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芳 閆鵬飛
?
人民幣加入SDR的條件以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李曉芳 閆鵬飛
北京時間2015年12月1日凌晨1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宣布,人民幣2016年10月1日加入SDR(特別提款權)。距離上一輪評估歷時整整五年,IMF終于批準人民幣進入SRD。IMF總裁拉加德在發布會上表示:人民幣進入SDR將是中國經濟融入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里程碑,這也是對于中國政府在過去幾年在貨幣和金融體系改革方面所取得的進步的認可。
2015年9月25日,習近平訪美,當日發表中美聯合聲明承諾: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機制下加強合作。在人民幣滿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現存的SDR評估標準的前提下,美國支持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
SDR評估標準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貿易需求。WTO數據顯示中國在2014年占全球出口的比重為12.4%,中國已經滿足了第一條標準。
國際清算銀行的三個指標:(1)人民幣發債。2015年10月20日,習近平訪英,當日下午,央行發行50億人民幣債券。次日,建行發行10億人民幣債券,農行發行10億人民幣債券,目的是為了提升人民幣發債水平。(2)人民幣兌換。9月30號中國首度允許國外央行進入中國外匯市場。10 月15號規定從11月開始將外匯交易時間延長至晚上11點半,與倫敦接軌。且在習近平訪英期間,習近平決定在英國投資400億的英鎊在英國的欣克利角核電站項目、曼徹斯特機場、曼徹斯特空港城中國園項目、奧西斯生態園、倫敦谷物交易所大樓等基建項目。經過海外投資,增加外匯交易,進而增加用人民幣兌換。(3)人民幣存款。在達到前兩個指標的基礎上,第三個指標也就基本上達到了。
人民幣自由化。2015年10月24日,央行決定利率完全自由化。下一步將對美元的匯率由目前的2%的區間再擴大,逐漸完成匯率自由化。這兩個自由化均滿足之后就滿足了人民幣自由化的要求。在滿足了上述三個條件后,人民幣就滿足了SDR的要求。人民幣加入SDR之后對中國的經濟的影響:
近幾年來,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速度較快。在人民幣加入SDR后,我國的進出口可以用人民幣來支付而不是用第三方貨幣例如美元,日元,歐元,英鎊計價。其他國家會用人民幣對我國企業進行進出口,進行貸款,投資,大大減少了交易的成本。隨著用人民幣進行貿易與投資的逐漸增多,中國成為很多國際商品的定價國,在對于多種國際產品例如原油、鐵礦石等商品的價格方面我國也會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如果人民幣成為國際化貨幣以及我國資本帳戶開放,我國自然有在國際市場上扮演定價國的資格;我國企業對外投資的融資成本一樣會降低;國際資本也自然會大量流入我國。人民幣加入SDR,只能說加速了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在我國很多內在的保障人民幣國際化的條件還不成熟的時候,可以讓國際社會先承認人民幣正在國際化的事實
從這些都也以看出,人民幣加入SDR極大的促進了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同時,這也是中國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的一條重要步驟。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迫切希望通過加入SDR提升自己在IMF和全球經濟格局中的聲望。人民幣和中國經濟實力獲得認可,是一種政治上的訴求。這種訴求是否要通過IMF來滿足未嘗可知,因為IMF自身也存在體制上的問題。我國倡導建設亞投行從某種意義上講也包含了我國對IMF的失望。
IMF創造SDR,希望部分取代美元成為全球主要的儲備貨幣。然而,SDR自身設計的缺陷以及IMF成員國利益訴求的不一致,嚴重阻礙了SDR的發展。到目前為止,SDR在全球儲備中所占份額不足4%。SDR給成員國帶來的經濟利益有限,尤其是受到分配不合理的影響,許多成員國并沒有從SDR中獲得什么好處。而人民幣加入SDR儲備貨幣的籃子,更主要的意義是配合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升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和比重。當人民幣真正從RMB變成CNY的時候,我國在國際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諸多訴求自然能夠得到滿足。
人民幣加入SDR對于百姓來說總體上利大于弊、利好多于利空。當務之急是加入SDR后,人民幣極有可能走出一波貶值行情。本來人民幣早就應該貶值了,因為美元受加息預期影響一直在較大幅度升值。人民幣之所以不貶值還是干預因素存在。加入SDR后,中國承諾不再干預,而那邊美元還在升值。人民幣繼續貶值要求與補貶交織在一起,應該出現一波貶值行情。
人民幣加入SDR對股市構成短期利空而長期利好。主要原因是,人民幣加入SDR后必將引發一波貶值行情,進而使得國際資本資金以及國內資本流出中國,這對資本市場、資產價格是大利空。加上,美聯儲加息預期影響或者12月份加息的話,必將對新興市場國家特別是中國資本市場構成大利空。因此,投資者必須關注人民幣加入SDR帶來的短期利空影響。
在這個過程中不能被任何渲染和忽悠所誤導,特別是大肆炒作人民幣入籃概念實不可取。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個別機構和媒體渲染日元加入SDR日本股市漲多少倍,投資者一定多一個心眼聽,絕不能被其蒙蔽和忽悠,從而造成投資風險。
當然,人民幣加入SDR對股市構成長期利好,主要是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后對中國經濟金融帶來實質性利好,這種利好必將反應到股市上,給股市帶來根本性基礎性利好。同時,有機構預計,人民幣納入SDR將在未來5年吸引4萬至7萬億元人民幣的資金進入中國。加之,人民幣可自由兌換、使用與進出,更加有利于國際資本進入中國市場,這對中國股市都構成實質性利好,但必須強調這是一個長期過程,效果不會立馬顯現的。

(作者單位:山西財經大學財政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