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長萍
(長春大學 外國語學院,長春 130022)
?
關于網絡環境下高校俄語泛讀課改革的幾點思考
賈長萍
(長春大學 外國語學院,長春 130022)
新型的網絡教學模式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符合我國高校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尤其在高校俄語泛讀課改革中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論述了網絡給俄語泛讀課教學帶來的變化: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豐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良好的教學環境和優異的教學成果。
網絡;多媒體;俄語;泛讀課;改革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家總理李克強首次提出了“互聯網 +”的戰略思想,旨在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充分利用先進的互聯網平臺和信息通信技術,把互聯網和我國各個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為社會各行各業的平穩持續增長和國家繁榮昌盛提供新動能,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互聯網 +”一經提出,便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熱議,獲得了網民的普遍點贊。“互聯網+”的模式能為傳統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大的推動力量,可以促使其不斷地進行改革創新,換代升級。而作為立國之本、民族之魂的教育行業也不能置身事外,必須與時俱進,因勢利導,充分利用網絡這一新生的技術手段進行教育改革,全力打造出領先于世界水平的“網絡新教育”。
新型的網絡教學模式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符合我國高校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尤其在俄語泛讀課改革中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網絡技術的應用必然會給俄語泛讀課教學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豐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良好的教學環境和優異的教學成果。以下是我們關于網絡環境下高校俄語泛讀課改革的幾點思考。
按照傳統的教學觀念,老師是整個教學環節中的絕對主角。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教學內容甚至教學策略都是事先教師計劃好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學習,是教學活動的絕對配角。師生之間缺少雙向溝通和課堂互動,教師往往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基本以做題的對錯來評價學生的閱讀效果和理解程度 。統一式授課的弊端在于,教師面對的是學習能力、學習基礎參差不齊的全班同學 ,滿足不了學生個體差異的要求 ,因而教師提供的信息量不僅有限 ,而且缺乏針對性。這樣一來,學生的創造性、主動性和積極性根本無法充分發揮,學生個性的發展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俄語的能力就更無從談起。
在“互聯網 +泛讀教學”的教學模式下,在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過程中,首先是要改變落后的教育思想觀念。老師不應只是傳授知識,解答問題,指揮教學,而是要組織、引導、協調教學,并成為閱讀活動的合作者和網絡教學的設計者。老師不單是教,學生也不單是學,老師和學生變成了民主平等的合作伙伴,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傳統的課堂教學忽視了不同的學生在學習基礎、學習風格、學習興趣、學習方法等方面的不同,不能實施多層次的教學目標,不能因材施教。網絡教學克服了這一弊端。老師可以從實際情況出發,分別為不同的學生確定教學要求和目標,選擇差異化的學習進度,而每個學生根據自身的條件、興趣、學習方法和理解能力,自主選擇學習任務和學習內容,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和自主性得到一個空前大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通過網絡及時反饋回來的測評結果暴露出每個同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老師會有針對性地逐一幫助解決和改正,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
傳統的教育模式是,學生坐在教室里聽課,老師在講臺上面對一個班學生授課。教學材料就是教科書,學生很難找到適合的課外讀物。而現在的網絡教育,只要有一個可以聯網的移動終端,你可以在任何地點在網上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材料。
新型的網上教學模式可采用個體學習和集體學習。個體學習也叫單獨閱讀,是指學生獨自進行的閱讀模式。集體學習也叫合作閱讀,是指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進行閱讀,每個小組或各個組員分工明確、相互協作(可以是閱讀不同的段落,不同的文章,不同的專題),大家相互協調,積極配合。兩種閱讀最后都歸結為課堂討論和老師答疑。
新型的網上教學模式還可分為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每次上課之前,教師要確立主題、分配任務、布置作業,安排學生利用網絡進行課前的準備和熱身,確保他們帶著問題和信息進入課堂。學生的課外閱讀是在無拘束的、完全自由輕松的狀態下進行的,這樣的心理環境能充分調動各種心理因素的協同參與,興趣和個性能夠得到充分發揮。
課堂教學時,教師應該先了解網頁上相關資源的分布情況,以利于在上課時能引導學生快速地找到信息源。充分利用監控平臺,有效地啟發、誘導學生進行閱讀、評價、討論與總結。閱讀前,教師通過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揭示本課的學習任務,指明獲取有效信息的相關網址,以便于學生快速上網。進入閱讀階段,教師應該及時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及時溝通并提供有效的幫助。進入評價階段,教師要講清要求,首先可以由學生互評、自評、辯論,之后老師進行點評。如果需要進行網上討論,教師必須了解各方觀點,指出學生的缺點和錯誤,最后作出歸納總結。
俄語是小語種,傳統的俄語教科書只有北外、黑大、上外等幾個版本,而泛讀教材更是可選書目有限,一套俄語泛讀書往往要用上好多年,內容老舊,與時代脫節。每次課的教學內容約定俗成,只有兩三篇短文,學習程度各異的學生都要被動地接受固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很難做到因材施教,勢必造成成績好的學生“吃不飽”,基礎差的學生“消化不了”的現象。教師局限于教材內容的講解,沒有條件為學生拓展閱讀材料,學生閱讀面狹窄。與傳統的俄語閱讀教材相比,網絡資源內容豐富,具有開放性和共享性,包含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更具時效性,并且更新及時,可以查找到最前沿最流行的學習教材。此外,網絡資源圖文并茂、形象生動,在影像、圖像、聲音等綜合作用下,拓展了俄語泛讀課的教學方式與方法,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單一的不足,向著多元化發展。
現代外語教學要求突出交際功能,讓學生多讀多說多練,在“互聯網 +泛讀教學”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課前必須做好教學計劃,上課時可以靈活機動,控制閱讀內容和教學節奏,做到加減自如,張馳有度,有效地擴大課堂容量,為學生增加語言訓練的機會和時間,真正做到精講多練,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方針。
實時互動性是網絡俄語教學的最大特點。互動的方式多種多樣,包括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可以是人與機器的互動。我們采用自主學習與課堂交流互動、課內外學習互補等多種教學方式。學生自然而然地成為教學的主體和知識的主動獲取者,學習內容具有吸引力,富有個性,不再局限于單一的傳統教材課本,也不只局限于課堂上教師的講授。教師利用網絡平臺布置學習任務,發布學習信息,并且隨時監視和檢測學習情況,根據信息反饋幫助學生,進行教學。老師當然也可以推薦給學生一些優秀的俄語網址,方便他們課內外自主閱讀。老師和學生既可以資源共享,又可以實現教學交互,同學之間既能獨立探索,又能協作交流。閱讀活動不僅局限于課堂上,而且還延伸和擴展到課堂之外,成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學習自由度明顯增大,閱讀沒有了地點和時間的限制。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可以隨時進行:可以是實時,也可以是非實時;可以是同步,也可以是異步。教師不再是教育信息的唯一來源渠道,網絡上的教學資料和信息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
網絡環境可以創造最真實、最直接、最主動、最優越的俄語互動學習環境,可以彌補傳統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對于搜索俄文信息來說,有很多常見的俄語搜索引擎:Яндекс,Рамблер,Апорт等。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搜索引擎在網絡上獲得豐富的俄語資料。
網絡對于學生而言具有極大的吸引力,當學習資源、溝通方式以網絡形式來呈現時,學生們總是感到新奇,且躍躍欲試。各種材料以網絡形式出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其學習生活中的倦怠與煩躁。網絡與其他資源環境的不同之處在于它集文字、圖片、視頻等于一身,創造出真實生動的語言環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視聽效果,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在傳統的外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無論如何也無法兼顧全部學生,做得面面俱到,滿足所有學生的要求。而現在教師只要設定教學目標(包括對學生的具體要求,如閱讀幾篇文章,做多少習題等詳細規定)和完成期限,學生便可以自主選擇學習順序、學習內容,自行控制閱讀速度,獨自選擇閱讀方式,自由選擇交流對象 ,就相關話題進行討論等 ,沒有了傳統課堂的呆板與拘謹。
伴隨著教育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教學已成為世界教育信息的一大標志,并被快速地運用到高校外語教學中,優化了外語教學資源,改善了傳統的教學環境,完善了教學過程和教學目標,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果。
“互聯網 +泛讀教學”模式下,俄語泛讀課徹底擯棄了過去使用過期的報刊編寫教材的辦法,直接通過網絡把最新的俄羅斯報刊文章輸入課堂,為學生提供了大量鮮活的閱讀材料,特別是提高了報刊教學內容的時效性,縮短了時空和地域距離。這就使學生能夠通過及時跟蹤國內外重大事件來學習語言,并使他們對所學語言國的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等問題有了更及時更準確的了解, 這種語言與文化背景密切結合的教學,大大提高了俄語泛讀課的教學效果。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一旦對某種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的沖動。由此可見,只有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在俄語泛讀課教學中,我們適時、適量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獲取知識的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現代網絡技術的浪潮已經進入高校俄語泛讀課教學,而且來得波濤洶涌,勢不可擋,我們只能順勢而為,努力探索,不斷改革,適應21世紀網絡信息時代的要求。但是,多媒體技術在俄語泛讀課教學中的應用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因此,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與傳統的外語教學模式產生矛盾,出現分歧。它也不可能完全取而代之,而只能作為傳統教學模式的補充。我們只有科學合理地利用網絡資源,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它的優勢和特點,達到最佳的俄語泛讀課教學效果。
[1] 楊進.試論多媒體在大學俄語教學中的應用[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3):89-90.
[2] 李明蘭,焦培慧.網絡資源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0(5):92-95.
[3] 季宇,劉穎.淺談俄語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J].才智,2010(22):86-87.
[4] 馮銳. 關于網上合作教學設計的系統研究論文[J].中國遠程教育, 2000(8):42-44.
[5] 馬沖宇.網絡環境下的俄語教學研究[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劉 琳
Considerations on Russian Extensive Reading Course in Colleges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JIA Changping
(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 Changchu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2, China)
The new network teaching model contains a huge development potential, which conforms t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eaching reform in universities, especially in reform of college Russian extensive reading course. This artical discusses the changes that network brings to Russian extensive reading course, namely, new teaching ideas and modes, rich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and good teaching environments and excellent teaching achievements.
network;multimedia; Russian extensive reading course;reform
2016-4-9
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GH12055)
賈長萍(1967-),女,吉林長春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俄羅斯語言文學研究。
G642
A
1009-3907(2016)10-01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