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曉麗
摘 要:現(xiàn)代社會,對兒童進行自我服務的教育刻不容緩。可通過游戲教學,對學生進行趣味激引,合作激勉,競爭激勵,從而促進學生自我服務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游戲教學;自我服務;幼兒園;趣味激引;合作激勉;競爭激勵
中圖分類號:G611;G4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5-0098-01
自我服務是一種最為簡單的日常勞動,也是每個人必備的基本素養(yǎng),自我服務教育要從學生開始,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服務意識、能力和習慣,提高學生生活、學習等方面的自理素養(yǎng),為將來的發(fā)展積蓄潛能。現(xiàn)代的兒童多為獨生子女,家長對他們寵愛有加,有的甚至溺愛,造成許多孩子養(yǎng)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等毛病,導致學生自我服務意識的缺失、自理能力的下降。因而,學生自我服務的教育刻不容緩。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基于游戲教學,研究如何開展學生自我服務教育。
一、趣味激引——在游戲中點燃自我服務意識
自我服務是培養(yǎng)學生遵守紀律、提高自理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在學生自我服務意識淡化的今天,要加強教育,提升學生的自我服務意識。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味,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自我服務學習中去,可利用游戲調動學生興趣,在游戲中喚醒他們的自我服務意識。例如,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己穿衣、脫衣的自我服務意識,可組織學生開展“我來幫你穿衣服”游戲,給學生提供“布娃娃、玩具狗、玩具貓、小衣服”等材料,然后對學生進行情景化描述:“天氣冷了,可愛的布娃娃、小狗、小貓都快感冒了,請小朋友為他們穿上衣服吧,看看誰最會照顧他們,還要比一比誰的動作快哦!”老師剛說完,學生就會拿起小衣服,抱起布娃娃或小動物,學著大人的樣子幫它們穿衣服,雖然會有些手忙腳亂,但學生們看到自己親手穿上的衣服,成功的喜悅就會將所有不快一掃而空。這時候如果教師趁著學生開心的勁兒,大力表揚他們:“大家可真棒,懂得為他人服務,你們會給自己穿衣服嗎?”學生們一定會興致滿滿地異口同聲:“會!”當學生們表現(xiàn)出凌云壯志的狀態(tài)時,教師即可趁熱打鐵:“你們的爸爸媽媽都很辛苦,平時工作又忙,我們要學會自己穿衣、脫衣,今后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好不好?”進一步讓學生感受自我服務的必要性。游戲是學生的最大愛好,教師要依托游戲教學,通過趣味激引,點燃學生的自我服務意識。
二、合作激勉——在游戲中點化自我服務能力
皮亞杰認為:“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學生自我服務能力較弱,需要經過不斷練習,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鍛煉,從而提高自我服務技能和水平。單獨的勞動技能教育枯燥無味,教學效果較差,可依據(jù)兒童身心發(fā)展特征和學習心理規(guī)律,融自我服務技能訓練于游戲之中,在群體游戲中點化學生的自我服務能力。群體游戲是一項多人參與的游戲形式,學生通過與同伴之間的合作活動,在小組合作中互助互學,從而實現(xiàn)共同進步。為了讓學生學會自己疊被子和整理床鋪,培養(yǎng)學生自我服務的能力,可以設計一個有趣的群體游戲“兔寶寶學疊被”。先帶領全班學生觀看動畫情景劇《兔寶寶當家》,在學生們被生動有趣的動畫迷住的同時將游戲目的告知他們:“我們向兔寶寶學習,學著自己來疊被子吧。”游戲中,可將學生每三人分成一個小組,分別帶上頭飾:一個扮演兔爸爸、一個扮演兔媽媽,還有一個做兔寶寶,要求他們合作完成疊被子任務。學生們在游戲中細心觀察,耐心溝通,開展合作互助,全身心投入到練習中,通過疊被子學習自我服務的技能。群體游戲不僅能帶給學生快樂,還是一種學習和勞動的途徑,學生在游戲中通過與他人的交往互動、合作交流,把接觸到的各種信息進行整合、建構,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從而提升自我服務的能力。
三、競爭激勵——在游戲中點亮自我服務習慣
自我服務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潛移默化地教育和影響,在培養(yǎng)過程中,學生容易產生精神疲勞,自我服務意識發(fā)生倦怠,需要教師不斷反復刺激督促,強化他們的自我服務意識。游戲是經常性的活動,可以利用游戲有意識地點亮學生的自我服務習慣。學生天生具有好勝心理,可以開展比拼性游戲,在競爭中激勵學生的自我服務意識,讓學生在游戲熏陶中養(yǎng)成自我服務習慣。例如,在大班下學期還會有些學生經常請老師幫助系鞋帶,為了培養(yǎng)這些學生的自我服務習慣,可組織學生玩“穿針引線”游戲比賽。在競賽性質的游戲中訓練學生穿洞和打結的本領,提高學生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他們你追我趕,相互比拼,不甘落后。比賽結束后,老師的一番鼓勵性話語通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你們個個都是好樣的,都有一種不服輸?shù)木瘢诟傎愔杏掠跔幭取OM蠹以谏钪欣^續(xù)比賽,比一比誰能又快又好地系好自己的鞋帶。”
四、結束語
為了促使學生形成各種自我服務的習慣,在幼兒園階段,老師們不妨經常組織他們開展各種競賽游戲,比如扣紐扣比賽、整理玩具競賽。通過這些帶有競爭意識的游戲,讓學生逐漸養(yǎng)成自己整理、自覺清理的良好習慣。席勒認為:“正是游戲而且只有游戲才能使人成為完全的人。”要以游戲為載體,點燃學生自我服務意識,點化學生自我服務能力,點亮學生自我服務習慣,促進學生成長。
參考文獻:
[1]錢旻.淺談幼兒自定角色游戲規(guī)則能力的培養(yǎng)[J].上海教育科研,2010(03).
[2]邱學青.學前兒童游戲[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