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劉俊+商梅梅
摘 要:在“一帶一路”戰略規劃新格局下,國內大型企業和集團企業在向海外拓展業務的同時,也開始嘗試向海外推廣實施以ERP系統為核心的企業經營管理類系統,以支撐業務發展的現代化和國際化。本文對在哈薩克斯坦應用較為廣泛的兩種ERP系統,即SAP系統和1C系統,進行了系統的比較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兩系統的集成方案進行了初步地探討,以期對在哈薩克以至中亞地區推廣實施ERP系統有一定借鑒意義。
關鍵詞:哈薩克斯坦;ERP項目;系統選型
一、前言
在“一帶一路”戰略規劃新格局下,哈薩克斯坦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第一站,是中國在中亞地區開展對外合作的重要戰略伙伴,在實現國內產能轉移及產業升級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中國大型企業和集團企業拓展在哈業務,2013年,中哈貿易額達286億美元,中國已成為哈薩克斯坦第一大貿易伙伴。
在集團企業管理現代化、國際化的發展過程中,IT系統越來越多地承接了支撐企業業務發展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以ERP系統為核心的企業經營管理類系統。伴隨集團企業業務的國際化發展,集團企業的IT建設也不再局限于中國境內的集中、統一建設,開始逐步嘗試向海外推廣實施,以期快速復制總部管理模式,支撐海外日常業務管理,有效控制境外經營風險。
在這種背景下,本文對在哈薩克斯坦應用較為廣泛的兩種ERP系統,即SAP系統和1C系統,從系統的功能定位、系統性能、風險管控和運維服務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對比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兩系統的集成方案進行了初步地探討,以期對集團企業在哈薩克斯坦以至其他中亞國家推廣實施ERP系統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二、SAP與1C系統對比分析
1.功能定位
SAP公司創立于1972年,一直致力于業務應用的開發、實施和運維服務。其核心ERP系統包括財務管理、成本控制、采購管理、庫存管理、設備維護、項目管理、銷售管理、生產管理等基礎功能模塊,真正實現了以財務為核心,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的高度集成。除核心ERP系統外,SAP公司還擴展開發了其他專業軟件,如客戶管理管理、供應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商務智能等。同時,SAP公司將行業特點和最佳實踐有效融入到SAP標準解決方案中,形成了豐富的行業解決方案集,以滿足不同業務類型企業ERP系統的高效實施和企業管理提升。此外,SAP公司積極拓展合作伙伴機制,一方面調動合作伙伴的積極性,深入拓展精細領域專業軟件的開發,如條碼管理系統,另一方面,對合作伙伴開發的專業系統納入SAP ERP系統進行安全性和集成性驗證,保證了SAP公司產品解決方案的兼容性。目前全球有188個國家251,000個客戶在使用SAP系統,包括俄羅斯及獨聯體地區。SAP是世界公認的ERP及商務智能領域的領導品牌,在包括Gartner,IDC,Forrester等所有主要排行榜中也位居榜首。
1C公司成立于1991年,除自主開發的1C系統平臺外,還分銷世界其他知名軟件產品。1C系統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由1C公司于2003年發布的1C系統平臺1C:Enterprise 8,一部分是由1C公司的合作伙伴在1C系統平臺上自主開發的一系列應用解決方案。1C公司目前有3200余家獨立的特許合作伙伴,由其合作伙伴負責1C系統應用解決方案的開發和實施。1C 公司正式發布的應用解決方案包括:1C財務、1C貿易管理、1C薪酬與人力資源管理、以及物流解決方案等,2004年1C公司發布了制造企業管理集成ERP解決方案。除此之外,由于1C平臺的開放性,其合作伙伴在實施1C系統過程中,還根據企業的具體需求自主開發了許多應用,但1C公司并未予以正式發布,因此,這種合作模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知識積累和共享的中斷,不利于1C產品解決方案的整體升級和推廣。目前僅有俄羅斯及獨聯體地區的企業在使用1C系統,企業用戶數量超過100萬。但仍屬于區域性解決方案,并未納入各傳統軟件排行榜中。
整體而言,SAP系統是一套綜合性的ERP系統,適用范圍廣泛,從大型跨國企業集團到小型企業,SAP系統均有其相應的解決方案。大型企業集團下屬的所有法律實體均可集中部署在一個服務器上,多語言、多幣種、多準則的設計功能,也極大的提高了SAP系統在跨國企業集團中的可適用性。相比而言,1C系統主要面向中小型企業,且一個服務器僅能為一個會計實體使用,不適用于大型企業集團。但1C系統的核心功能是財務管理模塊和薪酬與人力資源管理模塊,1C系統按照哈薩克斯坦國家稅務局頒布的最新稅法,實時調整系統計稅公式,避免了系統的二次開發,有效保障了稅務信息的及時、準確,從而極大的降低了企業的稅務風險。
2.系統性能
系統性能可以從數據處理能力、數據庫兼容性、系統可擴展性三個方面進行評價。
首先,在系統數據處理能力方面,SAP系統專門設計了Best-in-class解決方案,用于解決大批量數據處理的問題;而1C系統在數據處理方面存在一定限制,不適宜處理超大數據量,存在性能問題的隱患。
其次,在數據庫兼容性方面,SAP系統支持多種數據庫類型,且有清晰的數據庫升級計劃。而1C系統盡管聲稱支持與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IBM DB和Postgre SQL的兼容,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上發現,目前1C系統僅支持Microsoft SQL服務器,且1C公司沒有官方的數據庫升級計劃。
最后,在系統可擴展性方面,SAP系統支持靈活的橫向擴容和縱向版本升級,且SAP公司具有清晰的解決方案開發戰略,保證持續、穩定、可預測的系統升級,系統可擴展性良好。而1C系統的單系統最大可使用用戶數量僅為400人,目前實施的多數1C系統用戶數僅為100人左右,1C系統的設計缺陷限制了其從單服務器部署向多服務器部署的橫向擴容。同時,由于1C公司的應用解決方案的開發由其特許合作伙伴負責,這種合作模式導致了1C系統缺少協調一致的應用解決方案開發策略,而對合作伙伴的開發計劃又缺少有效的影響力,從而限制了1C系統的應用解決方案升級。同時,1C公司系統平臺的升級與應用系統的升級也不能保持同步,平臺升級往往造成原平臺下應用解決方案的廢止或再開發,平臺和應用解決方案的開發升級相互掣肘。
3.風險管控
SAP系統有完善的權限控制功能,按照系統功能目錄和組織范圍為用戶定義權限范圍。同時,日常業務操作過程中,通過系統配置控制用戶是否可以在已關閉期間進行業務操作,對于所有沖銷的憑證,SAP系統均保留完整的記錄,用以審計追蹤,風險管控嚴密。
而1C系統在安全性上相對較弱,系統安全模型由1C公司的合作伙伴開發完成的,對用戶訪問系統功能目錄的限制是通過運行進程控制的,當系統用戶數量增加時,安全控制的復雜性呈指數化增長。同時,對于日常操作記錄的保存,1C系統也存在較大的漏洞,系統允許在已關閉期間內進行業務操作,缺少業務和財務數據間的集成性,系統反向操作記錄保存不當,不利于實施基于系統的審計。
4.運維服務
在ERP系統運維服務方面,SAP系統通常采用三級運維體系,一級運維在企業內部完成,由關鍵用戶組織完成對企業用戶日常操作問題的處理。當問題涉及系統配置時,首先由SAP公司的合作伙伴組成的二級運維團隊協助處理,解決系統配置層的相關問題;當問題涉及SAP系統本身邏輯或系統版本升級時,反饋給SAP公司核心支持團隊予以解決,即SAP公司直接承接三級運維的工作。同時,SAP公司提供多種不同級別的運維服務供客戶選擇,包括標準運維服務,企業級運維服務,以及諸如Max Attention的附加運維服務等,客戶可以根據企業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服務項目。SAP公司提供的所有運維服務均是全球實時響應的,且服務質量符合SAP公司質量控制標準。
而1C公司本身不提供直接的運維服務,所有的運維服務均由其合作伙伴網絡提供,客戶僅能獲取1C公司合作伙伴的運維支持服務。
三、SAP與1C系統集成分析
隨著IT技術在系統應用集成方面的深入發展,以SOA架構為代表的系統應用集成平臺技術,使得系統間的關系不再是絕對排他性的,而是以推動業務發展為目標,以發揮各自功能優勢為導向,以業務流程集成為基礎的系統間無縫集成與綜合應用。因此,集團企業在中亞地區實施ERP系統時,即可以保持ERP平臺的統一性,又可以更好地兼容本地化ERP解決方案,真正做到系統為業務發展服務。
1.定義功能邊界
基于上述對SAP系統與1C系統的差異性分析,依據優勢互補的原則,通常建議集成系統的功能邊界劃分方案如下:
啟用SAP核心ERP系統的財務管理、成本控制、物料管理、生產管理、銷售與分銷管理、項目管理等模塊。首先發揮SAP核心ERP模塊系統集成方面的優勢,實現財務與業務的實時集成;對于集團企業總部與哈薩克斯坦分支機構會計準則不同的情況,啟用SAP系統的多語言、多幣種平行記帳,即滿足當地會計準則的要求,同時又能滿足總部會計報表合并的需要;啟用SAP系統的權限控制功能,按照崗位職責互斥的原則,合理設計權限角色,分配用戶的系統權限;在系統部署方面,既可以在集團總部或集團區域數據中心集中部署,又可以按需在哈薩克斯坦本地部署,但在哈薩克斯坦境內仍在多個城市設有分支機構的,通常建議在哈薩克斯坦境內某個中心城市集中部署。
啟用1C薪酬與人力資源管理模塊,鑒于SAP專業人力資源管理系統(HCM系統)的軟硬件投入較高,且人事信息較為機密,建議單獨在1C系統中單獨管理人事業務信息,但與財務相關的,諸如工資發放等業務處理,仍在SAP系統中處理。
此外,對于稅務處理復雜的企業,且企業涉及稅種的繳納制度變化頻繁的情況,建議在1C財務中進行稅務處理計算,同樣地,納稅的財務處理仍然在SAP系統中進行,以保證SAP系統財務數據的完整性。
2.控制集成風險
與實施單一ERP系統不同,采用SAP系統與1C系統的集成解決方案,還需要控制好如下幾方面的風險:
首先,成本控制風險。保留雙系統意味著同時增加硬件、軟件、實施費用的投資,除實施階段投資外,還需要考慮系統運維階段的持續投入,需要綜合比較采用雙系統集成方案在系統功能上的價值增加值與系統全生命周期成本增加值的匹配關系。另外,對于需要兩系統集成的部分,在進行系統直連還是手工傳輸數據的決策時,也要充分考慮接口的開發和維護成本。
其次,控制數據對照的工作量。實現兩系統的數據交換,首先要實現基礎數據的對照維護,這不僅是系統上線前的一次性工作,在日常業務處理中新增的主數據,仍需要進行實時的數據對照。為了有效保障數據對照工作的準確性和及時性,一方面,盡量在編碼規則層面實現兩系統的統一,盡量較少需要對照的數據量;另一方面,從管理流程入手,規范日常數據維護流程,明確數據管理崗的崗位職責,確保日常數據維護和對照工作正常有序的開展。
最后,控制集成系統實施和運維的管理風險,做好兩個團隊的工作界面切分和整合工作。
四、結論
第一,中國集團企業在哈分支機構推廣實施ERP系統,仍然建議使用SAP系統,以便充分利用SAP系統在系統集成、行業最佳實踐、系統性能、風險防控以及運維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從技術上保障集團企業國際業務的發展。
第二,隨著應用集成技術的完善,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充分利用本地系統1C系統優勢,尤其是1C系統在財稅管理和人力薪酬管理方面的優勢。
第三,鑒于企業間具體情況的差異,尤其是需要綜合考慮企業規模、業務范圍、經營狀況、IT基礎設施等方面情況,以ERP系統從實施、運行直至廢止的全生命周期為整體評估范圍,統籌考慮系統實施和運行成本,經濟合理地選擇ERP產品及確定系統集成范圍和集成方式。
參考文獻:
[1]http://go.sap.com/solution.html.
[2]http://www.1c.ru/eng/title.htm.
[3]許亮.ERP環境下內部審計風險研究[J].中國經貿,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