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 要:目前我國的企業會計內部監督一直是對會計內部監督的重視不夠,并且頻繁出現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從而產生很大的漏洞,再加上經常出現監管力度不夠的現象,從而導致了違法犯罪的發生,嚴重的影響了企業的發展。所以我們需要解決這些問題,本文主要對企業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和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強化會計監督的對策。
關鍵詞:企業會計監督;問題;對策
隨著煤炭企業的兼并重組,其面對的問題與挑戰也隨之出現。黨的“十八大”報告又提出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無疑對于新形勢下煤炭企業的產業結構、各種資源的整合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會計監督作為煤炭企業經濟監督的重要內容,也呈現出了一定的問題,急需解決與優化,以便發揮會計監督的職能作用,促進煤炭企業可持續、健康地發展。
一、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人力資源整合“斷鏈”
在煤炭企業重組兼并人力資源整合的過程中,財務、會計管理人員會出現“斷鏈”現象。有些企業在重組兼并前,缺乏專業的財務、會計管理人員,人員分工不明細、責任不清晰,因此在重組兼并后,許多財務、會計管理人員的知識技能、素質與企業要求就存在一定的差距。甚至有些人員會為了個人利益,不能堅持自己的職業原則,對領導的不合理指示不敢反駁,從而導致監督工作不到位,人員監督意識不強,法制觀念淡薄,缺乏職業風險意識,自我管制能力查等,這些都會導致會計監督不能有效行使。
2.內部監督存在缺陷
煤炭企業內部監督的缺陷主要存在三個方面,一方面是目前煤炭企業的會計和財務監督部門隸屬于企業的管理部門,從一定意義上,使得監督部門缺乏獨立性和權威性。并且企業管理層決定了內審部門人員的聘用、待遇、解雇等,使得內審部門對于企業的經營更起不到監督作用。因此,內部監督雖然是企業內部白設的監督企業經營者執行企業契約的一種機制,但是幾乎是形同虛設,對大多數企業的經營活動起不到任何作用。另一方面是煤炭企業重組兼并后,有些還未在企業集團內部建立統一的會計信息系統,對分支機構的會計行為和會計信息不能進行統一管理,建立了統一的會計信息系統的企業,系統仍然需要完善,不能有效實施會計監督。第三個方面是會計監督應貫穿于企業經濟活動全過程,從事前、事中、事后三個方面對企業的資金運動和經營管理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但是在實際中,大多數煤炭企業注重的是事后監督,并沒有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從而不能夠充分發揮會計監督的重要作用。
3.外部監督存在局限
外部監督的局限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來自于國家、社會監督的局限。國家監督一直在我國經濟體制中發揮著比較重要的作用,但是國家監督的主體是國家,很顯然相對于企業的利益它更傾向于國家的利益,導致對企業的需求及其自身特點重視程度不夠,從而使得在執行財務和會計監督時很容易出現不和諧的現象,甚至會阻礙市場經濟的有序進行。另一方面是來自外部審計監督的局限。企業作為利益的結合體,利益沖突是不斷的。外部審計就是一種解決利益沖突的機制。但是外部審計的聘用和報酬和內部監督部門一樣,大都是由企業管理層來決定的。
二、加強企業會計監督的必要性
1.會計監督能夠更好的衡量國家及其社會的經濟環境。
假如失去誠信,那么企業環境和商業氛圍是非常可怕的。當前社會的投資環境當中,經濟建設的法制化建設是必須的。所以,會計監督的合法及其合理性是使得企業發展的前提和保證。利用會計監督的漏洞進行違法活動,在任何一個健全的市場是不允許的。
2.有效加強會計監督是當前企業規范化治理的需要。
當前的企業的良性發展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現代化的集體,科學合理的會計監督制度是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規范化的企業并不是由股東、出資人進行管理,而是由企業法人的治理機構進行科學的經營管理,因為財務活動和會計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會計監督也成為了重中之重。
三、加強煤炭企業會計監督的對策
1.加大人力資源整合力度,提升人員素質
“企業無人變為止”,財務管理的優劣直接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而會計人員是企業財務管理主體中的主體。因此,要充分發揮會計監督的作用,就要先從人人手,提升會計、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首先,加強會計、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的監督檢查,確保從根源上杜絕監督不到位的情況出現;其次,提高會計、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與水平,個人與主管部門或領導雙管齊下,個人要不斷更新知識、擴大知識面,鉆研業務,提高技能,盡量使自己的知識水平與會計監督權力相適應,會計主管部門或單位領導應重視對會計人員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對會計人員從嚴考核、從嚴要求,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
2.加強內部會計監督
第一,設置與會計部門保持相對獨立的監督會計的工作組織或結構,其在形式和實質上均獨立于管理層,或實行委派制度,執行會計監督的會計人員與被監督企業分離,不存在人事及經濟利益關系,以便消除會計人員的后顧之憂,加強內部監督的強有力作用,更好地發揮會計監督作用;第二,建立并完善統一的會計信息系統,將會計工作與會計監督、網絡化管理有效地結合起來,以提高企業業務處理的自動化程度、杜絕業務流程中的人為因素,保證會計系統按業務實際情況真實完整的進行記錄、核算與反映,最終實現分支機構會計行為和會計信息的統一管理;第三,確保會計監督貫穿于企業經濟活動全過程,并樹立事前、事中監督重于事后監督的意識,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改進,發揮會計監督的作用。
3.協調政府監督機制
建立政府監管行為的社會評價和責任約束機制來解決政府監督中財政、審計等部門重復、交叉監督方面的問題。政肘監管行為的社會評價和責任約束機制是指要有一個社會民主評議機制和政府監管人員對其監管行為的后果承擔責任的制度安排。建立這一機制可以杜絕官僚主義、防止監管人員公權私用,并實現政府監管科學化。政府各監督部門在監督過程中應依法監督、相互協調,做到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加強部門之間的配合,協同開展會計監督,避免重復檢查,突出監督重點,轉變監督職能,實行綜合治理的原則,充分發揮各種專業監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邊慧芳,完善企業會計監督的思考,2013.3.
[2] 衛貴武,強化企業會計監督的若干建議,現代經濟信息,2014.2.
[3] 張曉艷,企業會計監督弱化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