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門診
發病情況楚州區順河鎮一養雞戶葛某飼養的100日齡蛋雞突然發病,并伴有死亡,在自用土霉素、復方新諾明、環丙沙星等藥物拌料未見明顯效果后,于10月20日前來求診。經詢問和實地查看,該雞群原為2000只,是從一個專業育雛戶手中購進,購進時為60日齡,且育雛戶告知葛某,此雞群已免疫過馬立克氏病、雞新城疫、傳染性法氏囊、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疫苗。此次共有1166只發病,其中868只已死亡,發病率為58.3%、死亡率為43.4%。根據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及實驗室檢驗,診斷該病為馬立克氏病?,F將診斷情況報告如下:
臨床癥狀病初,病雞精神委頓,縮頭,步態不穩,羽毛松亂,眼半睜半閉,有些病雞虹膜受害而導致失明。病程稍長時,出現食欲減退或不食,體重減輕,排出黃白或黃綠色稀便,不能行走而呆立,蹲伏地上,或成一腿伸向前方、另一腿伸向后方的劈叉式特征性姿勢。少數雞皮膚上有以羽根為中心發生黃豆大較硬的腫瘤,有的雞發病死亡較快,。
病理變化剖檢病死雞,肝、脾、腎、心、肺、腺胃、卵巢等臟器,可見多量大小不等的質地堅硬而致密的腫塊,尤其以肝脾臟和卵巢最明顯,肝腫大2~3倍,腫瘤組織呈彌漫性,切面光滑,呈灰白色,脾臟大如雞卵黃,亦布滿灰白色腫瘤結節,腺胃腫脹明顯,胃壁變肥厚、質地稍硬,漿膜下或切面見到灰白色的腫瘤結節,法氏囊萎縮,受害神經增粗,呈黃色或灰白色,橫紋消失,有的有水腫,卵巢腫大。
實驗室檢驗采用瓊脂擴散試驗,結果被檢羽髓與馬立克氏病陽性血清間出現明顯的沉淀線,說明瓊脂擴散呈陽性反應,結合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確診為雞馬立克氏病。
預防措施一旦確診,嚴格淘汰病死雞,并立即進行撲殺深埋處理,對雞舍和用具要用消毒王進行嚴格消毒,雞舍地面用3%的燒堿噴灑消毒,對其它沒有發病的雞群要緊急注射馬立克氏疫苗,并在飼料中增加多維素的用量,同時加0.03%強力霉素粉,以防繼發感染。
體會馬立克氏病是由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傳染病性的腫瘤性疾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能用疫苗預防的腫瘤病。而總結該戶雞群的發病原因很可能就是由于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失敗所致。能導致馬立克氏病免疫失敗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①早期感染馬立克氏病毒。環境中廣泛存在馬立克氏病毒,如果對環境衛生控制不好,小雞一出殼的第一口呼吸就可能感染馬立克氏病毒。雖然一日齡注射了馬立克氏病疫苗,但至少要到注射后1~2周才能產生抗體,達到保護水平。接種疫苗后2~4d的保護率只有 50%左右,8d達到70%,2周才達到80%~90%;②馬立克氏病病毒致病力不斷增強。有實驗表明,用分離到的馬立克氏病病毒野毒株對免疫后的雞進行攻毒,保護率僅為70%;③母源抗體的干擾作用。同源母源抗體對細胞結合性和非細胞結合性疫苗均有干擾作用,特別是對火雞皰疹病毒(HVT)。雛雞特有的母源抗體能影響同種血清型馬立克氏病疫苗的效果。母源抗體對馬立克氏病弱毒株起中和作用;④應激反應誘發。雞發生應激反應可誘發很多疾病,包括馬立克氏病。應激反應可引起細胞介導免疫功能降低,而在馬立克免疫機制中起主導作用的卻正是細胞介導免疫;⑤疫苗的免疫效力低。馬立克氏病疫苗的蝕斑數要求在2000(DFU)以上,如達不到,就不能阻止馬立克氏病毒感染和傳播;⑥疫苗的保存與使用不當。如果疫苗的保存溫度不在規定要求范圍內,或者稀釋后沒有在規定的1~2h內注射完,就會大大降低馬立克氏病疫苗的活力,甚至失去活力,而不能在雞體內產生免疫力;⑦飼養管理條件。飼料的營養水平、溫濕度變化、添加劑的種類等都能間接或者直接影響到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力的建立。
建議針對上述造成免疫失敗的原因,建議生產過程中應著重做好以下幾點:①保證雛雞出殼后有一個安全的環境。在雛雞出殼注射馬立克氏病疫苗前后15d,要切實加強環境消毒,及時殺滅空氣中的病源,保證環境的安全,有利于雞只對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建立起完全的免疫應答;②出雛后立即進行馬立克氏病疫苗注射。愈早注射愈有利于馬立克氏病疫苗的免疫;③選擇和保存使用好疫苗;④加強飼養管理等綜合措施。給雞喂以全價配合飼料,保證雞群生長發育正常,維持良好的體況。嚴格雞舍內和全場的消毒制度,嚴格進出人員的消毒,嚴格免疫程序,減少不必要的應激和其它疾病的發生,提高整個飼養管理水平。
(223200)江蘇淮安市楚州區動物衛生監督所
馬風歌,張金山,劉亞飛,顧海兵,劉永恒
法氏囊病是由呼腸弧病毒科中無囊膜的一種小RNA病毒粒子,是引起肉雞發生免疫抑制的傳染病,在肉雞飼養中傳播很廣,常與新城疫混合感染造成的損失會更大,5月份我市一肉雞養殖場飼養育雛的一批肉雞發生了傳染性法氏囊病與新城疫混合感染,死亡100多只,現將筆者診治過程報告如下:
發病情況畜主說,這批雞飼養數量為4000只,已有3周齡,5月12號陰天,大棚溫度上不去,雞群扎堆,死亡幾只,14號早晨又發現死亡的數量增多到29只,用過青霉素和阿莫斯林,也不見好轉,3d死亡了近百只,就趕緊求診。
臨床檢查情況多數雞精神不振,閉眼縮頭,頸部羽毛逆立,有幾只病雞呆立,有幾只癱瘓,啄肛,還有幾只伸脖子喘氣,看糞便顏色有白的、綠的、黃色的都有,幾乎全是稀糞,沒有成型的干球狀糞便,室內通風差,氨氣刺眼,死亡的雞被踐踏無毛,只有幾只采食飼料。
剖檢病理共剖劍 3只病雞,體瘦,羽毛倒立,皮膚脫水,干結,大腦皮下層骨膜表面有出血斑,每只雞的氣管粘膜輪層都有不同長度的環狀出血,胸腺腫大出血呈紫色,嗉囊空虛,胸肌、腿肌有出血斑,心臟冠狀動脈上有米粒大的出血點,腺胃乳頭有出血,肌胃內金粘膜難以剝離,內金下的角質層有出血,小腸漿膜層有不間斷的出血斑,小腸粘膜有莢膜樣壞死,腸管干癟,盲腸淋巴腫大出血,直腸粘膜出血,泄殖腔粘膜出血,法氏囊彌漫性出血、腫大,有2只雞的法氏囊已萎縮成皮狀,瓣膜已消失。
實驗室檢查細菌檢查:用無菌方法取脾臟抹片2張,革蘭氏染色,千倍油鏡檢查,結果發現沒有致病菌。
血凝抑制試驗:無菌采3只病雞心臟血,沉淀1h取其血清做血凝抑制試驗,結果抑制價滴度在log1280以上。
沉淀試驗:用瓊脂板打孔做法氏囊病毒檢測,結果3只檢樣都呈陽性。
診斷結果從臨床發病情況、病理解剖到實驗室檢查的陽性結果,證明了該群雛雞發生了傳染性法氏囊與新城疫混合感染。
治療根據實驗室診斷的結果是兩種病毒混合感染,抑制病毒提高抵抗力是關鍵的環節,增加營養防止繼發感染是治療的原則。
全棚消毒:使用殺病毒的消毒藥百毒殺 1:1000的比例稀釋,將棚內外徹底全面的噴灑消毒一遍。
選用特異性的抗體來中和抑制抗原的方法,即卵黃抗體,每只雞注射1ml。
提高抵抗力,增加營養支持,每 50kg清水加速補20粉50g,加白沙糖1kg,攪勻飲水,一天早晚飲2次,每次飲3h,連飲5d為一療程。
飼料中加入中藥清溫敗毒散拌料刺激免疫系統,提高代謝機能。
小結 采取緊急措施一周才控制死亡,前后共死亡123只,死亡率3%,現在大群精神恢復,食料量也增加,糞便逐漸恢復正常。
(264400)文登市畜牧獸醫局
陳媛媛,于慧娟,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