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韻
[摘 要]PBL教學法最早應用于醫學的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它已經被應用到各種學科各種層次的教學中。PBL教學法成為教學方法的主流方法之一被應用到大學英語的教學中,并在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倡自主學習和發展學生合作精神等方面成效顯著。
[關鍵詞]PBL;大學英語;教學方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2.103
在新的教學環境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被提到了日程,成為了新型的教學任務。而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各種能力的提高沒有明顯的幫助。于是,PBL教學法的應用勢不可當,成為了教育學者們關注的焦點話題。
1 PBL教學方法及其發展
PBL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是基于現實世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該方法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目前已成為國際上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PBL教學法是一種問題教學法,并且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現階段提倡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大環境相契合。
至1991年,全球的醫學院校都不同程度地開展了PBL教學法,特別是美國70%的醫學院都在不同的學科、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年級開展了PBL教學法。隨后,英國大多數的醫院也開展了PBL 教學法,特別是曼徹斯特醫學院在低年級和高年級的某些學科中具體實施了此種教學法。以此類教學法出名的院校包括荷蘭頂級大學馬斯特里赫特大學等世界著名院校。在我國,PBL教學法也是先被醫學院引入,先由某些專業開展,隨后被應用到其他專業的教學中。隨著人們對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側重性越來越強,以問題為導向的PBL教學法會得到更多的重視。
2 PBL教學法的特點
2.1 PBL教學法是問題教學法
PBL教學法強調問題教學,把所學知識跟真實問題聯系起來,在情境中設置教學環節,使學生在真實的復雜的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在這樣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探索知識,創造性的解決問題。這種方法不同于以往的教學方法,它設計真實性任務,強調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建構知識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問題解決的過程。
2.2 PBL教學法強調學習的自主性
與傳統的以學科為基礎的教學法有很大不同,PBL 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而不是傳統教學中的以教師講授為主。以往教師習慣先將所有知識灌輸給學生,然后再設置問題,讓學生將剛剛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解決問題。但是PBL教學法是在問題情境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情況和能力,提出適當相應的問題,學生在討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理論知識和基本考點。這樣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相當于學生通過討論等形式自主解決問題,獲取知識點。這種方法更有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和應用,對樹立學生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和培養團隊意識有很好的幫助。
2.3 合作學習作用凸顯
在 PBL 教學法的學習中,小組合作學習是最主要的策略之一。所謂的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學生依不同性別或能力,混合編成若干小組(每組2~6人),小組成員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導,共同努力學會教師每節課安排的內容,并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是以異質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小組集體成績為評價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PBL教學法強調小組討論的結果,在給學生分組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以小組形式開展討論,探討問題的解決方法,繼而得出結果。在討論中,遇到瓶頸時,指導教師會提一些建議和方法,隨著學習的進行,學生們會通過網絡查詢、圖書館查詢資料等,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后形成解決問題的答案。
3 PBL教學法引發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
3.1 設計引導問題
在PBL 教學中,設計出恰當的學習問題(Learning Issue)是最關鍵的,是該教學方法應用成敗的關鍵所在。老師給出的問題一定要跟所學材料相關,而且要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去查閱資料、仔細思考、討論研究。另外,所提的問題最好難度適中,或者難易結合,這樣既避免了超出學生的能力范圍而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對答案有了深刻的印象。
3.2 把學習融進“情景”之中
根據PBL教學法的特點,把知識放進一定的真實情景當中,更能促進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應用。傳統教學都是先學理論,而這種理論學習是被學習和應用的情景中抽象出來的,憑借學生的邏輯和想象來理解和記憶概念知識,當中缺少和現實的應用聯系。而在情境化教學(Conceptualized)中,教師將教學的重點置于一個宏觀的情境中,引導學生借助于情境中的各種資料去發現問題、形成問題和解決問題,由此幫助和引導學生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實踐中去,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3.3 重視團隊合作
小組合作是PBL教學法之中很重要的一項。課前,先讓學生自由組合分組,然后各自收集資料,分別陳述各自查閱并關注的知識點以及對問題的理解。之后將信息綜合在一起,達到組內成員間的信息互補和信息更正。課中,各小組選出代表用英語發言,闡述小組觀點,各小組間相繼展開討論,教師對重要知識點加以強調,或對學生遺漏或不完善的知識點進行補充和評價。這樣,在討論中交換小組學習的成果,分享集體的智慧結晶。既節省了時間,同時提高了效率,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
4 結 論
PBL 教學法是通過真實問題的情景展示,特別強調現實生活與學生學習的相互聯系性的重要作用。PBL教學法,打破傳統模式,注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小組合作性,為學生們營造了一個輕松、主動的學習氛圍,并且鍛煉了學生們課堂以外其他方面的能力,如文獻檢索、邏輯推理、綜述表達等,這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研究都打下了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敏.美國研究型大學本科教育“基于研究的學習”模式分析[J].教學研究,2005(11).
[2]張文忠.國外依托項目的二語/外語教學研究三十年[J].中國外語,2010(2).
[3]廖婷.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之思考[J].素質教育,2011(10).
[4]馮忠良.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