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陸
(鶴壁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鶴壁 458030)

建筑業一般納稅人適用稅率為11%;但清包工納稅人、甲供工程納稅人,建筑老項目納稅人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按3%簡易征收,小規模納稅人適用征收率為3%。
1.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進項稅。
銷項稅=含稅工程造價÷1+11%×11%
進項稅=外購物資或勞務服務時獲取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的增值稅額
2.“營改增”以前的原營業稅計稅方法
應交營業稅=含稅工程造價×3%
例如,某建筑企業在2016年度共確認1000萬元的收入,按照稅法規定本期能夠計算并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成本為600萬元,其他相關成本為200萬元,在“營改增”沒有開始之前,該公司應繳納的營業稅:1000×3%=30萬元。“營改增”試行之后,該公司2016年度應繳納的增值稅銷項稅額:1000/(1+11%)×11%=99.10萬元,進項稅額:600/(1+17%)×17%=87.18萬元,應繳納的增值稅=增值稅銷項稅額-增值稅進項稅額=99.10-87.18=11.92萬元。這樣算下來,該建筑企業的稅負有所下降。
1.避免重復納稅,降低生產成本
“營改增”前,建筑業按照3%計算繳納營業稅,表面看起來稅率很低,可營業稅是按照全部收入計算的,企業外購的物資、勞務等的增值稅進項稅額都不可以抵扣。因此,建筑業同時負擔了增值稅和營業稅,實際稅負反而很高。
“營改增”后,建筑業按照11%計算繳納增值稅,表面看起來稅率很高,但是增值稅卻是按照產品價值的增值部分征收的。從而避免了過去既要繳納營業稅,又要負擔增值稅的進項稅額的狀況,消除了重復征稅。
2.有利于建筑業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擴大生產規模
“營改增”后,建筑業在計算應交增值稅時,對于外購的機械設備等固定資產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不必計入成本,而是可以抵扣,這無疑降低了建筑業的投資成本,加快了建筑業的資金流轉速度,為建筑業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擴大生產規模帶來了有利的條件。
3.有利于促進建筑市場形成良好、有序的競爭場面
“營改增”前,營業稅納稅人不能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重復征稅問題突出,而這種重復征稅具有傳導效應,造成整個產業鏈條的重復征稅。實行“營改增”之后,統一了增值稅和營業稅的納稅體制,使企業負擔的稅負更加公平合理,從而促進建筑市場形成良好、有序的競爭場面。
4.有利于建筑業提高管理水平,實現轉型升級。
如今,有些公司的經營方式并沒有順從建筑業整個行業的發展潮流,“以包代管”的弊端忽略了公司的運作能力,嚴重影響公司的長遠發展。更有甚者,“內部承包”、掛靠等行為使公司被隔離成單獨存在的小個體,公司總部不能夠掌控項目的資金、成本。毋庸置疑,“營改增”會對這些公司當前的管理模式帶來巨大的撞擊,促使企業的經營方式逐步轉型。
1.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難度大,實際稅負很可能增加
建筑工程人工費占工程總造價的20%-30%,而勞務用工主要來源于外部勞務企業,因外部勞務企業大部分都是小型施工企業,不滿足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認定條件,很難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
另外,在一些工程項目較偏遠的地方,建筑施工企業的供應商多是一些小規模納稅人,在提供的砂土、石料等原材料中,供應商無法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使得進項稅額無法扣除。
2.對建筑業的各項財務指標帶來不良影響
基于建筑企業獲取發票困難、成本又主要為人工和材料的特征,倘若采購材料無法取得17%的增值稅票,人工成本又不能抵扣時,建筑企業的當期合同收入,是按照總收入扣除相應增值稅后的金額,但是費用的確認只扣除了部分外購材料的增值稅,這就明顯使得企業的當期利潤減少。
因增值稅屬于價外稅,“營改增”后,建筑企業資產入賬的價值會比“營改增”之前有所下降,而且在負債總額沒有發生任何變化的基礎之上,很有可能會造成企業資產負債率不斷上升,而固定資產凈值持續下降,將會使企業的資產結構發生相應的變化。
此外,建筑企業為獲取更多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帶來的折扣,通常會使用多種渠道索取增值稅發票,因而使現金流量加大。
要利用當前寶貴的時間,認真學習增值稅法規、“營改增”試點方案,及與稅改相關的法律法規,刻不容緩地開展有關增值稅知識的多種形式的培訓學習。企業必要時要適當配置稅收籌劃人員,進行合理避稅、節稅,充分享稅制改革給企業帶來的稅收紅利,并實現涉稅零風險。
在施工過程中,選擇供應商時,建筑企業事先要考慮對方是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再分析、評定誰的報價合理、有利于節約成本、降低稅負,要把納稅籌劃滲透到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達到合理節稅的目的。
例如:采購一批材料,甲供應商為一般納稅人,材料報價為11.70萬元(含稅);乙供應商為小規模納稅人,材料報價為10.70萬元(含稅)。“營改增”以前,大家肯定會選擇乙。但是“營改增”以后,一定要選擇甲。因為,11.70萬元的材料,其成本為10.00萬元,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1.70萬元。
①在營業稅下:
I.假如購買甲供應商材料,則賬務處理為
借:原材料 11.70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11.70
II.假如購買乙供應商材料,則賬務處理為
借:原材料 10.70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10.70
②在增值稅下:
I.假如購買甲供應商材料,則賬務處理為
借:原材料 1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0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1 1.70
II.假如購買乙供應商材料,則賬務處理為
借:原材料 10.70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 10.70
“營改增”的實行對建筑業來說既有有利影響,又有不利影響,企業面對新要求、新機遇,要未雨綢繆,積極應對,打好“營改增”這一場硬仗。在實際工作中,企業應該從強化財務人員專業素質,建立增值稅相應體系,加深稅收統籌規劃等方面進行有效管理,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1]吳錦錦.建筑業營改增面臨的問題與應對措施[J].財務審計,2016(6):55.
[2]邱靜.“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影響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4,30(21):1-4.
[3]許國建.“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探討 [J].建材與裝飾,2016(6):167-168.
[4]李春紅,管螢,王天予.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財務影響及對策研究 [J].現代經濟信息,2016(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