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語嫣
?
煤炭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探索
◎張語嫣
煤炭資源型城市作為我國重要的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是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由于資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資源產業的發展由自然儲量決定,衰亡不可逆轉,資源型城市必然經歷從開發建設、繁榮到衰退和轉型的過程,這就決定了資源型城市轉型的必然性。同時,在國內外市場煤炭價格波動的沖擊下,煤炭“黃金十年”結束,煤炭資源型城市單一的產業結構、單一的城市功能弊端更加凸顯,靠煤炭開采維持高速增長的發展方式已失去條件而不復存在。由于內外部因素疊加,新舊矛盾交織,煤炭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任務十分艱巨。如何通過城市經濟社會的全面轉型來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每一個煤炭資源型城市當前及未來始終要面對的考驗。
本文以陽泉市為例,通過對煤炭資源型城市基本特點及存在問題的分析,提出促進煤炭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思路。

一煤獨大,煤炭及其附屬行業占主導地位,產業結構單一。陽泉市煤炭行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15%提高到2008年的49%,此后雖有下降,但在2013年以前一直在37%以上,到2014年才降到29.5%。煤炭行業從業人員占全部從業人員的比重也從2000年的41%提高到2013年的47.8%。 “一煤獨大”不僅導致陽泉經濟抗風險能力低,還降低了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
一企獨大,國有大企業為主體,民營經濟發展水平低。2014年陽煤集團主營業務收入485億元,占到全市的60%以上;工業總產值290億元,占到44%;投資100多億,占到20%以上。尤其占到集團所在礦區經濟總量的90%以上。民營企業存在數量少、規模小、發展慢、行業集中、盈利能力低等多個問題,民營經濟發展水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生態環境質量較低。由于煤炭資源多分布在地形比較復雜的丘陵、山地,自然環境比較脆弱,交通落后,基礎設施差,長期開采導致空氣污染和水土流失嚴重、地表塌陷等。陽泉市地處太行干石山區,山地、丘陵占總面積的80%以上。與其他城市相比,同樣的投入,效果相差很遠。
城市規模小, 區域中心作用發揮不突出。陽泉市雖然定位在晉東地區的中心城市,但無論在建成區面積,還是市區的經濟總量、市場容量,都僅有太原市的15%左右,而且道路、交通、綠化等基礎設施總體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
經濟對煤炭資源的高度依賴。陽泉市煤炭行業在經濟總量中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僅陽煤集團提供的稅收就達到全市收入的40%以上。
社會發展高度依賴煤炭企業,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企業自身形成了龐大的自我服務體系,使得城市提供的公共產品很難替代企業的社會功能。這一現象在陽泉市礦區最為突出,包括醫療、水、電、氣、暖、環衛等在內的全部由陽煤集團提供。國有企業的自身封閉運行體系排擠了城市功能的發育,使得城市中非國有經濟難以進入第二、第三產業,城市發展受阻。
煤炭資源面臨枯竭。2006年,陽泉曾搞過一次煤炭儲量調查,可采儲量為30億噸。以當時的開采方法計算,僅夠支撐二三十年。陽煤集團四礦已經破產多年,三礦進入破產程序,在老區的一礦、二礦、五礦都有井口關閉。
發展空間受限,煤炭行業屬于高耗能且產能嚴重過剩,《中國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規劃研究報告》指出,在“十三五”期間,煤礦開采和洗選企業數量要從2015年的6390家壓減到3000家以內。在新能源的發展,在環保政策和淘汰落后產能的巨大壓力下,未來增長空間大大受限。
地方政府在城市轉型發展中應著手于戰略選擇。實踐表明,主動轉型才可以比較平穩地、以較小的代價實現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政府必須引導全社會根除短視,跳出資源看資源,及早確立城市定位、產業轉型模式,培育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建立廉潔高效的投資環境;要加大國企改革力度,大力發展民營經濟,要破解市場準入等難題,解決國有企業對民企的擠出,拓寬民營經濟發展空間。
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提高綜合承載能力。構建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和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加快建設面向更廣闊腹地的交通運輸網絡,提升城市的輻射力;從環境治理入手,加快棚戶區、沉陷區治理,工礦區搬遷改造的步伐,改善城市面貌;發展教育、醫療、文化、物流、旅游娛樂等服務業,增強城市功能,發揮有效的帶動功能,實現城市轉型。
立足煤炭,廣業發展。陽泉在短時期的未來依舊還得站在煤炭資源上,煤炭的基礎地位不會變。一方面以大型企業集團為主,整合中小煤企,采取遠距離通勤模式,發展新礦井,解決資源枯竭的瓶頸,形成集團總部+生產基地的模式。同時面采用先進技術,節約資源,延長礦井的服務年限,為產業轉型贏得時間和資金支持;另一方面延伸產業鏈,不僅要發展煤化工、煤電一體化等產品鏈,更要發展上游的資源勘探、煤礦設計、煤機裝備制造業及下游的煤炭提煉加工、各種技術服務、煤炭物流等,搶占煤炭產業專業化管理市場。
大力推進循環經濟發展,進行優勢轉換,變單一資源優勢為綜合優勢。陽泉的煤層氣資源豐富,煤層氣資源量為908.8億立方米,可以大力發展煤層氣等清潔能源;陽泉的煤矸石積存超過億噸,粉煤灰也有很大的存量。只要突破了技術瓶頸,就可以大力發展煤矸石發電、煤矸石制建材、煤矸石材料加工、粉煤灰制建材、粉煤灰提取氧化鋁等產業,讓煤矸石、粉煤灰成為新興綠色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轉型不容易,煤炭資源型城市轉型需要持之以恒,而不能像以往一樣,煤價高時顧不上轉型,煤價跌時才想起轉型,更不能等到資源枯竭時才被迫轉型。
(作者單位:天津商業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