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min Pavel
近年來,紙媒紛紛倒閉,傳統廣播和電視節目日漸衰落,原先的媒體受眾借助新媒體,“反客為主”成為了媒體信息的制造者和傳播者,然而,產生于傳統媒體時代的脫口秀節目并沒有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反而逆勢而上成為當下電視、廣播、網絡的熱門節目類型。根據2016年1月6日CSM媒介研究發布的52家省級衛視晚間節目收視率,“金星秀”為1.236%,保持其自開播以來排名當日節目收視率的榜首地位。2015年11月4日,“羅輯思維”推出羅振宇個人脫口秀跨年演講項目,單價4萬元的36000張20年VIP門票7小時內售罄。從目前熱播的脫口秀看來,個性鮮明的主持人、犀利的談話內容似乎是節目吸引觀眾和聽眾的最大亮點,然而,但僅有以上兩個絕對優勢并非就能成就一個受歡迎且口碑好的脫口秀,本文將嘗試以觀點時代為背景討論脫口秀節目得以再次發展的原因。
一、觀點時代的界定與特征
觀點時代的產生來源于信息資訊傳播方式的變化以及人們對信息資訊內容的要求發生變化。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一方面人們迫切需要了解信息資訊背后的緣由,需要一個受眾與專家參與發言的平臺,另一方面,現代通訊技術已經將人與人之間的觀點討論變得更加沒有障礙。因此,觀點時代可以理解為在媒體影響下,人們對待信息資訊依賴評論并參與討論的一種現象。其主要存在以下特點:表達觀點去中心化,在摒棄絕對權威,追求的個人價值觀認同感的理念下,借助現代科技手段,人們更加自主的選擇獲取信息資訊的途徑,傳播者的身份也變得不再重要,原先主流媒體觀點不再是唯一權威的;表達觀點無序性,因社會主體多元化,民眾的輿論訴求快速膨脹,在缺乏傳統“把關人”的情況下,輿論觀點出現了很多不客觀、不真實,甚至被故意扭曲的現象;表達觀點依托新媒體,人們可以利用手中的新媒體隨時接收到來自世界任何角落的信息資訊,也可以自由表達觀點,微信、微博不僅是新媒體,更已經在無形中成為人們社交生活的一部分,這種生活方式也成為了觀點時代的重要標志。
二、觀點時代下脫口秀節目的新特點
觀點時代影響了整個媒體行業的發展,脫口秀作為一種大范圍的談話活動,能夠及時了解受眾的需求,及時適應了新時期受眾的轉變,從而煥發了新的活力。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以價值觀為導向鎖定受眾
每一檔節目有自己特定的受眾群體,傳統媒體一般是按照年齡、性別、職業等劃分受眾,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不再能夠被簡單的劃分為男女老少,或是白領、家庭婦女,這種簡單的受眾劃分方式相較于現代社會分工情況,顯得過于籠統,無法很好的了解受眾需求。社會經濟發展使得整個社會價值出現多元化,人們從經濟、社會地位、家庭環境、消費習慣等多個維度被劃分到不同的群體,處于不同群體的人們所關心的社會問題、所認同的價值理念都存在很大差別。因此,如何精準的抓住節目的受眾,是每一檔節目需要做好的第一個課題。在這一理念下,“羅輯思維”對受眾進行了受眾的“篩選”,2013年,“羅輯思維”通過對聽眾發起的兩次付費成為會員的活動,將數萬名聽眾轉變為了忠誠度更高的會員。羅輯思維不再像傳統媒體一樣追求大而廣的服務,不需要幾百萬人、幾千萬人的傳播量,但是他們需要一群相信羅輯思維品質、認同羅輯思維內容和運作方式,并持續支持羅輯思維的忠實聽眾。
從2013年建立付費會員制,到2015年預售20年的跨年脫口秀演講門票,“羅輯思維”正是通過一次次的商業“篩選”手段找到與自己以及節目理念相同的受眾,與之建立直接的關系,并以此確立了自己以及節目在受眾心中的地位。價值觀的多元化,影響了現代人對不同事物的看待,即使是同一個客觀事件,也因為人們的主觀意識不同,而認識產生差異。雖然“羅輯思維”鎖定聽眾的方式已經跨越了媒體運作的本身,但是這種分眾傳播的理念應當算是媒體界一項積極的嘗試。
2.2有新穎獨到的觀點內容
越來越多的節目為了獲得商業回報,開始一味迎合大眾口味,但是定位不明確、內容低俗等問題使得這些節目仍舊備受詬病。同時,很多媒體人看到自己嘔心瀝血撰寫的文稿,還不及粉絲們對某個演員明星發的一個標點符號關注度高,便開始質疑甚至否認“內容為王”的理念,指出媒體應當由“內容為王”轉換到“關系為王”,通過建立受眾之間的關系平臺來實現媒體的自我轉型和經營創新。雖然上述觀點似乎正在被一些自媒體的運作所“證實”,但是如果媒體從此拋棄了“內容”,轉而成為了服務人們交流社交的平臺,那無疑是本末倒置,終將追逐不到渴望的利益。
脫口秀作為由早期談話節目轉化而來的節目形式,觀點討論是脫口秀非常重要的節目內容。近年來,一些脫口秀越來越注重節目包裝,在場地布置、采訪嘉賓、明星主持人等方面用盡心思,但是應為缺乏對受眾的了解,節目所選擇的話題也只是老生常談,這類節目即使一時獲得廣泛關注,也終將難以長期運作。與國內宣傳的媒體不再以“內容為王”的觀點不同,一些國外傳統媒體堅持做好“節目內容”,他們不但沒有被市場所拋棄,而且依舊是受到尊重的“主流媒體”。以俄羅斯最受歡迎的廣播脫口秀“full contact”為例,這是一檔討論社會熱點的脫口秀節目,播出時間為周二至周四,7點-11點。為了深入討論每一個話題,該節目每周邀請7位來自不同的領域專家參與話題討論,檔話題涉及國際問題時,主持人也會連線國外的專家進行討論,同時,聽眾也可以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隨時參與話題討論。這檔節目對于自身節目內容的重視就如同它的宣傳語“充滿新聞與想法的早晨,充滿意義與奇談的早晨。在直播中有個人面貌的通訊馬拉松。”
優質的節目內容,可能受到觀點時代下觀點表達無序性的影響而時常受到忽視,但如果媒體因此放棄自己的主業,任由受眾隨意傳播,那無疑是對行業自身價值的否定。現如今一些曾經有質量的節目的消失,不意味著內容不再重要,而是因為如同今天的信息爆炸以及房地產畏縮一樣,媒體行業被投入了過多的資源,市場不再需要過多的類似的節目和新聞信息,媒體行業經過殘酷的淘汰后,需要的只是一些經得住考驗,懂得真正品牌價值的優秀媒體。
2.3與新媒體結合
與其它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通過終端保持媒體人和受眾之間的互動。脫口秀因為需要與嘉賓和受眾進行觀點討論,所以充分運用了新媒體資源。以中國國際廣播電臺easy fm的“飛魚秀”為例,該節目的聽眾主要是在校學生和年輕白領,所以節目一直都在按照聽眾的生活習慣,使用最便捷的媒介與聽眾溝通,從10年前的發短信到后來的微博留言,再到現在的微信互動,每日保持與聽眾高頻率的互動是這檔節目10年成為easy fm最受歡迎的主要原因。近年來,“飛魚秀”更是利用微信公眾號,與聽眾時常組織各種線下活動,并在微信平臺上收集分析聽眾生活趣事,利用這些新媒體手段,主持人與聽眾之間建立一種牢固的社群關系,在他們看來,他們不僅是主持人與聽眾的關系,更是一群價值觀相同、彼此認同的一家人。新媒體本身和傳統媒體一樣只是一種信息資訊的傳輸平臺,但是它是新時期的基礎設施,脫口秀正是因為及時有效地利用了這些基礎設施,才沒有與受眾脫節,才獲得了再次發展的機會。
媒體是與時代發展結合最緊密的行業之一。傳統媒體作為工業革命的產物,在互聯網時代,在觀點時代下必然會變得不再完全符合潮流,一些節目類型、媒體形式如同一些已經不再被市場需要的行業一樣,終將走向滅亡,但是這些現象都不足以證明我們的媒體都不再需要做出有質量的節目,不需要寫有內容的文章。產生于上世紀20年代的脫口秀節目,在觀點時代下充分利用新媒體,通過與受眾的不斷互動了解,完善了符合時代特征的節目內容,并在表達觀點去中心化、無序性的大環境下,打造了明星級的主持人,使之成為新時期的意見領袖,這寫現象似乎可以表明傳統媒體并不一定是到了窮途末路的時期,而是處在資源重新整合,重新建立行業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