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英,楊海峰,董雄輝
(大理市園藝工作站,云南 大理 671000)
白蕓豆為大、中、小、糯4種白蕓豆的統稱,屬一年生藤蔓作物,是高淀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保健食品,具有健脾壯腎、增強食欲、抗風濕的作用。對肥胖癥、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動脈硬化有食療作用。高含量的蛋白質中有人體所需的氨基酸17種,長期食用具有滋陰壯陽、強身健體等功效。最為神奇的是能降低人體對各種肉類中脂肪的吸收,實為神奇的豆中珍品,是筵中之美味,煲湯之佳品,深受消費者之青睞,很有開發價值。
大理地區長期有白蕓豆的零星種植,但對其性狀及栽培無人研究。2015年為了擴大晚秋種植品種,開發優質雜豆品種資源,市園藝站開展了16個雜豆品種引種觀察及栽培技術探索試驗研究。經過一季全生育期的觀察,初步了解了各類雜豆的性狀及栽培技術要點。現將具有較高開發價值的蕓豆系列栽培技術扼要總結如下,以供擴大規模種植時作參考。
選擇籽粒飽滿、均勻、無病蟲害、有光澤的上季收獲新籽作種子。
1.2.1 曬種
播種前選擇晴好天氣,置于陽光下暴曬1~2 d,促進種子內各種酶的活性,提高種子活力。
1.2.2 種子消毒
采用直播方式時,播前用種子質量0.3%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采用育苗移栽時,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浸種,預防枯萎病。
種植地點可選擇平壩、山坡、荒地、房前屋后。
在林果幼樹間間作或在早播玉米生育后期株間套種均可。
凈種及幼齡果樹間間作栽培時,結合翻地平田,每667 m2施用優質農家肥2 000~3 000 kg,普通過磷酸鈣25~30 kg。深翻25~30 cm后,凈種栽培按帶溝2 m寬作畦,畦面寬1.65 m;間作則不再做畦。套種于早播玉米株間的無需整地施基肥。
主要有育苗移栽和露地直播兩種。
將經過浸種處理的種子點播于營養袋中,每袋2~3粒。
按照確定的栽培方法,直接在播種穴中播種,每穴播2~3粒。
一般都是在夏季播種,最佳的播種時間為5月。但靠雨水灌溉的旱地可根據當地的降水情況,最遲可在7月初雨季來臨時播種。
株行距配置為100 cm×30 cm,每667 m2播種2 200穴,每穴播2~3粒,間苗時保留2株,667 m2定苗4 400株。
于幼齡果樹行間間作時,若行間較寬,也可在行間按凈種方式種植。
于早播玉米生育后期株間套種時,在原玉米的行內,每隔15 cm播1粒。
可采用毛竹或各種木樁、樹枝支撐栽培,也可在種植行兩頭和中間設置支架,并在支架上水平拉線,以支撐和牽引豆蔓生長。套種于早播玉米株間,可用玉米植株作支撐,不需搭支架。
根據田間雜草生長情況,及時人工除草。
7.3.1 水分管理
蕓豆生長季節,正值雨季,不需多澆水,若遇干旱天氣則應及時灌水。
7.3.2 追肥
蕓豆初花期需追肥1次,以氮鉀肥為主,每667 m2施用尿素7~10 kg、硫酸鉀10~15 kg。后期可根據長勢,用0.5%磷酸二氫鉀溶液作葉面肥噴施,防止早衰。
主要為炭疽病和銹病。炭疽病可用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每隔7 d噴1次,連噴2~3次。銹病可用25%粉銹靈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50%萎銹靈乳油800倍液防治。
主要有潛葉蠅和豆莢螟。防治潛葉蠅可用40%斑潛凈乳油1 500倍液噴霧防治。防治豆莢螟可用50%殺螟松乳油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4 000倍液噴霧防治。
蕓豆系列為無限花序,邊開花邊結莢、邊生長邊成熟,應在豆莢成熟時及時采收,以防爆莢落粒,影響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