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統籌 | 黃琪晨 文 | 本刊記者 吳雙江
?
湖湘十策
專題統籌 | 黃琪晨 文 | 本刊記者 吳雙江
冬日的寒潮擋不住民心的殷殷期盼,2016年湖南“兩會”掀起改革圖強熱潮不斷。在代表、委員們一言一語中,一項項改革舉措逐漸謀定,一張張改革藍圖正在鋪就,“十三五”開局態勢正酣

莫道春來早,謀劃早成竹。
冬日的寒潮擋不住民心的殷殷期盼,2016年湖南“兩會”掀起改革圖強熱潮不斷。在代表、委員們一言一語中,一項項改革舉措逐漸謀定,一張張改革藍圖正在鋪就,“十三五”開局態勢正酣。
新常態要有新作為。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等系列政策的出臺,適應新常態要求,泛珠三角、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合作日益深化,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加速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將更好地把湖南作為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的區位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動力。
御政之首,革故鼎新。凡天下事,無新,則無發展。改革是湖南“兩會”最亮的聲音。杜家毫省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認真落實五大重點任務,在適度擴大總需求和調整需求結構的同時,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所當然成了湖南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頭戲和主抓手。
舟楫相配,得水而行。一直以來,圍繞湖南發展大局,湖南省政協“履職不缺位、盡職不越位、工作做到位”,為湖南崛起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見。
2016年湖南“兩會”期間,從攻堅扶貧到知識產權管理創新,從做強湖南特色規模工業到推進我省“覆蓋城鄉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徐守盛書記、杜家毫省長對這四件相關提案做出的重點批示,是對委員提案契合湖南開局之年改革發展主題的回應和肯定,也是對民意呼聲的關切與重視。有了民意視角,改革發展就有了底氣和動力。
春風十里,蕩漾湘水余波。在1月底結束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700多名省政協委員匯聚一堂,就湖南未來區域發展、產業轉型、社會民生、生態文明等熱點話題建言獻策。
策,在古時指關于治國安邦、國計民生的對策。在本組報道里,10位省政協委員,10條治省安民的策略,其中蘊含著委員們“忠實履職,奉獻湖南”的拳拳之心,也承載著三湘父老對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