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UD領導決策數據分析中心
樣本地區精準脫貧數據報告
■ IUD領導決策數據分析中心
◆農村貧困人口“家底”:貴州最多
國家統計局《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5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從上年的7017萬人減少到5575萬人,減少1442萬人(比上年多減210萬人),貧困發生率從上年的7.2%下降到5.7%。

2015年,全國貧困人口超過200萬的省(區、市)有13個,低于200萬的省(區、市)有13個。已宣布無現行貧困線標準(2300元)貧困人口的,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5個省(市)。
2015年,貴州省有493萬貧困人口,貧困人口數量排全國第1位,占全國8.77%。全省共有66個貧困縣、190個貧困鄉、9000個貧困村。

2015年,我國最低扶貧標準上升至現價2855元。按購買力平價方法計算,相當于每天2.19美元,略高于1.9美元的國際極端貧困標準。根據規定,各省還可以制定高于這個標準的地方扶貧標準。目前有12個省市制定了高于國家標準的地方標準,一般在4000元左右(如浙江4600元),高的到了6000元以上(如江蘇6000元)。
【廣東】12162個工作隊駐村幫扶相對脫貧
從2009年開始到2015年底,廣東省共實施兩輪“雙到”扶貧,共幫扶5978個貧困村,解決50.7萬相對貧困戶、249.2萬相對貧困人口的脫貧致富問題。未來三年,全省要確保到2018年70.8萬戶、176.5萬相對貧困人口增收脫貧,實現“兩不愁三保障一相當”目標,相對貧困村全部出列。
對此,全省目前已派出12162個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2277人,駐村工作隊員41345人,其中省定相對貧困村駐村工作隊2277個、駐村工作隊員4351人,其他村駐村工作隊9855個、駐村工作隊員36994人,對貧困人口比較多的村基本實現了全覆蓋。

◆2016脫貧減貧目標:湖北最多
在2016年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有11個省份明確2016年將完成百萬或以上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其中,湖北提出今年力爭實現147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在24省份中計劃脫貧人口數量暫居首位。

除明確脫貧人口數外,多地還提出今年貧困縣摘帽、人口遷移等計劃。如,內蒙古表示,確保10個左右自治區貧困旗縣脫貧摘帽;廣西確保實現1000個貧困村、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四川要實現2350個以上貧困村退出和5個貧困縣摘帽。
◆脫貧時間:浙江最早
易知XN非負,當XN用浮點數表示時,有XN=2l(1+d),其中l為指數,d∈[0,1),則可以得到:
2015年,浙江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31年居全國各省區首位,是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全面小康指數達到95%以上;2015年,浙江全面消除了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絕對貧困現象,成為全國第一個率先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省份。

樣本省市脫貧時間表(單位:萬人、個)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計劃五年內對近10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著力解決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規劃》明確,搬遷出區域范圍涉及22個省份的約1400個縣,約981萬人。根據各地建設總規模、平均工程造價等數據測算,實施981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易地搬遷所需投資約6000億元,加上同步搬遷人口住房建設投資,“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規劃總投資約9500億元。

【鏈接】2016年全國易地扶貧搬遷項目進展
截至8月10日,貴州、陜西、四川、廣西、湖北等22個省(區、市)2016年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已全面啟動,有1100多個縣實現開工,占計劃縣數的86%,累計完成投資580億元。開工項目超過10000個,項目開工率達到75%。
經過多輪識別,全國扶貧開發建檔立卡信息系統核定“十三五”時期需要搬遷的貧困人口共981.5萬人。其中,貴州、陜西、四川、廣西、湖北5省區的貧困人口搬遷規模在100萬人以上。今年3月,國家下達2016年搬遷任務249萬人,涉及22個省(區、市),是2015年全國搬遷任務量的2.7倍。
截至目前已竣工項目718個,已有22.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搬遷入住。有15個省(區、市)的項目開工率超過70%,其中,重慶、貴州、西藏、甘肅、青海5省(區、市)項目開工率達到90%以上。
資料來源:《中國經濟導報》2016年8月24日
◆廣西: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稅費優惠最高1億元
廣西近日公布的《廣西易地扶貧搬遷“十三五”規劃》明確,2016-2020年,全區移民搬遷110萬人,包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萬人和同步搬遷的其他農戶10萬人。
為降低搬遷成本,自治區政府近日還出臺了易地扶貧搬遷稅費優惠政策,對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自治區級平臺公司和市級、縣級平臺公司以及項目承擔單位,其易地扶貧搬遷業務收入占該公司(單位)業務總收入70%(含)以上的,免征屬于地方分享部分的企業所得稅;易地扶貧搬遷業務收入占該公司(單位)業務總收入50%(含)至70%(不含)的,減半征收地方分享部分的企業所得稅。
據此測算,預計企業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年均減免1億元。實施對印花稅的優惠政策,預計印花稅年均減收1200萬元。
截至8月底,廣西2016年度易地扶貧搬遷405個建設項目中,已開工358個,開工率88.4%;計劃投資232.95億元,已完成投資85.5億元,投資完成率為36.7%;完成搬遷入住2.43萬人,實現了“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良好開局。

數據來源:《廣西易地扶貧搬遷“十三五”規劃》。

廣西易地扶貧搬遷“十三五”規劃計劃表

廣西易地扶貧搬遷“十三五”規劃建檔立卡貧困對象入住計劃表(萬人)

廣西易地扶貧搬遷“十三五”規劃投資估算表(單位:億元)
◆貴州:“十三五”扶貧搬遷貧困人口130萬
貴州省日前出臺《關于深入推進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意見》,明確“十三五”期間,對全省“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的13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其中2016年實施搬遷34.5萬人,2017—2018年每年實施搬遷40萬人,2019年實施搬遷15.5萬人。對少數貧困發生率高,自然生產生活特別困難的自然村寨中的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可以實施整村整寨同步搬遷,同步搬遷的非建檔立卡人口總規模按32.5萬人控制。

2016年貴州省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目標任務

2016年貴州省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安置方式

2016年貴州省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總投資及資金構成
◆山西:易地扶貧搬遷人均補助標準大幅提高
山西省《2016年易地扶貧搬遷實施計劃》明確,2016年,全省11個市80個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2.5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萬、同步搬遷農戶人口2.5萬。
在補助標準方面,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集中安置建房人均補助2.5萬元;配套基礎設施戶均補助2.1萬元;配套公共服務設施戶均補助1.77萬元,配套設施資金要統籌集中使用,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分散安置建房人均補助2萬元。
自然村整村搬遷中確需同步搬遷的農戶,可與貧困人口一并享受統籌規劃安置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同步搬遷人口給予人均補助1.2萬元。

山西省2016年易地扶貧搬遷投資來源、承貸規模和支出需求
◆陜西:投資1320億元實施易地扶貧搬遷
陜西省“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實施方案日前正式出臺,未來5年,全省將規劃投資1320億元,實施易地扶貧搬遷66萬戶235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5.5萬戶125萬人,資金需求710億元;其他確需同步搬遷的農戶共30.5萬戶110萬人,資金需約610億元。
在安置方式方面,集中安置以市為單位,陜南地區不低于80%,陜北和關中地區不低于90%。安置點原則上規模不小于30戶。
集中安置的貧困戶將按每戶15萬元標準籌措資金,分散安置按每戶8萬元標準籌措資金。“五保戶”實行集中供養,特困戶由政府免費提供產權到戶住房,面積不超過60平方米。
截至9月中旬,陜西省已累計完成投資209.60億元,開工建設安置房18.79萬套,其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房13.76萬套,占國家下達任務的17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