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蟲是毀壞農作物的一種常見害蟲,如果使用化學農藥防治,時間長了蚜蟲也會產生耐藥性。而瓢蟲是蚜蟲的天敵,利用瓢蟲消滅蚜蟲既能降低化學農藥的使用量,對環境友好,又能降低農業種植的成本。但瓢蟲會到處飛,甚至放飛到種植大棚里它們也會飛到棚外,并不能保持長效滅蟲。
日本廣島縣的近畿中國四國農業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注意到,有些瓢蟲飛行能力較低。他們認為,通過反復讓飛行能力較低的瓢蟲個體交配,也許能培育出不會飛的瓢蟲。從2003年開始,研究人員以一種異色瓢蟲為對象,進行了30多代的選擇交配,最終培育出不會飛的異色瓢蟲,并在試驗中取得了滿意地滅蟲效果。
這種“生物農藥”瓢蟲日前已經上市銷售,研究人員介紹,1 m2農園放養10~13只這種瓢蟲效果最佳。由于這種不會飛的瓢蟲不是轉基因瓢蟲,因此對生態環境不會造成不良影響。而且這種瓢蟲可以長期在農園里“安居樂業”,繁衍生息,會有長期的防蟲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