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倫業++張新


摘 要: 為了培養本科生的創新思維和工程實踐能力,基于3D打印制造技術開展了工程實踐訓練項目,學生通過創意設計、零件建模、打印制造等環節的培訓,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動手能力,為構建新型機械工程實踐教學體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 3D打印 工程實踐 創新思維
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是高等院校機械工程專業的教學宗旨。隨著世界范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快重塑,如何培養出一批具有創新思想、開闊視野、扎實理論基礎、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創新型人才,已經成為我國機械專業高等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工程訓練作為高校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工程環境為背景,以實際操作為訓練手段,對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協作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國內各高校已開設了形式多樣的工程訓練項目,但為了與當前工業技術發展的主流趨勢密切銜接,工程訓練還需要設置先進制造技術實訓模塊。
3D打印技術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一種先進制造技術,它與傳統的材料加工方法截然相反,通過增加材料逐層制造的方式,直接、快速、精確地打印出三維實體零件,為零件原型制作、新產品設計等方面提供了一種高效低成本的制造手段。作為一項前沿性的先進制造技術,3D打印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國防軍工、工業設計、建筑工程、文化創意、生物醫療等領域,并與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深度融合發展,成為工業領域的研究熱點和未來發展的方向。因此,在工程實踐教學活動中開設3D打印訓練項目,讓學生初步了解和掌握這門先進制造技術,有助于培養高素質的機械工程人才,符合工程教育改革的要求,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為順應新形勢的發展,我校機械工程實驗中心引進了多種3D打印相關設備,開展了一系列工程訓練項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實訓平臺建設
3D打印技術有別于傳統的零件制造方法,它以CAD模型文件為基礎,通過高溫熔化固結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分層打印出三維零件原型,其典型的代表工藝有:光敏樹脂液相固化成形技術(SLA)、選擇性激光粉末燒結成形技術(SLS)、薄片分層疊加成形技術(LOM)、熔絲堆積成形技術(FDM)四種,其中FDM熔絲堆積成形技術因其具有的操作方便、維護簡單、成本較低、能制造任意復雜程度的零件等諸多優點,得到了迅速發展,在高校工程訓練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FDM熔絲堆積成形的工藝過程是:熱熔噴頭受計算機的控制,做X-Y方向的平面運動,絲材送至熱熔噴頭中加熱、熔化,從噴頭擠出粘接到工作臺面上,快速冷卻凝固,每一層截面加工完成后,工作臺下降一層的高度,繼續下一層的涂覆,如此重復,直到打印出整個實體的造型。
建設3D打印實訓平臺,可以使學生直觀地了解前沿先進制造技術,掌握從概念設計到原型制造的一般工藝流程,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實驗中心購買的是深圳極光爾沃公司生產的桌面級3D打印機,使用的打印材料是PLA塑料絲材,可以確保打印出的零件模型尺寸穩定,堅固耐用。
2.實訓項目開展
3D打印工程訓練面對全校本科生,在前期培訓過程中根據學生專業和層次,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和視頻,并結合打印零件實物對學生進行知識講授和技術指導,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著重介紹3D打印技術的加工過程、工藝原理和應用特點,使學生深入了解3D打印技術,掌握從概念設計到零件制造的一般工藝流程。
明確實訓任務和要求后,在指導教師的協助下,學生進入實訓階段,主要過程分為三個步驟:
(1)學習并運用UG、ProENGINEER、SlidWorks等三維建模軟件,提交創意設計方案,自主設計出具有一定創新性、實用性的作品;
(2)學習將作品模型轉換成3D打印的STL格式,并在Cura3D打印軟件中對STL文件進行正確的切層處理及對各項工藝參數進行設置;
(3)熟練掌握3D打印機的裝絲料、設備維護、上機打印等操作步驟,“真刀真槍”地打印出零件實物模型。
3D打印實訓項目開展得到了積極響應,共有機械專業123名學生參加,同時吸引了其他專業的學生實地觀摩實踐活動。通過上述實訓環節的實施,學生參與創新實踐的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發揮,自行完成了設計、建模和零件制作等環節,將理論與實際、知識與能力相融合,延伸了課堂教學內容,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為進一步開展創新發明活動奠定了思維、素質和實踐基礎。
圖3 3D打印零件實物
3.結語
3D打印技術是近年來迅速發展的快速成型制造技術,其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通過在機械工程專業開展3D打印實訓項目,不僅使學生接觸到學科前沿的技術,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而且豐富了創新實踐教學內容,拓展了人才培養形式,對完善高校創新實踐教學的模式起到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白基成,劉晉春,郭永豐.特種加工[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5.
[2]王克欣,張紅哲,梁延德,等.工程訓練中設置“3D打印技術”實訓課程的研究[J].實驗室科學,2015,4(18):138-140.
[3]楊洋,周亮,李曉春.3D打印訓練項目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山東工業技術,2014,14:110.
[4]趙青.基于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3D打印訓練項目建設[J].考試周刊,2015,17:163-164.
基金項目:安徽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項目號:2014jyxm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