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亞紅
摘 要:分析了中職學校班級管理中的現狀,分析了班級管理中的“重點和難點”,提出了做好中職班級管理工作及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班級管理;重點;難點;突破口
中圖分類號:G711;G45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5-0100-01
中職班主任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它需要充滿愛心和極大的耐心,既不能急,也不能躁。班主任應從下列幾點入手進行研究,作為班級管理“重點和難點”的突破口。
一、摸情況,定目標,有的放矢
現在的職校學生大多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素質較高。但仍有部分學生,各種行為習慣較差,自控能力不強,頭腦聰明,但惰性大,缺乏進取心,厭學現象嚴重。如有的學生每年壓歲錢上萬元,家長讓出國都不去,怕出國吃苦受累;有的嫌家長給的錢少,把錢撕碎,甚至把家長打成“熊貓眼”。面對這樣的“問題少年”,如果一味寬容和退讓,讓他們繼續下去,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作為班主任,只有摸清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的放矢,才能找到問題所在,達到培養合格人才的教育目的。
二、定班規,抓紀律,重在落實
古之圣賢,尚有過失,更何況是今天正在接受教育的中職學生。他們不可能沒有缺點、不犯錯誤。因此,對學生的不良思想和行為傾向,要進行科學、嚴格的教育和引導。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紀律是成功的保證”。所以,要給學生定規矩、講紀律,如學習《中職學生守則》《中職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校紀校規,制定《班級公約》,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并且要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努力使學生知道如何做人、怎樣做事,懂得尊重他人,懂得遵紀守法,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法紀觀念。然而班規班紀定得再好再細,如果不能落到實處,就是一紙空文,良好的班風就不能形成。所以,關鍵重在落實、大膽管理。如對于學生曠課、說謊話,絕不姑息遷就。某天,我班兩位同學沒來上課,直到晚自習才進教室。讓他們說明情況后,我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對他們的了解,斷定他們說的是謊言。為了從根本上教育這兩個孩子,打消他們的僥幸心理,讓他們學會誠實做人,我就帶他們按照他們的說法一一去驗證。最后,在我認真態度的影響下,他倆終于“繳槍投降”,低下頭說:“老師,我們錯了,以后再也不說謊了。給你寫檢查,你說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然而,我并沒有讓他們寫檢查,而是幫他們分析了自己的做法對父母、對學校、對老師造成的傷害和可能產生的嚴重后果,以及老師之所以要這樣做的目的——做人要誠實,做事要想后果。從此,班級中類似的事情再也沒有發生過,包括無故請假、遲到都很少發生。從這件事上,可充分看出“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只要認真了,就沒有干不好的工作。
三、養良習,少說教,多做表率
平時說得最多的“為人師表”,就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與其對學生講很多空洞、乏味、起不到教育效果的大道理,不如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和感化學生。如要求學生不遲到,教師就要提前十分鐘到教室。要求學生每天按時出早操、上課間操,教師就要以身作則。學生在值日過程中,出現不會使用工具、不認真負責的現象,教師就要親自動手,現場操作,手把手教他們如何去做。這樣,既彰顯了老師的人格魅力,又對那些勞動態度不端正的學生進行了無言的批評,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身教重于言教。教師要用無言的行動,有力地傳達出做人和做學問的真諦。
四、求進步,優必獎,錯必懲
在學生犯錯、出現不良行為之初,就應加以批評和指正,這是教師最基本的職責,也是對學生最大的愛。因為,未成年人的是非觀念淡薄,辨別是非能力差,必須有嚴明的紀律讓他們明白是非對錯。一味謙讓,有時反而適得其反;不聞不問,更會助長他們的不良習氣。一個不經受挫折、磨煉的孩子,注定成不了棟梁之材。批評和指正,也就是懲戒,懲戒有時是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懲戒的方式多種多樣,不一定就是打罵、訓斥、體罰。通過懲戒,讓他們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做錯事就應該付出代價。通過懲戒,既克服了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形成了良好的班風,也是在幫助他們成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五、室內為“師”,室外為“友”
中職教師實際上具有雙重身份,在學習上,傳道、授業、解惑,以豐富的知識、堅實的專業基礎、優良的教風幫學生在學識上得到成長,這時是良師。在生活中,能夠帶著真誠的愛去關心學生;在管理上,要一視同仁,不能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后進生;處理問題時,要有理有據、公平合理,給學生以真誠的愛護、幫助和支持,并尊重他們的人格,時常與他們談心,理解他們的苦衷,解決他們的困難,幫助他們找到身上的閃光點,激勵他們的進取心,這時是益友。在工作中,只有正確處理好良師與益友的關系,才能在教育中發揮出教師的指導作用,盡到自己的責任。
六、結束語
總之,班主任作為“班級導師”,應講究藝術,以積極的情緒、開放的心態、欣賞的眼光去對待每一位學生。要讓每位中職學生都可以在激勵和引導下認識自己、發現自己,感受學習、生活的樂趣,更好地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彭方.關于加強中學班主任專業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教育探索,2010(10).
[2]張青濤.互助研修:班主任專業化成長的有效途徑[J].中國德育,2010(06).
[3]王冬麗.中職班主任與學生溝通藝術探析[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