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琳
摘 要:在各類媒體競爭逐漸增強的現代,創新廣播電視編輯工作的思路,發現并不斷發展廣播電視的獨特的優勢,是廣播電視在競爭激烈的媒體產業能夠突出的一個重要保障。
關鍵詞:廣播電視臺;編輯工作;問題;對策
廣播電視臺編輯的工作,指的是對將要播出的電視素材、新聞稿件等第一手資料進行加工、組合和優化,最終在電視臺中展現出來供觀眾欣賞。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當今社會中,人們對電視節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不只是知道新聞的事實,更要反映出事件的本質,這就使得廣播電視臺的編輯工作尤為突顯。為此,廣播電視臺應加強編輯工作的素質要求,尋求一條適應社會新形勢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一、新形勢下廣播電視編輯工作存在問題
1.選擇的新聞素材缺乏正能量
網絡時代的到來給電視新聞的傳播注入了新的能量和活力,也為廣播電視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網絡時代的到來為人們對新聞的傳播拓寬了渠道,人們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新聞談論中來,也為新聞的傳播打開更為廣闊的窗口,這提高了電視新聞的傳播效率,但對新聞信息傳播窗口的拓寬也為一些低俗化的新聞信息資源傳播提供了可乘之機。一些電視新聞媒體為了吸引人們的關注從而贏取自己的利益,故意的傳播一些低俗化的新聞信息,吸引人們的關注,在社會引起一些不良的反響,這樣的新聞信息失去了新聞正確的社會影響力以及其真正的經濟價值。現如今,虛假新聞、暴力新聞、以及色情新聞等嚴重影響著廣播電視新聞對人們正確社會價值觀的樹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在新聞的選擇上不應只注重人們的關注度以及新聞所創造的經濟利益,嚴格的對新聞考量,判斷其真假性,并注重新聞播出的社會影響。
2.人們對廣播電視新聞信任度降低
近年來,廣播電視的發展中虛假新聞、暴力新聞等低俗新聞所占比例的逐漸增加以及商業化程度的提高,人們對電視新聞的信任度已經降低,再加上一些地方電視廣播新聞對國家頒布的政策和法規的重視程度較低,對政策和法規理解和傳播力度不夠,更加使得公眾通過新聞了解國家政策的途徑缺失,電視新聞逐漸遠離了人們對新聞的真正需求,逐漸失去了人們的信任。電視新聞采編的工作人員也不應為逢迎少數群眾的低俗需求,獲取經濟利潤,從而尋求一些虛假的、暴力的、甚至色情的新聞,否則廣播電視新聞的發展之路必定會越走越窄。另外,網絡信息資源廣泛,傳播途徑較廣,這是一個對于新聞媒體業發展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網絡的虛擬化程度較高,而又缺乏相關部門的管理,從而使得一些低俗新聞的傳播缺乏限制,進而使得人們對新聞的信任度降低。
二、廣播電視臺編輯角色的定位
1.廣播電視臺編輯的工作職責
無論是哪一職業,都有他的職責,都應該具備與其相匹配的職業素養,廣播電視臺的工作職責其實就是一個“加工廠”,把第一手的新聞素材進行“包裝”處理,然后“賣”給觀眾。而在這一個過程中,要求編輯要做到“取”“舍”,“取”即要選擇一些積極身上、散發正能量的事件,“舍”即要舍棄消極墮落、傷風敗俗之事,只有具備這些條件,才能稱得上一名合格的電視臺編輯,才能達到編輯人員的最基本的要求。
具備這些基本的條件之后,就是怎樣“取悅”觀眾,其關鍵就是在于如何貼進民心,怎樣讓觀眾從心底里喜歡看這一檔電視節目,這就需要與記者相互合作,結合一線的親身經歷感受,使內容編輯和修改得有血有肉,兩者相輔相成,才可完成一檔精致高端的電視節目,觀眾也才得以喜愛。
2.廣播電視臺編輯工作的定位及轉變
人們普通對廣播電視臺編輯工作的定位還很模糊,認為編輯不是電視節目的核心,其實不然,國際傳媒的運作模式恰恰是實行編輯中心制,在整體的電視節目系統制作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廣播電視臺編輯工作的定位就是制作出與大眾文化和審美相符合的電視節目,這就要求編輯者要有強烈的審美能力和過硬的專業知識。此外,電視編輯需具備多方面的知識,需要有廣博的視野,在不斷變化的社會變革中找出新穎的觀點,并使之在電視節目中體現出來為觀眾所接受。
在新形勢下只是符合廣播電視臺編輯工作的定位要求還是不夠的,這就需要電視臺編輯人員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角色的轉變,形成一個學習型和創新型的編輯人才,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要具備一線記者和主持的能力,方能在瞬息萬變的社會潮流中獨樹一幟。此外,還應該有運籌帷幄的能力,對電視節目有總體的把握,能夠協調一系列發生的變故,成為廣播電視媒體傳播的佼佼者。
三、廣播電視臺編輯工作的對策
1.提高廣播電視臺編輯人員的專業素質
編輯人員是廣播電視臺的幕后工作人員,其主要工作是將一線記者或第一手電視素質進行合理的剪輯與處理,使電視節目得以系統地展現在觀眾面前。那么,如何提高編輯人員的專業素質呢?一是要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對電視節目能有正確的輿論導向,對事件進行客觀地表達,結合國家的政策法規,與時俱進,樹立良好的工作作風。二是增長知識,拓寬視野,尤其是走進群眾,在群眾中尋找電視素材,體驗人生的百態,進行社會調查,在電視節目制作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保持敏銳的洞察力,能從細微處發現大道理,方能策劃編輯好一個優秀的電視節目。三是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只有打好了基礎功,才能制作精美、受歡迎的電視節目;有了過硬的專業制作技術與編排能力,即使一個普通的電視素材,也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為觀眾呈現滿意的電視節目。四是注重電視節目制作的藝術性,如果一個電視節目能夠加上藝術的元素,既結合了節目的真實性,又有了生動的藝術性,便可以提高節目的審美性,更容易為大眾所接受。總的來說,電視編輯人員必須加強自身的文化素質與技能水平,才會做出更受大眾喜愛的電視節目來。
2.提高廣播電視臺編輯人員的基本素質
提高廣播電視臺編輯人員的基本素質,即提高其個人綜合素質修養,有利于提升廣播電視臺的整體形象。要提高廣播電視臺編輯人員的基本素質,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一是要有奉獻精神,也就是說在電視節目播出之前都事必躬親,參與整個環節的運作,即使是非本職工作但是會影響到電視節目的播出的都奉獻出自己的力量,既端正了電視臺編輯者良好的工作態度,也體現了編輯者的素養修為;二是要提高與他人的溝通能力,特別是與一線記者或采編人員的溝通,這就要求編輯人員須懂得相關的專業知識,比如采訪、主持、播音,方能對編輯的稿件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使電視節目得以順利地播出;三是加強互聯網思維能力的訓練,能夠通過網絡的手段與觀眾進行互動,學習互聯網的思維能力,不僅使編輯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且還可以保證電視節目的新聞時效性和趣味性,擴大廣播電視臺的品牌知名度。時代在不斷地發展,要想在眾多的廣播電視臺中鶴立雞群,必須提高電視編輯人員的基本素質,才可以體現整個的電視臺形象,從而立于不敗之地。
四、結束語
總之,在新形勢的社會發展中,只有不斷地進行創新才能使廣播電視節目可持續發展下去,這就需要電視編輯人員做好自己的工作職責,加強個人綜合素質,完成編輯工作的角色轉變,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充分認識到廣播電視臺編輯的素質高低對電視節目的影響,提高編輯人員的工作素養,可以使電視臺創造更大的效益,從而立足于時代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孫偉多.新時期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發展[J].科技傳播,2012(19).
[2]蘇燕紅.電視記者編輯素質的培養和提高[J].科技傳播,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