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珺
摘 要:舉辦檔案展覽是實現檔案館社會服務功能的重要途徑,本文結合河南省檔案局近5年來舉辦展覽活動的實際,以已有檔案展覽的辦展經驗為基礎,探討了提升檔案展覽效果的途徑與方法。
關鍵詞:檔案展覽;主題;館藏;資源整合
隨著檔案展覽工作的發展和展覽水平的不斷提高,檔案展覽工作越來越成為檔案機構、檔案工作者及公眾之間合作、溝通、交流的重要內容與平臺之一。利用檔案舉辦展覽是檔案服務社會、服務大眾、打造“五位一體”公共檔案館的一項新舉措,對于弘揚檔案文化、擴大檔案部門影響力有重要的意義。一個成功的檔案展覽能夠調動起公眾對展出檔案的興趣,受到認可。
1 我省檔案展覽的現狀
近幾年,河南省檔案局把檔案展覽作為檔案利用和服務工作創新的一大突破口,立足檔案資源,服務中心工作,拓寬辦展視野,內外聯動,多管齊下,辦出了一批較有影響的展覽,把檔案展覽工作做得有聲有色。本文以近5年來河南省檔案局的部分檔案展覽為例,探討提升檔案展覽效果的途徑與方法。
1.1 認清形勢,科學定位。首先,選題要把握住社會熱點、公眾關注點和受眾的需求點。河南省檔案局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思路,圍繞重要節慶和大型紀念活動,配合熱點工作,自覺地運用現有檔案資源,采用舉辦展覽的方式開發檔案的社會功能。2011年,為了慶祝建黨90周年,舉辦了《光輝歷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檔案史料展》;2015年,為了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舉辦了《中原壯舉——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檔案史料展》。這兩次展覽雖然規模不大,但由于抓住了當時的熱點,得到了省委領導的高度重視和肯定。省直機關各單位組織人員前來參觀學習,接待參觀人數達一萬人以上。河南多家主流媒體都報道了展覽的情況。其次,一個好的展覽,必須經過策劃、論證、設計和篩選。要超前謀劃,留夠充足的時間查找資料,制訂明確的展覽計劃。比如《中原壯舉——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檔案史料展》,早在2014年10月份,就已經選定這個主題,開始著手此項工作。從資料查找到材料挑選,從撰寫大綱到文字校對,從搜集材料到噴繪印刷,每一個標題的擬定,每一個文字的使用,每一份檔案的內容,都反復考證、精益求精。共歷時9個月,順利完成展出任務。
1.2 立足館藏,體現特色。“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地方形成的檔案都有自己的特點,不管是經濟發展、政權管理、社會發展,還是民俗風情都具有其獨特性。展覽材料第一貴在真實。在多年的辦展工作中,河南省檔案館始終抓住公眾的心理,結合各個不同的展覽主題,努力發掘各類具有地方特色的檔案圖文信息,真實、準確、全面地反映出當時的歷史原貌,推出一批展覽精品。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河南建設成就展》、《紅色歷史展》都是發生在河南大地上的史實,具有濃厚的河南特色,傳播了河南好聲音、講述了河南好故事。第二,選材必須新穎。為了不與之前類似題材的展覽內容重復,《紅色歷史展》展出的很多都是從民間收集來的紅色收藏,共展出百余份上世紀40年代的入黨志愿書,其中的不少檔案是首次對外公布的。
1.3 整合力量,開放辦展。由于展覽主題與館藏檔案往往不完全匹配,省館保存的檔案有時不能滿足展覽的需要,為了使展覽內容更豐富、更新穎,每次展覽前,都會需要在全省范圍內征集用于展覽的檔案資料。以《焦裕祿精神展》為例,我館就使用了蘭考縣檔案局的大批檔案掃描復制件,充實了專題檔案。展覽展出之后,我們又向市級檔案局館發送展覽的電子版,市級檔案局再結合自身條件進行展出,擴大了展覽的受眾。山東濱州市檔案局聽聞這個情況后,與我們聯系,并以兩省市檔案館名義聯合舉辦了《焦裕祿精神展》,實現了省際跨省資源的共享。2012年,我們采取了“走出去、請進來”的思路,聯合中南六省舉辦了《中南六省檔案精品展》,展覽集中了各省份最有特色的檔案,如湖南的“江永女書”、廣東的“僑批檔案”在我省都是首次展出,體現了各地的民俗風情、經濟發展、社會變遷等,突破了以往省內范圍的局限,開了河南省檔案局館與兄弟省市檔案局館聯合舉辦檔案展覽的先河,探索了一條資源共享、聯動發展的新途徑。
1.4 借助媒體,擴大影響。舉辦檔案展覽,要及時與新聞單位聯絡,盡可能地充分地利用各種媒體,進行貫穿整個展覽活動的連續滾動性宣傳報道。我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發布公告,將展覽時間、地點、基本內容、參觀辦法介紹給社會公眾,尤其注意突出展覽的亮點、特色以及展覽期間的相關活動,使公眾產生親臨觀展或參與的強烈愿望。二是張貼宣傳海報。雖然檔案工作者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質,相對比較內斂,但在展覽的宣傳上應該放開手腳,懸掛標語、燈箱,盡可能地給公眾以形象直觀的視覺沖擊力。三是通過黨委宣傳部門下發通知,組織各系統各單位的人員分批參觀展覽,保證一定的參觀人數。許多大、中、小學也主動與我們聯系,組織參觀,一張張天真可愛、青春洋溢的笑臉給略顯沉靜的檔案館帶來了勃勃生氣。四是保證開展期間社會宣傳的持續。群眾只有首先了解到展覽的相關信息,才會主動來參觀。這幾年的展覽,我局就充分發揮了新聞媒體的優勢,報道展覽的相關情況。五是設立網上展廳。在河南檔案信息網站群主頁上開設網上展廳,拓展了展覽的途徑,使省內眾多基層檔案工作者,足不出戶就能參觀到省館舉辦的各種展覽。現在,每逢有新的展覽,河南省主流媒體跟蹤報道已成慣例,省直機關遇到重大活動到省檔案局參觀已成慣例,省檔案局配合省委、省政府熱點工作及時進行展覽宣傳已成慣例。
2 檔案展覽工作的思考與建議
2.1 創新展覽理念。辦展工作不能局限于檔案系統,還可以聯合文博部門或者民間組織、個人,通過資源共享,舉辦特色展覽。2014年的《紅色收藏展》就是和聚協昌聯合舉辦的,也發現了一些新的、有價值的東西。不同的領域相互協作,還會為展覽加入新的思路和元素,使展覽內容上更豐富、形式上更多元、感官上更精彩。另一方面,各地的編研人員都很少,所以應該與社科院、高校、博物館等部門聯合協作。今后舉辦展覽一定要精心策劃展覽主題,堅持項目化運作,由點及面,由此及彼,形成系列,發揮展覽的整體效應。
2.2 創新展覽手段。檔案展覽的形式,除了傳統的掛板展覽,可以開展網上展覽,積極探索新的、大眾更容易接觸到的形式,可以利用手機,通過微信平臺進行傳播。2015年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檔案展,就利用部分檔案和圖片配合背景音樂制作了小視頻,通過微信平臺進行傳播,達到以微見大、以微見彩、以微見趣、以微見效的效果。也可以和電視臺合作,以檔案圖片和電視專題片的形式進行展覽。2015年我局與河南電視臺文物頻道制作了6集專題片《中原硝煙 抗戰到底》的特別節目,9月3日播出后,收到了良好的收視效果,好評如潮。通過不同的傳播方式,開辟檔案展覽的新途徑。
還可針對不同職業和年齡層的人,在城市街頭、廣場、交通要道、商貿中心、機場和賓館的大廳里舉辦檔案展覽,這種方式可以激發許多通常不能造訪檔案館的人的興趣。
2.3 深化展覽效果。檔案實體展覽在展出一段時間后,應以畫冊、光盤及網上展覽的形式延長檔案展覽的生命周期。還可以利用展覽的圖片和文字內容,編制圖冊;利用展品開發限量的個性化郵品,做成紀念封、郵冊等,繼續深化檔案展覽影響,拉長展覽產業產品鏈條;實體展覽的時間有限,參觀者也有限,而通過互聯網,不管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要打開“河南檔案信息網”隨時可以觀看多個網上展覽,使檔案展覽成為永不打烊的展覽。現在還可以利用三維技術,既能方便快捷觀看,又能讓人身臨其境。
但是,由于檔案館本身受關注的程度就比較低,因而網上展廳的點擊率并不高。因此,應拓寬思維,爭取和商業網站,如與新浪網或搜狐網等影響力大、覆蓋面廣的知名網站合作,在這些網站上開辟與展覽主題有關的專區,與網民展開互動,這些網站知名度高,可以大幅度增加點擊率,引起廣泛關注。互動形式多種多樣,可以由網民投票評選,發表評論或者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展開有獎問答,等等,增加娛樂性與參與性。
檔案展覽是一項綜合性工作,除了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辦展水平,還應積極開拓思維,轉變觀念,以廣大觀眾的需求為根本出發點,構建檔案展覽創新體系。經過不懈的努力,檔案工作者一定會為公眾送上更為豐盛的檔案“大餐”。
參考文獻:
[1]高勇.國外檔案展覽實踐及啟示[J].中國檔案,2004(5).
[2]李園園、譚亞寧、馮穎.檔案展覽實踐探索[J].山西檔案,2011(1).
[3]張銳.論檔案展覽活動的創意與策劃[J].檔案學研究,2011(5).
[4]王貞.論檔案展覽成果開發工作研究[J].北京檔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