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靜
摘 要:歷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著重于學生人文素質的教育。文章對在中學歷史教學中開展挫敗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進行了簡要分析,并提出對學生進行挫敗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中學歷史;挫敗教育;重要性;可行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G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5-0097-01
歷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著重于學生人文素質的教育。新課程的實施不僅強調了歷史學科的基礎性作用,還更應注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注重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指的是在進行有目的的學習活動時,受到干擾和障礙而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時所產生失意、緊張、阻撓、消極的情緒反應。中學生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利用歷史學科的特性進行挫折教育,相比其他學科更加事半功倍。
一、中學歷史教學中實施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新課程標準的需要。實施挫折教育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團隊合作精神,這也是新課程對歷史教學中加強挫折教育的要求。其更重視學生的修養,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個性,這對幫助學生確定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當前歷史教師當仁不讓、責無旁貸的責任。第二,素質教育的需要。素質教育的標準要求在歷史學科中加強挫折教育。素質教育包括整體素質、心理素質以及專業素質,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缺一不可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素質是素質的必要組成部分;挫折教育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組成部分,這就決定了開展挫折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第三,時代的需要。中學時代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當學生受到挫折后很容易陷入不良情緒中,使學習成績下滑,逐漸產生自卑心理并遷怒于他人,不敢面對現實,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長此以往,可能給學生、家庭、社會帶來嚴重的后果,這不得不引起教育者的重視?,F在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對于這些在溫室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加強挫折教育迫在眉睫。
二、中學歷史教學中實施挫折教育的優勢
第一,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歷史學科之所以比其他學科更適合開展挫折教育,在于其擁有著異常豐富的人物資源,是一門無所不含、無所不包的學科。往往那些古今中外的領袖人物、科學家、英雄豪杰都是經歷了重重磨難和險阻才有了一番成就,歷史學科通過這些歷史人物和其成功的事件來教育和鼓勵學生遇到困難和阻礙時不能退縮,要勇敢直前,挑戰并戰勝它們,培養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第二,擁有潛在性的教學資源。新課程中倡導的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學習等學習方式中包含著豐富的挫折教育元素。歷史學之魅力就在于對歷史事件的不確定,鼓勵和引導學生通過新課程倡導的新學習方式,去積極探索和發現歷史的奧妙與真相。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各種想法碰撞、激烈討論必會出現很多問題,這就很好地體現了暗藏深處的挫折教育資源,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來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
三、中學歷史教學中實施挫折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第一,科學合理地設定教學目標。一是融合性。在中學歷史教學過程中,實施挫折教育不是明面上的、直接的,它是通過暗示、潛在性、曲折等方式來進行。教師可以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帶入挫折教育元素一起完成教學任務。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遇到了阻撓和困難,要充分利用和把握學生的挫敗心理有針對性地實施挫折教育。二是真實性。教師在設立挫折教育目標時,要嚴格按照歷史教材內容,不能憑借自己的意愿強行加入與課本無關的內容和目標,使挫折教育目標變成勉強的、標簽式的、附庸的。比如在學習“辛亥革命”時,確定挫折教育目標可以通過了解同盟會領導的歷次武裝起義情況,了解辛亥革命志士越挫越勇的斗爭精神,體會革命的曲折和艱辛并發揚誓死不屈、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第二,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情緒健康具有主見、自信、樂觀的特點優勢,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方式之一。中學歷史教學大綱中就明確指出歷史對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有積極的作用,因此,這也是現階段進行歷史教學的指導思想,其中自信心更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更是戰勝并超越挫敗心理的有效手段。第三,加強學生的意志力培養。意志品質的好壞是學生擁有明確的奮斗目標以及遠大志向的基礎,與耐挫能力是密不可分的。習近平總書記曾寄語全國少年兒童“要從小學習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標,一個人要做出一番成就,就要有自己的志向”“人無志而不立”。由此可見,青少年要把個人的成長和祖國的未來聯系在一起,樹立遠大理想和奮斗目標,在受到挫折和困難的阻撓時,就不會先想到放棄、退縮,在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下,堅強不屈、百折不撓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人的一生不可避免地要經歷和承受各種各樣的磨難和挫折。青少年正處于人生最重要的階段,要通過歷史學科中每一個獲得成功的人在經受挫折的重重考驗時所表現出的樂觀、堅強、勇敢的精神品質,來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端正他們對待挫折的態度,培養面對困難時的勇敢性和剛毅性,力求使學生成為與時俱進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劉菊華.中學歷史教學中實施挫折教育探析[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2008(03).
[2]歐陽勤.新課程實施下中學歷史教學滲透挫折教育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3]牟濤.淺談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挫折教育[J].教育藝術,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