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藝術電影始終是主流商業電影必需的實驗室和發動機,事實上也是商業電影機構與工業的人才庫。”
電影學者戴錦華。
“我們希望中國電影能夠成為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成為穩固不變的恒定文化消費習慣、生活方式。到了那一天,人們常態地、普遍地談電影、看電影、寫電影、拍電影、批評電影、研究電影,而不是把電影視作‘想起來就有,不想起來就沒有的事情。”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宏森。
“華誼兄弟的國際化戰略是從人才角度重組,不追求收購‘國際大公司。”
華誼兄弟公司董事長王中軍。
“作為一個電影人,你要知道,你總會看到不好的評論,你總會注意到某些人喜歡的正是某些人討厭的,你對此無能為力,只要去做你自己相信的事就好。”
美國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
“大家都在瘋搶資源,有時候一個項目同時會有好幾家中國公司搶,但好萊塢的項目就一定好嗎?”
與派拉蒙合作了《終結者5》《碟中諜5》《海綿寶寶》三部影片的1905影業總經理李伊認為,現在國內電影企業海外投資,尤其是與好萊塢的投資其實是有過熱之嫌。
“汪涵跳槽是外界的誤讀,也可以說是假消息,他仍然是《天天向上》的靈魂人物。”
湖南衛視工作人員回應汪涵“跳槽”傳聞。
“消費者應能有通過多頻道視頻節目傳輸商提供的付費電視機頂盒上的接口或APP,或采用競爭APP或軟件通過如平板電腦或智能電視這樣的裝置觀看節目的選擇權。”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日前提出可能使美國付費電視用戶用軟件、設備及其它解決方案取代傳統機頂盒收看內容的提案。
“資本競逐體育市場得益于政策的拉動、中產需求的升級以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就如同美國好萊塢崛起于1929-1933年,體育不光是一個產業,其本身是對社會價值的重構。”
新聞評論員石述思談為何近期體育產業成為各方傳媒的必爭之地。
“作為導演最恐懼的是,當你資料準備了半天的時候,別人已經搶先做出來了。”
導演徐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