更多樣化的貿易產品,從而拉動出口。
總之,由于地理位置、貿易產品、經濟基礎等因素的不同,中國十大城市群國際貿易貢獻率存在著地區間的不協調。為促進我國國際貿易的平穩較快發展應加快物流產業的現代化發展重視人才的培養,優化產業結構,提供豐富的貿易產品。
(作者單位:遼寧行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