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
【摘要】在新課程背景下,研究教學的有效性對于小學英語教學具有鮮明的針對性和現實的指導意義。我們常常看到,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很多教師都采用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們也都樂于參與。但是課后,學生學習的效果卻不那么樂觀。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問題?究其根本,在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有效性 課堂教學 教學活動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100-02
一、教學活動的準備階段
教學活動的設計受到教師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只有不斷地研讀文本,了解學生,才能出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設計出有效的教學活動。
(一)有效地研讀文本
課標和教材都是經過專家精心編制和權威部門嚴格審定的,教師只有對文本進行了有效的解讀,才能更好地體會編者的意圖,設計出更真實的情境,讓學生真正地成為語言的實踐者。教師不僅要解讀課標,尊重教材;還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教材更好地為教學服務。[1]
(二)有效地了解學生
“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2]維果茨基在他的“最近發展區理論”中提到: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兩者之間的差距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展區而達到其困難發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展區的發展。[3]如能按照“最近發展區”理論,實施分層遞進教學,教學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
(三)有效地制定教學目標
如:“全體學生能夠將有關食物的單詞按蔬菜、水果、飲料、肉類等進行分類,至少90%的詞匯分得正確”中:A對象(audience)是“全體學生”,解決“由誰來完成行為”的問題;B行為(behavior)“能夠將有關食物的單詞進行分類”,解決“做什么”的問題;C條件(condition)“按蔬菜、水果、飲料、肉類等”是完成行為的前提;D程度(degree)“至少90%的詞匯分得正確”,解決“做得怎么樣”的問題。
(四)有效地設計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的設計是教學設計的重點,活動設計要有明確的目標
如:教師在教PEP四年級上冊Unit 5 Dinners ready第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能夠聽懂會說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Id like some…教師自編了一個故事the Pity Pig,講述了一只小豬外出給不同動物送餐的故事。動物之間的主要對話內容如下:
The pig: Cat, cat,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The cat/fox/rabbit: Id like some fish/chicken/vegetables.
The pig: OK! Here you are.
The cat/fox/rabbit: Thanks.
The pig: Tiger, tiger,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The tiger: Id like you for dinner.
The pig: Oh, no!
這個故事不僅為詞匯的學習創設了情境,而且鞏固了新學句型。教師在設計活動時,一定要考慮到學生能否有無語言或行為上的變化,這是教學活動成功與否的關鍵。
二、教學活動的實施階段
在實施階段,時間的分配、課堂用語、課堂管理等都影響著教學活動本身的實際效果。
(一)課堂時間的合理分配
如在教授主題為clothes這一課時,教師設計了開服裝店買服裝的活動。教師用12分鐘教授完單詞后,教學生用紙和彩筆在課堂上制作 shirt, T-shirt, skirt, dress, pants, sweater等圖片,這個過程學生用了近 22分鐘的時間,僅在臨下課前幾分鐘才開始對話練習。時間分配的不合理導致課堂的教學效率大大降低。
(二)有效的課堂管理
有效的課堂管理不只是教師維持良好的課堂紀律,更多的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教師授課時,要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承擔起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的角色,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結束語
總之,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我們必須樹立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充分地利用好教材,科學合理地安排教材的內容,精心地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要不斷地研究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有效果,使我們的英語課堂更有效率,使學生的學習更有效益,從而提高我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璐.略論有效教學的標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11).
[2]崔允漷.有效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維果茨基,余震球(譯者)維果茨基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