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君,吳學春,邢艷
(1.南京市職業病防治院 檢驗科,江蘇 南京 210004; 2.南京市職業病防治院 皮膚科,江蘇 南京 210004)
?
探討溶血、乳糜血、自身抗體對HIV抗體初篩結果的影響
何君1,吳學春2,邢艷1
(1.南京市職業病防治院 檢驗科,江蘇 南京210004; 2.南京市職業病防治院 皮膚科,江蘇 南京210004)
[摘要]目的:探討溶血、乳糜血、自身抗體陽性標本對酶聯免疫吸附測定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ELISA- HIV)抗體初篩結果的影響。方法:對80份對照血樣本、80份不同程度的溶血、240份不同程度的乳糜血以及80份自身抗體陽性血樣本同時用兩種ELISA檢測試劑檢測HIV抗體,并對ELISA- HIV抗體待復檢的血樣本用蛋白質印跡法(Western blotting,WB)進行復檢。結果:80份溶血標本和240份乳糜血樣本中,分別有3份樣本ELISA- HIV抗體結果待復檢,造成ELISA- HIV假陽性率分別為3.75%(3/80)和1.25%(3/240);80份自身抗體陽性血清樣本檢測后顯示,4份樣本HIV抗體結果待復檢,它們分別來源于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銀屑病和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血清,自身抗體造成ELISA- HIV抗體假陽性率為5.00%(4/80)。結論:溶血、乳糜血、自身抗體對ELISA- HIV抗體初篩結果均有一定的影響,均可提高其假陽性率。
[關鍵詞]溶血; 乳糜血; 自身抗體; HIV抗體初篩; 假陽性
艾滋病 (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 deficiency virus,HIV)侵犯人的免疫系統,造成以免疫功能下降和各種感染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1]。HIV抗體篩查是發現HIV感染的有效途徑,是了解和掌握HIV感染情況的必要手段,所以HIV抗體初篩結果的準確性顯得尤為重要,其結果不僅影響到受檢者個人,還會涉及家屬及社會的和諧穩定。然而,ELISA- HIV抗體初篩有相當多的影響因素,文獻[2]報道:HIV篩查實驗室人員、實驗環境、試劑盒都可能影響HIV抗體初篩結果。作者在工作過程中發現ELISA雙抗原夾心法檢測HIV抗體結果容易受血液內源性因素(如溶血、乳糜血、自身抗體等)的影響。查閱相關文獻后發現,對于溶血、乳糜血、自身抗體能否引起ELISA- HIV抗體初篩結果假陽性的報道不完全一致。在本文中作者針對溶血、乳糜血、自身抗體對ELISA- HIV抗體初篩結果是否有影響進行了進一步探討,現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標本來源
1.1.1對照標本制備選取80份無脂血、黃疸、溶血以及自身抗體陰性且ELISA- HIV抗體結果為陰性的新鮮非抗凝血各8 ml分別加入兩個不同的試管中,一管放在室溫靜置60 min后3 000 r·min-1離心10 min,留取上層血清分裝并密封冷凍保存作為試驗對照血清,另一管留著制備溶血標本。
1.1.2溶血標本制備將上面留置的另一試管全血置37 ℃水浴鍋中根據血紅蛋白(Hb)測定結果調整水浴時間,然后3 000 r·min-1離心10 min,分別取上清液在血細胞分析儀上測試Hb含量并做好記錄,同時留取500 μl上清液于壓蓋帶刻度離心管中密封冷凍保存備用。
1.1.3乳糜血標本制備留取240份生化檢測為乳糜血的血清標本,按照 GB18469- 2001《全血及成分血質量標準》,將標本分為輕、中、重度乳糜血各80份,離心后分離血清密封冷凍保存備用。
1.1.4自身抗體血清制備80份自身抗體陽性血清(標本分別來源于中大醫院、南京軍區總院、南京市第二院以及南京市職業病防治院),其中類風濕關節炎24例,系統性紅斑狼瘡24例,銀屑病12例,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12例,皮肌炎8例。血清分離后密封冷凍保存備用。
1.2儀器與試劑
1.2.1儀器酶標儀(生產廠家:美國伯樂,型號:Model6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生產廠家:日立,型號:H7080);全自動血液分析儀(生產廠家:日本希森美康,型號:XT- 4000i);洗板機(生產廠家:北京宏潤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型號:ZS- 5)。
1.2.2試劑英科新創(廈門)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ELISA試劑盒(在表格中簡稱“新”);北京萬泰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ELISA試劑盒(在表格中簡稱“萬”)。室內質控品: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HIV確認實驗室提供。
1.3實驗方法
嚴格按照試劑盒使用說明書和《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范》2009年修訂版[3]進行操作,分別用英科新創和北京萬泰HIV初篩試劑進行檢測,每種試劑試驗設陽性對照2孔,陰性對照3孔,室內質量控制2孔,實驗標本每次試驗平行做兩孔。用洗板機洗板,洗板機的洗板次數設定為6次。
1.4結果判斷
兩種試劑均按照說明書判定結果:S/CO≥1為陽性,0.9≤S/CO<1為灰區,S/CO<0.9為陰性。上面兩種試劑檢測結果,根據參考文獻[3]規定,兩項全陽或者一陰一陽都判斷為HIV抗體待復檢,送HIV確認實驗室進行Western blotting(WB)確認。
1.5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溶血組HIV檢測結果
80份溶血標本,Hb檢測結果在11~118 g·L-1之間。由于國內外對于溶血的分度無明確的標準,所以作者根據Hb結果人為將其分為3個組:輕度溶血組(Hb≤20 g·L-1,簡稱輕度),中度溶血組(60 g·L-1>Hb>20 g·L-1,簡稱中度),重度溶血組(Hb≥60 g·L-1,簡稱重度)。輕度、中度溶血組ELISA- HIV抗體均陰性,在重度溶血組中有3例ELISA- HIV抗體待復檢,溶血造成ELISA- HIV抗體初篩假陽性率為3.75%(3/80),重度溶血造成ELISA- HIV抗體假陽性率為7.14%(3/42),詳見表1。
表1對照組、溶血組ELISA- HIV抗體初篩結果

例
注:輕度、中度溶血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重度溶血組與對照組比較,χ2=5.810,P=0.03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乳糜血組HIV檢測結果
240份乳糜血標本中,80份輕度乳糜標本ELISA- HIV抗體初篩全陰性,160份中、重度乳糜標本中分別檢測到1例和2例ELISA- HIV抗體待復檢。ELISA- HIV乳糜血造成初篩假陽性率為1.25%(3/240),中、重度乳糜血造成假陽性率為1.88%(3/160),結果詳見表2。
表2對照組、乳糜血組ELISA- HIV抗體初篩結果

例
注:輕度乳糜血組與正常組比較,χ2=1.009,P=0.31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中、重度乳糜血組與正常組比較,χ2=1.513,P=0.553,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3自身抗體組HIV檢測結果
80份自身抗體陽性血清HIV抗體初篩結果顯示4份標本ELISA- HIV抗體待復檢,分別來源于是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銀屑病和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用ELISA方法檢測HIV抗體時,自身抗體造成初篩實驗假陽性率達到5.00%(4/80),結果詳見表3。
表3對照組、自身抗體組HIV抗體初篩結果

例
注:對照組與自身抗體陽性組比較,χ2=4.103,P=0.0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艾滋病是我國重點預防與控制的傳染病之一,HIV抗體檢測在臨床診斷、實驗室血液篩查、疾病監測及流行病學調查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4]。血清HIV抗體初篩是發現HIV感染的主要依據。所以快速準確地檢測HIV抗體并為臨床診斷和治療艾滋病提供可靠的依據,已成為檢驗工作者刻不容緩的責任。但HIV初篩試驗影響因素很多,尤其是患者血清本身的內源性因素[5- 6]。
本研究結果顯示,溶血標本對ELISA- HIV抗體初篩檢測結果有一定的影響,容易造成一定的假陽性。本研究選擇了80例溶血標本進行HIV抗體檢測,發現有3例HIV抗體待復檢,均在重度溶血組。輕、中度溶血組沒有發現假陽性結果,這提示溶血不是特別嚴重的標本并不影響ELISA- HIV抗體初篩結果,這與張利泉等[7]的報道基本一致。雖然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在統計學上并無差異,但研究發現溶血標本的OD值有隨溶血程度的增加而輕微升高的趨勢,分析可能是溶血后釋放出來的Hb有極少量非特異性吸附到反應孔上,而這種非特異性吸附的量隨著溶血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洗板機洗滌不徹底的情況下Hb中的亞鐵血紅素依靠其過氧化物酶樣活性作用于底物,使底物顯色從而導致標本OD值的升高。本次研究結果與陸亭屹等[8]報道不相一致,他們認為溶血不會對HIV抗體檢測造成假陽性。而本研究發現重度溶血標本會提高HIV抗體初篩假陽性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80份對照標本和240份乳糜血標本進行ELISA- HIV抗體初篩,輕度乳糜血HIV抗體均為陰性,中、重度乳糜血中分別有1例和2例HIV抗體待復檢,與對照組比較雖然差異無統計學意,但根據結果初步推測,隨著乳糜血程度的加重,ELISA- HIV抗體假陽性率會提高。這與夏冰等[9]報道的結果基本一致。本次實驗發現中、重度乳糜血可以造成HIV抗體初篩結果假陽性率達到1.88%(3/160),與文獻[10- 11]中提到乳糜血可能引起其檢測結果出現假陽性觀點基本一致。
本研究結果顯示,自身抗體對ELISA- HIV抗體初篩有一定的影響,容易造成假陽性。本次選擇了80例自身抗體陽性血作為研究對象, 4例HIV抗體待復檢,分別來源于是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銀屑病和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血清。自身抗體陽性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鐘敏等[12]報道的基本一致。自身抗體造成HIV抗體初篩假陽性的原因主要是交叉反應引起的。作者認為,導致這種假陽性的原因可能是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血液里存在類風濕因子,它能與包被在固相載體上的抗原形成非特異性結合,導致假陽性的出現。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體內含有高滴度的抗各種逆轉錄病毒蛋白的抗體,包括HIV與HTLV的Gag,Env和Nef等。可能的機制是HTLV- 1相關的內源性序列缺氧反應元件(hypoxia response elements,HREs) 與小核糖體核蛋白復合物之間的分子模擬啟動了自身抗體的產生,這些自身抗體不僅導致免疫復合物的沉積、補體結合及組織病理損傷,還能與各種逆轉錄病毒蛋白產生交叉抗體反應[13]。
綜上所述,影響ELISA- HIV抗體初篩結果來自檢測標本內源性因素主要見于中、重度溶血,中、重度乳糜血和自身抗體陽性血清。當然,對于血液內源性因素對抗- HIV初篩實驗(ELISA法)檢測結果的影響,也有文獻報道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透析患者及妊娠者體內含有某些治療性抗體、類脂嗜異性抗體、類風濕因子、甲胎蛋白等,這些物質會與試劑中的抗原成分非特異性結合,從而發生假陽性[14- 15]。所以,作為HIV初篩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在平時的HIV初篩工作中不光要注重自身責任心和專業能力的培養,購買合格的HIV初篩試劑,最重要的是要有相當的經驗和能力排除血液內、外源性因素(尤其是溶血、乳糜血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標本)干擾造成的假陽性檢測結果,在出具HIV抗體初篩報告時,如果發現結果陽性,一定要檢查患者的血清是否有溶血、乳糜血,詢問患者是否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從而才能盡可能地減少或避免HIV抗體初篩結果的假陽性率,提高HIV抗體初篩結果的準確性,減少對受檢者及其家人帶來的不良影響和進一步穩定社會因素。
[參考文獻]
[1] 胡一珉,濮韻秋,張文懿,等.HIV/AIDS患者艾滋病相關支原體感染及其對免疫功能影響分析[J] 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2(3):289- 292.
[2] 康鳳鳳,王薇,王治國.HIV感染的實驗室檢測質量控制[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3,5(4):327- 330.
[3]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范(2009年修訂版)[S].北京: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9.
[4] 范春紅,王慧群,俞曦.120例HIV/AIDS患者對疾病應對方式的調查及分析[J].現代醫學,2015,43(2):250- 252.
[5] 張帥清.影響雙抗原夾心ELISA法檢測HIV抗體因素研究[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08,18(2):343- 346.
[6] 郭瑞德,沈默,蔡雪嬌,等.輸血前患者傳染病指標的檢測與應用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4):934- 938.
[7] 張利泉,楊杰,孟淑欣.溶血對ELISA方法檢測HIV抗體的影響[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08,18(10):2161- 2162.
[8] 陸亭屹,徐萍.HIV抗體ELISA測定中影響因素探討[J].實用醫技雜志,2008,15(26):3542- 3543.
[9] 夏兵.乳糜血對血液4項傳染指標檢測結果的影響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3,26(8):724- 725.
[10] 張霞.HIV抗體檢驗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J].疾病監測與控制雜志,2011,5(6):362- 363.
[11] 梁其隆,陳龍菊,甘芳香.ELISA法檢測抗- HIV結果影響因素的研究[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10):1050- 1051.
[12] 鐘敏,謝祺,張桂仙,等.HIV/AIDS患者血清自身抗體檢測結果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20):2808- 2812.
[13] 簡練,李雪芽,孫樂棟.HIV篩試驗假陽性的SLE患者1例及文獻復習[J].中國皮膚病學雜志,2013,27(1):100- 101.
[14] 吳衛,許少俠,黃媛,等.透析患者血清 HBsAg假陽性伴HIV可疑一例分析[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12,27(4):76- 78.
[15] VIANI R M,ARANETA M R,SPECTOR S A.Parallel rapid HIV testing in pregnant women at Tijuana General Hospital,Baja California,Mexico[J].AIDS Res Hum Retroviruses,2013,29(3):429- 434.
Explore the influences of hemolysis,chyle blood,autoantibodies on HIV antibody screening results
HE Jun1,WU Xue- chun2,XING Yan1
(1.DepartmentofClinicalLaboratory,NanjingOccupationalDiseasePreventionandTreatmentHospital,Nanjing210004,China; 2.DermatologicalDepartment,NanjingOccupationalDiseasePreventionandTreatmentHospital,Nanjing210004,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s of hemolysis, chyle blood, autoantibodies on ELISA- HIV antibody screening results. Methods: 80 control blood samples, 80 different degrees of hemolysis samples, 240 different levels of chyle blood samples and 80 autoantibody positive samples were detected by two kinds of ELISA- HIV antibody detection reagent, and the blood samples of ELISA- HIV antibody positive were reviewed by the Western blotting (WB) method. Results: There were 3 sample ELISA- HIV antibody screening test results were to be reviewed, respectively in 80 hemolysis samples and 240 chyle blood samples.ELISA- HIV false positive rate were 3.75%(3/80) and 1.25%(3/240),respectively. Within 80 serum samples of autoantibody positive 4 samples HIV antibody screening results were to be reviewed.They were rheumatoid arthritis(RA),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Psoriasis(PsA) and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respectively.Autoantibodies cause HIV antibody screening test false positive rate was 5.00%(4/80). Conclusion: Hemolysis, chyle blood, autoantibodies have a certain influence on ELISA- HIV antibody screening test.They may lead to the false positive results in ELISA- HIV antibody screening test.
[Key words]hemolysis; chyle blood; autoantibodies; HIV antibody screening; false positive
doi:10.3969/j.issn.1671- 6264.2016.01.012
[中圖分類號]R512.91; R446.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 6264(2016)01- 0054- 04
[作者簡介]何君(1975-),女,四川廣安人,副主任技師,醫學碩士。E- mail:he_jun_001@163.com
[收稿日期]2015- 06- 29[修回日期] 2015- 11- 22
[引文格式] 何君,吳學春,邢艷.探討溶血、乳糜血、自身抗體對HIV抗體初篩結果的影響[J].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35(1):54- 57.
·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