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華
青少年近視的預防與治療
張敏華
在視力低下的患者中,近視是主要原因,每年的發病率都在呈持續上漲趨勢,其主要發病人群為青少年。近視的發生受到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通過探究現階段青少年近視的病因、預防治療措施,提出預防勝于治療的理念,并為正確認識和有效控制近視提供理論依據。
青少年、預防、治療
近年來全球對青少年近視的發生發展及預防治療的關注,依舊是研究熱點,其中近視防治的方法也層出不窮,我們一直在探索近視防控的新技術,這里將近視發生的病因以及近幾年來控制近視增長的最新研究進展或成果進行了概括總結,了解目前對近視防治的研究動態以及對將來的展望。
近視的發生因素較為復雜,其發病機制還不完全明確,目前國內外研究普遍認為近視的發生除了有一定的遺傳因素,還受環境因素及不良用眼習慣等的影響[1-2]。其中遺傳因素是前提[3],環境因素是誘因[4]。
由于青少年時期學習負擔重,長時間近距離學習或工作時,使得睫狀肌痙攣,最后失去調節, 可導致視力暫時減退,即“ 假性近視”。此階段在青少年學生中發生比較普遍,只要注意及時糾正不良的用眼習慣,通過霧視療法、藥物治療、眼保健操等方式使眼的肌肉放松,視力可以得到恢復。而若繼續加重眼球負擔, 不注意用眼衛生,不重視并采取有效的預防治療,時間久了就容易變成“真性近視” 。真性近視只能通過佩戴框架眼鏡、角膜接觸鏡或手術等方式治療。
(1)霧視療法。定期每天堅持戴凸透鏡向遠方注視并努力辨認,并注意掌握漸降低度數, 讓眼處于一種霧朦朧模糊狀態, 造成人為近視, 把遠點移到眼前, 使調節緊張狀態慢慢緩解, 達到眼肌充分放松的目的。利用低度凸透鏡看近被認為是一安全易行又不妨礙學習的方法。
(2)藥物治療。調節過度是引起假性近視的主要根源,可以使用睫狀肌麻痹劑來減少調節,主要包括阿托品和托吡卡胺。但由于用藥后副作用較多,如眼睛會失去正常的調節功能,使得病人無法做近距離工作。另外,不少病人用藥后出現畏光癥狀,無法參與戶外活動。甚至阿托品類藥還可使部分病人發生中毒反應。所以盡管睫狀肌麻痹劑對近視的發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由于存在上述的諸多缺點,臨床上很少用于預防近視發生發展。
(3)眼保健操。我國眼保健操已在學校推行40 余年,通過對晶狀體及睫狀肌等的按摩,能有效加強眼部肌肉的調節和恢復,讓學生眼睛得到一定程度的休息。國內已有研究報道[5-6]做眼保健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近視。
(4)框架眼鏡。佩戴框架眼鏡是最普遍的矯治方式。青少年及時發現和佩戴框架眼鏡矯正近視,可以使眼睛的調節與集合恢復正常,使光線能夠聚焦于視網膜上清晰的成像,有助于緩解眼疲勞,由此控制近視程度的進一步加深。
(5)角膜接觸鏡。角膜接觸鏡其原理與框架眼鏡相似,不同在于其可以直接佩戴在角膜上,通過光學折射使得光線能夠準確聚焦于視網膜上。它主要包括硬性和軟性兩種。軟性角膜接觸鏡又稱為隱性眼鏡,可以糾正近視但并不能阻止近視的發展。硬性角膜接觸鏡(RGP)被認為在矯正視力的同時,還可以控制近視度數的進展[7]。
(6)手術治療。目前關于近視的手術治療主要包括角膜屈光手術、屈光性人工晶狀植入術及鞏膜加固術。
①角膜屈光手術。目前角膜屈光手術有RK、PRK和LASIK等。這些方法應用較為普及,手術時間短,療效好,能夠有效地減少近視度數。但此類手術一般限于18 ~ 50 歲、屈光穩定、無其他眼部病變和眼科手術史的成年人,青少年仍處于生長發育時期,應謹慎選擇治療方式,嚴格掌握適應癥。另外手術對眼軸延長、高度近視的視網膜眼底改變等病理情況無法改善,只是通過將角膜變薄,降低了眼球的總體屈光度而已。且術后可能出現眼睛干澀、眩光、再度近視等并發癥。②屈光性人工晶狀植入術。屈光性人工晶狀植入術是指將特制的人工晶體植入前房或后房內,以彌補近視光學缺陷,從而改善視力。該手術不磨損角膜,也無需摘除自身晶體,適用于高度近視和角膜薄不能行激光手術的患者。而且該手術是可逆的,根據需要可取出人工晶體。但屈光性人工晶體價格昂貴,一般人群消費較少,且植入后的并發癥有白內障和眼內壓升高等。③鞏膜加固術。鞏膜加固術指的是使用異體鞏膜材料加固眼球后極部鞏膜,通過提高鞏膜韌性,主動抑制后極部鞏膜擴張,進而減緩眼軸增長,達到控制近視發展的目的,但臨床上對其效果尚未肯定。
綜上所述,近視的發生受遺傳、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近視的治療往往只能改善視力,對近視的發展及病理情況無法改變,可以說至今對青少年近視的治療仍缺乏安全有效的方法,也無法做到完全根治近視。故在防治青少年近視的過程中,預防要重于治療。而對青少年近視的預防治療過程又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應該在兒童學齡時期開始就要注重對視力的保護。在早期發現,綜合利用多種方法,這樣才能使近視的發展得到有效控制,降低近視的患病率。近視是青少年常見病之一,對近視病因和防治的研究與探索仍然是今后社會衛生健康工作的重點。
(作者單位: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1]李曉松. 長沙市13 ~ 18 歲青少年視力不良流行現狀[J].實用預防醫學,2013,20( 9) : 1103 - 1105.
[2]Lyhne N,Sjolie AK,Kyvik KO,et al. The importance of genes and environment for ocular refraction and its determiners: 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among 20 - 45 year old twins[J]. Br J Ophthalmol,2001,85: 1470 - 1476.
[3]Fotouhi A,Etemadi A,Hashemi H,et al. Familial aggregation of myopia in the Tehran eye study: estimation of the sibling and parent - offspring recurrence risk ratios[J]. Br J phthalmol,2007,91: 1440 -1444.
[4]You QS,Wu LJ,Duan JL,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yopia in school children in China: the Beijing childhood eye study[J]. PLoS One,2012,7( 12) : e52668.
[5]王智勇,張樹立,高麗,等. 助視操對高中學生遠視力的短期影響效果[J]. 中國學校衛生,2009,30( 3) : 239-240.
[6]孫建設,屈長明,劉金萍,等. 明目健腦操防治近視眼效果的多元統計分析[J]. 中國臨床康復,2006, 10( 15) : 35-38.
[7]吳從霞,毛欣杰,林惠玲,等. 角膜塑形鏡對近視眼調節微波動幅度和調節滯后的影響[J]. 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2013,15(2):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