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義,覃平鋒,谷有君
(1.張家界市永定區蔬菜辦,湖南 張家界 427000;2.張家界市永定區西溪坪辦事處,湖南 張家界 427000;3.張家界市永定區農業局,湖南 張家界 427000)
張家界市屬于亞熱帶山原型季風性濕潤氣候。其特點是光熱充足、雨量充沛、小氣候明顯,晝夜溫差大。1月平均氣溫5 ℃,極端低溫-5 ℃。7月份常年溫度6.3~28 ℃,極端高溫40.8 ℃,≥10 ℃積溫5 575 ℃,年降雨量1 343 mm,年日照1 372.3 h,空氣相對濕度75%~80%,土壤相對含水量60%~80%。7-9月氣溫為全年最高,晝夜溫差大,平均晝夜溫差9月份6.9 ℃,絕對溫差24.1 ℃;10月份平均溫差9.5 ℃,絕對溫差20.7 ℃;11月份平均溫差10 ℃,絕對溫差22.6 ℃。市境霧日年均50 d左右,秋末冬初為盛,夏季少霧。由于氣候環境條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張家界市番茄越冬栽培需要注重以下幾項技術。
選用三面墻體的陽畦大棚或保溫性能好的鋼架大棚,預防極端天氣,確保番茄越冬。大棚四周深開圍溝,便于排水消雪。
秋后霧盛、光照時間少,播種時間適當提前,確保產量。張家界市最佳播種時間為7月初,8月中旬定植完成。過遲播種番茄不能完全成熟,嚴重影響產量。
秋季氣溫高,病害嚴重,種子嚴格消毒可減少病害發生。種子先曝曬半天,再用50~55 ℃熱水燙種15 min,后對入涼水至30 ℃,繼續浸種6~8 h,取出甩凈水分,用96%惡霉靈3 000倍和1%高錳酸鉀藥液浸泡20 min。殺菌消毒后以清水沖洗干凈,甩凈水分后置于25~30 ℃條件下催芽,待70%的種子發芽后播種,可有效防止種子帶菌。
7,8月份為張家界市高溫季節,幼苗徒長嚴重,除采用遮陽網降溫預防外,應將澆水時間放在傍晚進行,降低土壤夜溫,嚴防幼苗徒長。若長勢偏旺,可在2~4片葉時噴1次4 000倍助壯素,抑制其營養生長,促進幼苗花芽分化。
幼苗長至5~8片葉時方可定植,定植時間應在8月初,最遲8月底完成,定植過遲,嚴重影響產量。定植前噴灑殺蟲劑與殺菌劑,于定植前7 d和1 d各噴1次,一般可采用30%惡霉靈水劑+2%的阿維菌素。
前期處于高溫季節,晴天選擇傍晚灌水,可降低夜晚土壤溫度,預防菜苗徒長。后期氣溫偏低及時增加小拱棚保溫,當夜間低于0 ℃時還需加蓋草苫保溫。適時通風排濕,以減少病害發生,根據溫度安排通風時間,低溫期選擇晴天中午進行。
溫室番茄栽培的品種是無限生長型,對其只保留主蔓果穗,其余的二次枝及早抹除。葉片過密時,摘除弱小、重疊的葉片以增強透光,對基部老葉、黃葉和病葉也應及時摘除。11月份后氣溫低、光照弱,番茄難成熟,有5~6穗果后及時摘除頂枝,控制其生長。打杈、摘葉應在晴天進行,以利于傷口愈合。
定植前施足底肥。定植后,在其第1穗果未坐穩前應嚴控水肥,保持土壤相對濕度70%以下,空氣濕度50%。待第1穗果長至核桃大小時進行澆水施肥。追肥以腐熟餅肥或腐熟糞稀水為主,每667 m2施60~100 kg,追肥時應在晴天上午進行。
7.1.1 苗期猝倒病
用甲霜靈錳鋅或甲基托布律、乙磷鋁等殺菌藥劑,每平方米苗床用藥5 g,摻1 kg細土,拌勻后撒播苗床。
7.1.2 青枯病
成因是定植初期氣溫高,該病為越冬番茄栽培高發病,死苗相當嚴重,需加強預防。定植返苗后用生石灰、硫酸銅、水按1∶1∶100比例配制溶液灌根預防,每10 d灌1次,連續3~4次。發病初期用氫氧化銅或惡霉靈灌根,也可用鏈霉素或青霉素4 000倍液噴灑和灌根,8~10 d施1次,連續2~3次。
7.1.3 早疫病與晚疫病
張家界市番茄越冬栽培中該病時有發生。可用70%甲霜靈錳鋅,或70%百菌清800倍液噴灑預防,陰雨天改用粉劑或煙霧劑預防。
7.1.4 葉霉病和灰霉病
葉霉病和灰霉病為番茄后期常發生的病害,用96%惡霉靈3 000倍液,或50%速克靈1 000倍液噴施。
番茄在溫室栽培中經常發生的蟲害有蚜蟲、白粉虱、美洲斑潛蠅等,可用悶棚熏蒸,每667 m2用80%敵敵畏0.3~0.4 kg,摻加5 kg鋸末,均勻撒于地面,悶熏8~10 h,每5~7 d熏1次,連續2~3次。后期用吡蟲啉2 000倍液或2%阿維菌素3 000倍液,或2%啶蟲脒2 000倍液噴施,5~7 d噴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