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建民
(浙江旅游職業學院 社科部,浙江 杭州 311231)
?
第19屆亞運會的承辦對杭州市國際化發展的影響研究
童建民
(浙江旅游職業學院 社科部,浙江 杭州 311231)
摘要:通過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就第19屆亞運會的承辦對杭州國際化發展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結果指出:第19屆亞運會的承辦對杭州市國際化發展既有推動,也有風險。推動表現為:申亞成功是亞組委對杭州經濟實力和人文環境的認可,有助于杭州市國際化發展的信心;籌辦亞運過程中通過杭州市城市品牌國際推廣、城市基礎國際化標準建設、“智慧亞運”建設、“美麗中國”美好生活樣板城市建設等積極推進杭州城市國際化發展。風險表現為:亞運會過程中的資金來源問題和賽后的場館閑置問題。
關鍵詞:亞運會;承辦;杭州市;國際化發展
0前言
2014年,為響應國家對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區域規劃,杭州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明確城市國際化和城鄉一體化兩大主抓手,并于次年正式出臺了《杭州市加快推進城市國際化行動綱要(2015—2017年)》,簡稱《綱要》。《綱要》提出圍繞長三角,圍繞打造世界級城市群和世界名城的戰略要求,以更高的國際視野、更加開放的姿態主動融入全球化。到2017年,城市國際化水平得到顯著提高,建成具有濃郁東方特色的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1]。
2015年,杭州獲得了第19屆亞運會舉辦權。然而,因亞運會呈現出來的直接價值與東道主巨大的投入難以匹配,其關注度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2004年,在吉隆坡、首爾、安曼等城市相繼退出競爭后,廣州成為唯一的競選城市。2014年4月17日,越南政府總理阮晉勇宣布放棄2018年18屆亞運會的主辦權,這一事件對亞運會形象打擊巨大。此外,2014年的仁川亞運會,也是無奈冷場。
2022年亞運會對杭州市國際化會產生何種影響,已經成為各界人士熱烈討論的話題。杭州亞運會要取得預想的結果,就需要對二者之間的影響做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斷。本文試圖就亞運會對舉辦城市的影響進行分析,以期對杭州市的國際化進程提供推動作用。
1亞運會對杭州城市國際化發展影響分析
第19屆亞運會最終花落杭州,是亞組委對杭州現有經濟、政治、文化的肯定。杭州市在亞運會的籌建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亞運會的籌備和城市國際化兩個過程的協調發展,互為補充。
1.1杭州市國際化發展研究
1.1.1國際化概念分析在這種背景下,致力于國際化水平推進的杭州市政府卻積極推進申亞之路。城市國際化是國際上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屬于城市科學最新研究領域之一。其特點是把國家首都或綜合性大都市的發展放在國家范圍的政治、經濟、文化充分開放的大系統中考慮,超前謀劃其在國際或洲際中可能借助的戰略性資源和突變性機遇,以躋身于更高層次的空間,謀求國際分工中的角色和獨特地位[2]。當前,關于國際化的研究主要有兩種分析路徑。其一是理性主義的研究路徑,該研究主要來自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學者。他們將“國際化”看成是商品、服務、人員跨邊界交往不斷增加的過程,是可以根據國際經濟與國內經濟流量之間的比例關系加以測量的。其二是建構主義的研究路徑,該觀點認為:國際關系具有社會性,物質雖然在其中發揮作用,但是更深層的因素還是物質背后的要素。在建構主義看來,國際化進程實際上是國際規范的傳播和國內化過程,是國家內化國際社會群體規范和規則的行為過程,因此,國際化也可稱作社會化[3]。
綜上,本文認為國際化包含兩個方面,國際化的基礎層面是商品、服務、人員等可見因素的國際化流動,而國際化的人文層面是城市對國際觀念的接收、接受和行為適應等意識層面的國際化。
1.1.2杭州市國際化發展分析。結合國際化概念的分析,本文認為杭州市的國際化包括杭州經濟層面的國際化和城市文化的國際化兩方面。即杭州在經濟層面上通過努力積極引導資金、貨物以及人進行國際化流動,在意識層面上積極引導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交流、碰撞以及融合。
結合亞運會的籌辦過程,本文認為亞運會對杭州國際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其一是亞運會籌建過程中的資金來源、場館配套、交通規劃、產業調整以及人員流動等基礎層面的國際化,其二是杭州市城市品牌、歷史文化、人居環境、文化建設等意識層面的國際化。
1.2申亞成功是亞組委對杭州國際化成績的認可,有助于杭州國際化發展的信心
為保障亞運會的順利運轉,亞組委對申報城市的考核極為嚴苛。特別是發生越南事件后,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亞組委對舉辦城市的審核更是絲毫不敢松懈,以免亞運會再次淪為笑柄。因此,從沒有舉辦大型運動會經驗的杭州市此次申亞成功,更是反襯了自己的實力。
1.2.1申亞成功是亞組委對杭州國際化經濟實力的認可。為順利完成比賽,主辦城市要在城市規劃、疏通交通、改善生態環境、完善通訊系統、興建科技含量高的體育場館等方面進行巨額投資,來保證大賽順利進行[4]。2004年雅典奧運會共花費了116億美元,到2010年,廣州在環境改造、交通設施、環保改善和亞運場館等四大方面的建設,總投資初步概算為2 250億元[5]。因此,杭州市的申亞成功,首先是亞組委對杭州市經濟實力的肯定,是對杭州城市國際化水平的肯定。
1.2.2申亞成功是亞組委對杭州市國際化人文環境的認可。亞運會并非單純的場館內體育競賽,他集中考驗了一個城市對一場盛會的承受能力,在這場盛會中,每一個市民都要參與,每一個市民的基本素質都影響這場盛會的完美程度。杭州市作為傳統的旅游城市,不僅積累了諸如西湖底蘊、南宋文化、東方佛國、絲綢、龍井茶等文化旅游要素外,而且還積累了開放的城市態度和謙和的市民性格?;仡櫤贾菔械纳陙喴曨l,我們可以發現視頻中不僅展示了許多杭州市引以為傲的歷史成就,還傳遞出了杭州市民的生活態度和精神風貌,“休閑之都,生活品質之城”的感覺呼之欲出。因此,在杭州這樣的城市中舉辦亞運會實為眾望所歸。
所以,申亞成功是亞組委對杭州市國際化人文環境的認可。
1.3申亞成功為杭州城市國際化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1.3.1申亞成功有助于杭州城市品牌國際化,推動杭州國際化發展。首先,申亞成功有助于杭州城市品牌國際化傳播。當今世界,每一次大型體育賽事,都會帶來主辦國或主辦城市的國際地位和品牌形象的重大飛躍。亞運會作為亞洲頂級體育賽事,會受到世界媒體的廣泛關注。對于杭州市來說,2022亞運會無疑是一次難得的城市營銷和城市形象推廣的好機會。杭州籌辦、承辦亞運會的過程,都將向外界展示杭州的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社會開放、人民安居樂業等良好城市形象。為此,杭州應以承辦亞運會為契機,以城市為場所、以文化為內容,通過城市形象的包裝和宣傳推介,將一個融匯歷史與傳統、體現文明和諧、充滿活力與進取精神的城市展現在世界面前。通過亞運會這扇窗口,進一步強化比較優勢和地方特色的國際化,凸顯杭州特色,再塑杭州優勢。
隨著城市品牌的國際化推廣,杭州將吸引更多的國際人群到杭來觀光、旅游、生活以及投資,進一步促進杭州國際化水平的建設。例如,隨著杭州城市品牌的國際化推廣,將促使更多的會展商把杭州作為展地,來舉辦大型國際性會展。奧體博覽中心、白馬湖國際會展中心等大型國際會展場館的同步建設,也將為杭州承辦西湖國際博覽會、世界休閑博覽會、國際動漫節、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世界奧林匹克收藏博覽會等大型國際性會展奠定基礎。
此外,更多分析認為,此次杭州市借亞運會進行城市品牌國際推廣,將會如表1所示,從更多方面來促進杭州市的國際化發展。

表1 杭州城市品牌國際化推廣對杭州《綱要》影響分析表
注:表格中“條目、分項”兩欄來自《綱要》中重要任務,條目表示綱要中任務序號,以下同
1.3.2申亞成功有助于杭州城市建設國際化,推動杭州國際化發展。申亞成功將有助于提高杭州城市建設速度,城市配套設施將以國際化標準進行建設,投資環境得到改善,杭州市的國際化得以發展。以北京奧運會的城市建設為例,為保證奧運會順利進行,由中央財政、市財政和國內外企業投入前后大概140億美元左右到北京市城市基本建設項目。如果把基本建設投入的50%算作是北京市財政的投入,那么承辦奧運會將給北京帶來70億美元的新增投資(從北京地區之外流入的資金)。這筆巨額的新增投資,極大程度上改善了北京的交通條件和其他生活設施,促進了北京市的國際化發展[6]。
同樣,杭州市政府也將投入巨額的專項經費來進行城市建設,這些經費可能被用于改善城市交通系統等方面。例如加強蕭山國際機場的空港國際化建設,開辟與五大洲尤其是歐美重點城市的國際航線,進一步加密與上海、北京等國內大都市的高鐵來往頻率。同時努力完善杭州市城市交通水平,圍繞軌道交通站點,優化城市公交運行方案,實現軌道交通、公交、自行車無縫對接。2015年12月24日,杭港地鐵集團方面發布消息稱,為加快城市建設,10條地鐵線全面進入規劃期,于2022年亞運會前全部完工[7]。
此外,更多分析認為,此次杭州市投入巨額經費進行亞運籌備,將會如表2所示,從更多方面來促進杭州市的國際化發展。

表2 杭州城市建設的國際化對杭州《綱要》影響分析表
1.3.3申亞成功有助于杭州推出國際化先進的“智慧亞運”,推進杭州國際化發展。縱觀大型運動會的發展,科技一直是其中的重要因素。2008年北京提出科技奧運的辦賽理念,在整個奧運期間,科技奧運幫助北京這個文化古城煥發了新的魅力,幫助北京奧運從開幕式到閉幕式實現了諸多創新。2014年廣州亞運會也主張科技亞運,廣州市積極發揮科技的作用,不僅提高了亞運會的辦賽水平,而且促進了一批相關科技產業發展,創造了可觀的科技產值。
到2022年,杭州有足夠的實力呈現一場以科技為基礎的“智慧亞運”,杭州亞運會需要科技迸發智慧的光彩。因此,杭州市政府必須以杭州市智慧城市規劃體系和智慧城市建設為載體,發展信息經濟、智慧經濟,帶動城市轉型發展,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新一代(智慧)城域網為基礎,重點扶持信息傳感設備制造業、物聯網等產業大發展,構建政務大數據平臺,強化教育、醫療、養老、就業、旅游等智慧民生應用。為滿足亞運期間到訪游客的生活需要,杭州市還需要充分利用當地的電子商務基礎,加強鼓勵電子商務服務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以及多層次的協同創新。為游客的到訪消費從預定、快遞以及評價等方面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此外,更多分析認為,此次亞運籌辦過程中杭州市“智慧亞運”的打造,將會如表3所示,從更多方面來促進杭州市的國際化發展。

表3 杭州“智慧亞運”的打造對杭州《綱要》影響分析表
1.3.4申亞成功有助于杭州成為“美麗中國”美好生活樣板城市,推進杭州國際化發展。隨著亞運會的籌辦,杭州的城市基礎配套設施得到改善,信息生活配套設施也逐漸完善,杭州城市的整體滿意度必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杭州作為“美麗中國”美好生活樣板城市的愿景將得到實現。
那時,基于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的調整,杭州的空氣質量必將大幅度改善,亞運“西湖藍”將出現并且維持較長時間,城市“五水共治”戰略必將提高城市居民和水環境的和諧相處,城市綠化建設的進一步推進必將提高“美麗杭州”的生活質量。
作為“世界休閑之都,生活品質之城”的杭州,必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來杭生活、工作。外籍人士在杭州的居住、教育、醫療等服務水平將相應提高,官方和民間的國際交流會更加頻繁,國人的海外培訓以及留學生來杭深造等活動也會更加方便。
此外,更多分析認為,此次亞運籌辦過程中杭州市“美麗中國”美好生活樣板城市的打造,將會如表4所示,從更多方面來促進杭州市的國際化發展。

表4 杭州“美麗中國”美好生活樣板城市的打造對杭州《綱要》影響分析表
1.4申亞成功對杭州市國際影響力的挑戰
雖然亞運會的承辦將對杭州市的國際化推進產生積極的影響,但是并非沒有風險。面對第19屆亞運會,杭州市不僅要從中看到積極的推進力量,也要看到承辦的風險。在歷屆亞運會所面臨的風險中,最為棘手的就是資金來源和場館閑置兩大問題。
1.4.1承辦亞運會需要處理好資金控制及資金來源問題,避免成為城市國際化進程中的包袱。根據歷屆奧運會和亞運會的情況發現,承辦國際體育盛會需要主辦城市投入大量資金。特別是為避免一些不確定的因素,主辦城市往往需要追加經費投入。歷史上蒙特利爾奧運會巨額虧損案例中,原預算只有1.25億美元的場館建設費用,后來完全失控,僅修建主場就耗資3.5億美元,最終導致當地的300萬納稅人到2000年才把16億美元的稅交清。2004年,雅典奧運會共花費了116億美元,是2000年悉尼奧運會15億美元的7.7倍,這其中僅為防恐怖襲擊的安保費用就高達13.8億美元。北京奧運會組委會提出“節儉辦奧運”的理念,僅主場“鳥巢”的工程預算,便從原來的35億元減至26億元[8]。因此,亞運會的籌建過程中,一定要加強資金使用控制,避免盲目追加。
此外,要積極拓寬經費來源,豐富場館投資渠道。杭州是我國民營資本比較活躍的地區,因此在亞運會籌辦期間,要積極探索民間資本的使用模式,在場館建造、配套設施完善以及市場贊助等方面加大民間資本的使用力度,多渠道籌措資金,為杭州市的國際化發展提供動力支持。
1.4.2承辦亞運會需要處理場館閑置問題,避免成為城市國際化進程中的包袱。設施閑置是眾多大型體育盛會后的普遍現象,各舉辦城市雖然都在積極面對,但是仍有不少敗筆。杭州在亞運會籌辦期間,就必須充分考慮每一個場館的選址、使用、后期維護以及市場開發利用等因素。
為避免場館閑置的問題發生,杭州市在場館立項時就可以充分考慮引入民營資本,以“政府出地,企業出錢”等形式合作建館,政府和企業對場館的使用權做相關約定。這樣,亞運會的場館在亞運結束后就可快速投入商業表演、會展以及其他商業活動中去,場館閑置的現象可以避免,同時杭州市會展業也可注入新的力量。
2結論與建議
2.1結論
經過分析發現,第19屆亞運會的承辦,對杭州市的國際化進程有著較大的影響,首先,申亞成功是亞組委對杭州市在經濟基礎和人文環境兩方面國際化能力的認可;其次,申亞成功將給杭州市的國際化進程帶來機遇。具體表現為:申亞成功有助于杭州城市品牌國際化,推動杭州國際化發展;申亞成功有助于杭州城市建設國際化,推動杭州國際化發展;申亞成功有助于杭州推出國際化先進的“智慧亞運”,推進杭州國際化發展;申亞成功有助于杭州成為“美麗中國”美好生活樣板城市,推進杭州國際化發展。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意識到申亞成功講給杭州市的國際化推進帶來風險,風險主要集中在資金來源和場館閑置兩個方面。杭州市政府要積極開拓資金來源,加大對民間資本的使用力度和開放力度,充分利用民間資本來促進亞運建設,保全杭州的國際化進程,其次,在場館規劃和建設過程中也要充分利用民間力量,加大場館的投資、建設、使用、維護、運營等問題的研究力度。
2.2建議
以上分析發現,第19屆亞運會的承辦對杭州市的國際化發展既是推動,也是風險。這就要求杭州市政府在籌辦之初就樹立危機意識,積極思考,統籌兼顧。充分思考場館建設、交通規劃、文化推廣、資金來源等問題。
同時,杭州市亞運會的籌辦應該同時兼顧杭州市國際化的發展,在資源、資金等方面相互協調,盡可能做出符合雙贏的規劃。
參考文獻
[1]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杭州市正式出臺《杭州市加快推進城市國際化行動綱要(2015—2017年)》[EB/OL].[2015-05-11] http://www.hzdpc.gov.cn/bwyw/zwxx_bwyw/201505/t20150511_36362.html.
[2]辛章平.國際化城市理論的基本要義──兼論我國國際化城市的建設[J].城市問題,1996(3):8-13.
[3]朱立群.奧運會與北京國際化:理解中國與國際體系的互動[J].外交評論,2010(1):24-36.
[4]溫朝霞.2010年亞運會與廣州城市形象的提升[J].探求,2010(5):21-24.
[5]方達兒.亞運會對廣州經濟發展的影響和對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9):1-4.
[6]張玉超.2008年奧運會對北京經濟發展的影響[J].體育學刊,2002(7):23-25.
[7]新藍網.杭州地鐵進入快進模式“三期”十條線2022年亞運前全完工[EB/OL].[2015-12-25]http://n.cztv.com/news2014/11855564.html.
[8]熊艷芳.奧運會對舉辦城市的負面影響[J].體育文化導刊,2008(2):64-66.
The Influence of the Nineteenth Asian Games on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Hangzhou
TONG Jian-min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 Tourism College of Zhejiang, Hangzhou 311231,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used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19th Asian Games which would be hosted on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Hangzhou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19th Asian Games in Hangzhou City, the host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both to promote, but also the risk. Promotion: success is sub committee of Hangzhou economic strength and humanistic environment recognition, help to confid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angzhou c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Hangzhou city brand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urban basic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the construction, the wisdom of the Asian Games "," beautiful China "a better life model for urban construction, the process of organizing the Asian Games actively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Hangzhou city. Risk performance: the source of funds in the process of the Asian Games and the problem of idle venues after the games.
Key words:Asian Games; host; Hangzhou city;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624(2016)02-0009-05
作者簡介:童建民(1965-),男,浙江杭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收稿日期:2016-01-04
基金項目:2016杭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Z16YD030)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基于競爭、合作、公平視角的我國職業體育聯賽制度創新研究》(15BTY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