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軍,常亞北,倪俊霞
(南樂縣畜牧局,河南 南樂 457400)
中圖分類號:S81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5090(2016)11-0026-02
青貯玉米秸稈在養殖業中的利用與建議
王冠軍,常亞北,倪俊霞
(南樂縣畜牧局,河南 南樂 457400)
中圖分類號:S81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5090(2016)11-0026-02
玉米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平均每年種植面積約5972hm2。每年秸稈產量達7億噸。玉米秸稈作為我國北方主要農副產品,由于不易腐爛且產量大,給農民帶來了收集、運輸和存放的困難,利用率不高,有一大半堆置于田間或焚燒,污染環境,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秸稈青貯具有減少原料堆放體積,便于大量貯存,保存成本低,安全性好,能夠殺死青飼料中的病菌、蟲卵,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青綠飼料的營養物質,改善適口性和消化率,調劑青飼料全年均衡供應等特點,成為草食家畜的廉價優質青粗飼料,也是玉米秸稈綜合利用的重要途徑之一。
目前玉米秸稈在養殖業中的利用在我國有關專家處于粗放型使用階段。王如芳采用問卷調查和用戶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對玉米秸稈資源利用現狀及其效果進行調查.結果表明華北玉米區依次為秸稈還田、飼料和燃料,分別占43.6%、19.9%和17.9%;有關化驗結果表明,玉米秸稈含有3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2%~4%的蛋白質和0.5%~1%的脂肪,既可青貯,也可直接飼喂。就食草動物而言,2kg的玉米秸稈增重凈能相當于1kg的玉米籽粒,特別是經青貯、黃貯、氨化及糖化等處理后,可提高利用率,效益將更可觀。青貯玉米秸稈主要是通過乳酸菌發酵,利用本身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合成有機酸,使pH下降到3.8~4.2,玉米秸稈青貯過程中乳酸菌發酵,抑制雜菌的繁殖,能夠長期保存大部分營養成分,使菌體蛋白含量增加20%~30%,營養提高30%~35%,同時使秸稈變軟,變熟,易于消化,增進食欲,提高采食量,不僅節約糧食,還大幅度降低飼養成本。青貯玉米秸稈廣闊的發展空間有利于畜牧業的健康發展,提高牛羊等草食性家畜的養殖效益和產品質量,是提高產品競爭力和單位種植效益的有效途徑。
2.1 秸稈青貯可提高營養成分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秸稈資源豐富,占世界秸稈總量的20%~30%。玉米秸稈占相當大的份額。飼料是現代畜牧業發展的物質基礎,直接關系著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秸稈經過青貯和微貯之后,粗纖維含量分別下降1.88、1.96個百分點,而粗蛋白、無氮浸出物含量都有所提高。青貯玉米秸稈育肥山羊比風干玉米秸稈育肥山羊平均日增重高58.35g,育肥60d后前者純收入高于后者8.12倍。有關專家認為玉米秸稈果穗以上部分適口性和營養成分均好于下部秸稈,進而提出玉米秸稈用做飼料應優先選擇果穗以上部分莖稈,果穗以下部分可以適當還田。
2.2 青貯秸稈后消化率提高、適口性大大改善
青貯玉米秸稈在經過加工、調制和青貯后,可使粗老的莖稈軟化,長期保持青綠多汁,具有明顯的酸甜芳香氣味,大大提高秸稈的適口性。研究表明肉牛飼喂不同處理秸稈日糧的營養物質表觀消化率沒有明顯的差異,有機物表觀消化率為53.3%~61.8%,秸稈處理可明顯提高可消化有機物的進食量(DOM)和肉牛養殖經濟效益,相對于其他處理組,秸稈氨化組的經濟效益較高。研究結果表明,通過青貯,可以提高玉米秸稈細胞壁的消化率和消化速度常數。綿羊對青貯玉米秸稈的利用率較自然干燥秸稈粗喂利用率提高41.4%;青貯秸稈添加量在24.30%~49.10%時,糞便中雙歧桿菌、乳酸桿菌數量均隨秸稈添加水平的升高而增多;大腸桿菌數量總體呈下降趨勢。
2.3 擴充飼料來源
玉米秸稈是工農業生產的重要生產資源。作為一種資源,玉米秸稈含有豐富的營養和可利用的化學成分,可用作畜牧業飼料的原料。長期以來,玉米秸稈就是牲畜的主要粗飼料之一。玉米秸稈經過科學處理,極大地提高了可消化蛋白,增加了營養價值,提高了轉化率,等于辦了一個小型飼料加工廠。經專家們測定,青綠玉米秸稈的粗蛋白含量8.19%,風干玉米秸稈的粗蛋白含量僅保持3.94%,總養分損失30%~50%,胡蘿卜素損失80%~90%,青貯能保持90%以上的營養物質。
2.4 可長期保存,長期飼喂
玉米青貯的方式有窖貯、池貯、袋貯、堆貯等。每種方式都要求嚴格封閉、踩緊壓實、不透氣、不漏氣,以達到干燥和厭氧的目的。經這樣發酵的秸稈草料,不漏氣可在野外堆放保存1~2年。生產中應從實際情況出發選擇恰當的青貯方法,盡量減少二次發酵。進行窖池建設、棚圈改造等配套設施建設,增加飼草總量供給,提高轉化利用效率。為舍飼精養創造條件,形成放養—舍飼—青貯—快速育肥—加快出欄—增加收入的經營格局,實現粗放型經營向集約型經營轉變。
3.1 充分利用農區資源優勢,促進青貯協調發展
農民由于思想認識不高,秸稈青貯轉化技術不能廣泛普及,農作物秸稈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到了秋冬季節各類農作物秸稈亂堆亂放、丟棄閑置、自然腐爛或放火焚燒。如果將各類農作物秸稈及副產品均青貯轉化為飼料,既美化了環境,減少了污染,又避免了火災等現象的發生。青貯又可起到變廢為寶的作用,杜絕農作物秸稈整喂、燒毀、丟棄。要站在有效利用資源優勢、實現循環經濟發展的高度來認識秸稈青貯工作。秸稈青貯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是快速擴張牲畜數量的堅實物質基礎。既不與農業爭土地,又不與人類爭糧食,反而通過秸稈過腹還田,反哺農業,增加土壤有機質,減少化肥施用量,提高無公害綠色農作物生產能力,可以達到農牧互補、節本增效、良性循環、高效發展的目的。青貯是秸稈轉化最省時、最有效的途徑,通過收獲、加工、青貯一次完成,省時省工,節本增效。
3.2 廣泛推廣袋裝青貯技術
傳統的青貯是窖貯或塔貯,也是目前大多數養殖場采用的青貯方式。采用傳統方式的青貯,由于不能緊密壓實,秸稈中氧氣過多,青貯的條件不理想。秸稈中過多的氧氣會使需氧階段延長。在這需氧階段延長的時間里,蛋白質變性,大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被消耗掉,可消化蛋白質大大降低,并生成大量像丁酸一樣難聞的氣味,從而大大降低了飼料的質量,以及在修建窖池、生產和取飼過程中霉變損失、流液損失和取飼損失及收獲季節農忙和青貯時間上的沖突等因素,衍生出袋裝青貯技術,即指將收割好的新鮮玉米秸稈等各種青綠植物,用捆包機高密度壓實打捆,然后用專用青貯塑料拉伸膜裹包起來,造成一個最佳的發酵環境。在厭氧條件下,經3~6w,最終完成乳酸型自然發酵的生物化學過程。用于飼喂牛羊,長膘快,產奶多,是理想的反芻動物的飼料。袋裝青貯玉米秸稈優點是投資少,見效快;青貯質量好,損失浪費極少;保存期長,不受季節、日曬、降雨和地下水的影響,可在露天堆放;儲存方便,取飼方便;節省了建窖費用和維修費用及上窖勞力;可根據各自情況隨時隨地安排生產,且每批貯量應需而異;改善了環境,無污染;易于運輸和商品化。
3.3 政府扶持,技術指導
在青貯時節,農牧業、農機、科技等涉農部門要組織技術人員深入一線,承包青貯技術指導工作,嚴把“四關”,即“窖池關、機具關、操作關、用料關”,做到青貯一池,成功一池,青貯一戶,成功一戶。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可以組織籌建成立統一的秸稈青貯服務組織;要把先進技術和成功經驗與實際相結合,通過采取集中培訓、分戶指導、現場示范等多種形式,廣泛培訓群眾,讓群眾真正掌握青貯技術要領,形成上下統一的秸稈青貯推廣體系。
3.4 大力宣傳,減少資源浪費
通過電視媒體、科技資料發放、參觀學習等措施加大宣傳力度,要走出去、請進來,把有關專家教授請到養殖場,領導干部主抓養殖重點場戶外出參觀考查,讓養殖戶充分了解秸稈青貯的優點和實惠,確實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增強秸稈青貯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5 完善推廣和服務體系
加強領導,協調聯動。各級政府和農工委、農業辦、畜牧、農業、農機、廣播電視等有關單位要切實加強秸稈青貯推廣工作的組織領導,統一組織各養殖戶開展青貯。

2016-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