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歆,周垚吉
(重慶理工大學,重慶 400054)
基于C2C模式的電子商務稅收問題探析
李歆,周垚吉
(重慶理工大學,重慶400054)
[摘要]在電商交易額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基于C2C模式下電子商務稅收問題又一次成為了各界所關注的焦點。文章通過對C2C模式下的電子商務稅收主體、科目、監管等問題進行探討,提出完善法律法規、實行電子化稅收制度等策略,來維護國家的經濟利益。
[關鍵詞]電子商務;C2C模式;稅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0.131
在如今這個社會,電子商務發展愈演愈烈,傳統的商業形態發生轉變,加速了國與國之間商品的流通,也促進了國家貿易的全面展開。電子商務其模式主要有:B2B、B2C、C2C等。目前我國主要的C2C模式網站有:淘寶網、樂酷天、拍拍網、易趣網等。C2C交易模式及其靈活自由,買賣雙方可以通過在線網站尋找自己想要的產品,通過第三方支付工具來確保其安全性,所以C2C在我國發展迅速。從1998年開始成立第一家C2C交易模式以來,到現在2015年截止,據淘寶官方統計已到達1000多億元的年交易額。由于我國C2C模式下電子稅收法律法規的不完善,導致稅款的流失。加強與完善電子商務稅收不僅使國家財政收入得到增加,也有利于經濟發展迅速。
1C2C模式下的稅收現狀
其一,運行C2C模式的人群主要是中小型賣家,由于大部分是個體經營,店鋪規模較小,他們開設的店鋪也沒有在工商局進行注冊登記,使征稅難度大。C2C模式雖說是個人對個人的買賣交易,但是在交易過程中賣方在出賣商品可能會涉及增值稅、營業稅和消費稅,當賣家出賣產品達到一定數量,又會涉及個人所得稅等,然而在C2C模式下的征稅主體、科目、范圍都難以確定,因此并不能適用,所以一直以來也未納入征稅范疇。
其二,由于跨境購物也變得越來越頻繁,許多在外留學或者移民的人會通過C2C模式進行網絡交易,因為價格便宜并且有了質量保證,消費者更多選擇網絡代購或者真人代購。而從事代購的商家都用各種方法規避關稅,海關也只是對部分物品進行抽樣調查。截至2015年上半年,中國代購規模超過百億,稅收流失幾十億元。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監測數據顯示,僅2015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量為2萬億元,同比增長42.8%,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7.3%,而C2C模式關稅流失問題極其嚴重,需要得到政府的廣泛關注。
2C2C稅收問題產生的原因
2.1稅款征收主體確定困難
傳統的稅收對納稅人、征稅主體、稅收種類、課稅對象、征稅地點等要素有了相關要求,但是在C2C模式下,無論誰都可在交易網站注冊不真實的個人資料,發布商品信息,進行網上交易,而交易二人的信息隱藏性較深,納稅主體無法確定;交易過程中讓納稅地點也較難界定;存在無形商品,稅務機關無法找到征稅對象,使得課稅對象性質模糊。比如最近火熱的微信朋友圈銷售商品也是典型的C2C模式,交易進行中并不知道買賣雙方是通過怎樣的交易方式進行,交易地點與是否交易成功也不得而知,這些稅收制度的基本原則都出現了不確定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撼動了傳統稅收制度的根源。
2.2稅款征收科目認定困難
傳統的稅法征收對象和C2C電子商務的征稅目標有所不同,前者是有交易的軌跡,很容易就可以確定交易的類型和稅率,然而后者是以信息為重要模式。商品存在在線銷售和離線銷售兩種形式,在線銷售比如收聽音樂,圖書,軟件等都可以通過網絡下載銷售給客戶,而這種銷售方式究竟按照銷售貨物的增值稅17%來征收,還是應該按照無形資產征收營業稅5%,現階段的C2C商務稅法并沒有具體要求。
2.3稅款征收監管困難
在傳統的交易中,稅務部門可以通過企業的票據、合同對企業的營業額、利潤等進行明確,并通過銀行了解納稅人的真實信息。在C2C模式下,相關交易和費用的支付都直接通過網絡,而網上傳輸的載體又是以電子信號為主,基本上所有的交易信息與交易過程的記錄都是以“數字化”的形式在網絡中傳遞。然而電子商務是無紙化交易,缺乏紙質的證據,電子交易的憑證又比較容易篡改,稅務局不能通過解析這些數字信號來判斷交易對象和交易金額情況,稅收部門就無法查明實際運行形式,明確逃避稅收的具體狀況。
2.4稅收期限和管轄權認定困難
電子商務的交易場所和交易地點等概念無法明確,雖然有明確規定納稅期限,但C2C模式下產生納稅時間根本無法確定,導致納稅期限的規定就不能實施。電子商務C2C模式,存在國際之間商品的交易,這就使得各國對所得來源地的判斷發生了爭議。其一,兩個甚至更多的國家可能同時參與到一次交易中,如果涉及交易的國家都對其征收所得稅、流轉說,就會導致重復征稅。其二,避稅港的存在會使得部分跨國公司利用避稅港的優惠政策來進行避稅,特別是所得稅和資本利得稅,這會導致涉外稅收大量流失。
3C2C稅收征管策略
3.1改革及完善現有稅法相關法律
C2C新型商務模式的出現,對于電子稅收方面有較大的改革和完善,現有的稅法法律法規并沒有提出針對性的政策來適用于C2C模式。較快建立起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法律結構與框架,補充針對C2C模式下電子商務稅收的相關法律法規,需要明確C2C模式下電子商務應繳納什么稅費;依照什么身份來繳稅;在哪里納稅,讓稅收部門在實際工作中能夠有法可依。制定C2C模式稅收法律法規時,必須要搞清楚交易兩方的本質需求,而不是把交易的形式作為側重點,否則依然會于事無補。
3.2實行電子化稅收制度
電子商務的出現,使傳統的稅務體系不能滿足現狀,推行稅務系統電子化,以此來彌補傳統稅務系統的不足。首先,應當讓網絡與稅務機關、銀行等相對接,共同合作的同時且各自行使其監管效能。其次,制定C2C電子商務網上登記,實現無紙化式的電子申報制度,納稅人在進行網上交易之前需要使用真實的身份證明及填寫有關個人信息資料來辦理C2C稅務登記,便于稅務機構進行監管。再次,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開發出簡易操作并且擁有較多功能的電子征稅軟件,可以使交易發生時按照交易種類和金額大小,按照以定好的計稅依據進行計算,再提醒納稅人進行納稅。這樣既減少了稅務人員的勞動力,又可以阻止漏稅、偷稅。最后,采用統一的電子稅票?,F階段C2C電子商務基本不開具發票,應當規定在交易完成后,必須開具統一的電子稅票,已適應票據無紙化的特征,使稅務機關在網絡上便于核查。
3.3加強國際間針對國際稅收管轄權問題的交流與合作
當今世界經濟快速發展,中國的電子商務也必然會是一個飛躍,我國在制定C2C稅收政策要捍衛自身稅收利益的同時還需盡力和國際之間加強合作。國際電子商務存在很多稅收方面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大多需要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溝通協調甚至是妥協,商務部應該積極參與國際電子商務的稅收研究和國際會議交流,統一各國的政策立場,構建國際電子商務網絡體系來解決稅收問題。在出臺國際電子商務相關法規之后,對有爭議稅收可以做到有法可依,避免無謂的紛爭和矛盾。
參考文獻:
[1]吳雷.電子商務稅收問題研究[J].現代商業,2012(6):147.
[2]李海芹.C2C模式電子商務稅收問題探析[J].企業經濟,2012(4):121-125.
[3]謝波峰.對當前我國電子商務稅收政策若干問題的看法[J].財貿經濟,2014(11):5-12.
[4]雷彥儷,郭玲玲.試論C2C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對策[J].中國市場,2015(24).
[作者簡介]李歆(1973—),男,壯族,廣西崇左人,教授,中國注冊會計師,專業型、學術型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審計理論與實務、公司財務、內部控制;周垚吉(1990—),女,漢族,四川廣元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審計理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