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麗
(齊河縣林業局 山東齊河 251100)
愛宕梨是砂梨系統優良品種,1999年山東齊河縣開始試種。通過多年引種觀察,發現該品種在齊河縣表現良好。果個大,平均單果質量450~480克;品質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5%;易豐產,栽植第2年平均畝產果800千克,第3年2 136千克,第4年2 628千克;效益高,平均每畝梨園純收入超過1萬元;耐貯藏,常溫下可貯藏2個月,是一個綜合性狀優良的晚熟梨品種。
齊河縣隸屬德州市,位于魯西北平原地區,東經 116°23′28″~116°57′35″,北緯 36°24′37″~37°1′44″,年平均溫度13.9℃,平均降水量604.1毫米,平均年日照時數2 636小時,無霜期216天。該地區屬黃河下游沖積平原,水源豐富,土質肥沃,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適宜多種落葉果樹生長。
試驗在齊河縣祝阿鎮和潘店鎮梨園基地進行,祝阿鎮試驗園面積33.4 公頃,土壤 pH 7~7.5,株行距為1~1.5米×4米;潘店鎮試驗園面積約 10 公頃,土壤 pH 7.2~7.8,株行距為1~1.5米×4米,南北行向栽植。
愛宕梨樹勢中庸,樹姿開張,多年生枝灰褐色,1年生枝紅褐色,皮孔小而稀。葉片大而厚,橢圓形,葉緣鋸齒狀。傘房花序,花瓣白色。該品種萌芽率高,成枝力中等。易形成花芽,能自花結實。
果實圓形或近圓形,縱徑9.1~9.3厘米,橫徑9.9~10.1厘米,果形指數約為0.92。果個大,平均單果質量 450~480克,最大單果重1 800克。果梗粗短,梗洼中深,萼片脫落。果皮薄,黃褐色,套袋后呈淺黃褐色,果點大而稀。果肉乳白,肉質緊密細嫩無渣,石細胞極少,可食率高達90%。耐貯藏,常溫下可貯藏2個月,0~5℃條件下可貯放至翌年5月不褐變。
該品種以短果枝和腋花芽結果為主。早果性好,春天定植2年生大苗,第2年80%以上植株開始結果。豐產性好,栽植第2年平均畝產量800千克,第3年2 136千克,盛果期穩定在3 000千克左右。效益好,按批發價5元/千克,每畝梨園毛收入15 000元,扣除成本4 000元,每畝純收入達到1.1萬元。
該品種在山東省齊河縣,3月中旬花芽萌動,4月上旬進入花期,4月中旬達到盛花期,花期10天左右,5月中下旬果實進入第1次膨大期,7月中下旬果實第2次膨大,10月上旬果實完全成熟。11月上旬開始落葉。
該品種高抗梨黑星病,對炭疽病、輪紋病也有較強抗性,生理落果少,落葉較晚。由于花期較早,易受倒春寒影響,因此,應注意通過樹干涂白、噴水、熏煙等方法預防花期凍害。
3.1.1 高規格整地愛宕梨雖然對土壤適應性強,但要實現優質高效栽培,最好在建園前一年進行土壤分析。合理確定有機肥及土壤調節劑的用量,將土壤pH值調節到6~8,土壤有機質含量調到 1.5%以上。按行距開好定植溝(寬1米、深1米),溝底填 0.3~0.4米厚的作物秸稈或雜草,每畝施發酵好的有機肥4~5米3,三元復合肥50千克,然后填土、澆灌定植溝。
3.1.2 高標準選苗建園時必須嚴把苗木關,選擇2年生帶分枝優質大苗,堅決不用1年生半成品苗,杜絕選用“三當苗”。具體標準為:砧木基徑1.8厘米以上,嫁接口上部5厘米處直徑大于1厘米,10厘米以上側根不少于6條,這樣既能保證園貌整齊度,還能加速緩苗,實現“早見果、早見效”。
3.1.3 高標準支架該品種根系稀疏,固地性差,再加上魯西北平原地區風多風大,易引起樹干搖晃造成根系失水,降低成活率或推遲結果。建議在苗木栽植后及時拉設支架,一般沿南北行向每10米立一個3.5米高的水泥柱,然后分別在1米、1.8米、2.6米高處各拉一道鋼絲,并綁縛在鋼絲上,既防止風吹折,又防止果實壓斷樹枝。
3.2.1 基肥要趁早該品種根系吸收能力弱,生長反應慢,斷根后很難形成吸收根,且對當季肥料利用率低,肥效表現慢,因此必須及早施入基肥。想“多結果”,就要加強肥水供應,做到“千克果2千克肥”,而且要均衡施肥,適當搭配微肥。常用的施肥方法有條狀溝、放射溝或環狀溝施肥法,施肥時盡量遠離樹干1米左右,防止損傷根系。施肥深度要不小于30厘米,防止根系上浮。
3.2.2 追肥要及時追肥包括花前肥、花后促果肥、果實膨大肥、生長后期追肥,提倡薄肥勤施,最好安裝肥水一體化設施。花前追肥要在梨樹萌芽前10~15天進行,每株施用尿素0.3~0.4千克,并加入1.5千克的過磷酸鈣。花后追肥在末花期進行,以速效氮肥為主,及時補充營養促進坐果。果實膨大肥在新梢停長后進行,根據樹齡株施氮磷鉀復合肥0.3~1.2千克,促進果實膨大和花芽分化。生長后期追肥以鉀肥為主,8月中下旬株施硫酸鉀0.4~0.6千克,過磷酸鈣0.3~0.5千克,改善果實品質,增加果實硬度。
3.2.3 微肥濃度要適宜微量元素肥料主要通過葉面施肥來補給,該品種適宜的微肥濃度為:硼砂0.2%~0.3%,磷酸二氫鉀 0.2%~0.3%,硫酸鋅 0.2%~0.4%,硫酸亞鐵 0.4%~0.5%,硫酸鉀不要超過0.8%。需要注意的是多種元素肥料混合施用時必須適當降低濃度,否則容易引起肥害。
3.2.4 灌水要科學灌水主要包括萌芽水、花后水、催果水、封凍水,同時要依據土壤墑情和樹勢而定。提倡安裝滴灌、噴灌等節水設施,小水勤澆,滿足果實發育過程中水分需求。花芽分化期和果實成熟前一個月要注意適當控水,雨季加強排水。
3.3.1 輔助授粉不可少生產上可選紅香酥、豐水、圓黃等相互授粉。為集中養分供應,宜選留發育好的邊花2朵,及早疏除其余花苞。花期放蜂能明顯提高坐果率,一般每畝放1~2箱蜜蜂即可,如遇低溫,可用壁蜂代替。同時噴施0.2%~0.3%硼砂 2~3次,噴 0.3%尿素 1~2次,促進授粉受精。
3.3.2 疏果控產品質好愛宕梨豐產性好,如不控制產量容易出現果個大小不一、畸形果等問題,因此必須嚴格控制產量,盛果期梨園一般每畝控制在2 500~2 800千克,不要超過3 000千克。為改善果實品質,要及早疏果,一般按照每間隔30厘米左右留1個花序,壯枝每個花序留2個邊果,中庸枝留1個果,細弱枝不留果。為提高果實商品性,最好采取套袋栽培。
3.3.3 綠色控害更安全休眠期加強果園和果樹清潔管理,集中銷毀病果、病葉、病枝,并用石硫合劑涂抹枝干,萌芽前全園再噴施石硫合劑1次。土壤封凍前全園翻耕,降低越冬病蟲基數。通過懸掛殺蟲燈、黃色粘蟲板、糖醋液、防鳥網、涂抹粘蟲膠等方式,減少害蟲危害。推行農藥安全間隔期用藥技術,推廣生物防治技術,降低農藥使用量,確保果實質量安全。
3.4.1 生草覆草沃土壤推廣行間生草、冠下覆草。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全園生草,且要及時除去惡性雜草,當草高超過40厘米時要及時刈割。冠下覆草要注意殺蟲殺菌,并噴施10%的尿素,加速腐爛分解,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的保水性與透氣性,培肥地力,提高土壤健康水平。
3.4.2 創造條件養根系萌芽前覆蓋地膜,加速地溫回升,減少水分蒸發,促進根系提前活動。春梢停長后采取行間生草、冠下覆草,降低地溫,保持水分,加速根系生長發育。結合秋施基肥,落葉前30~45天,每間隔10~15天噴施 0.5%、1%、2%的尿素,延長葉片光合作用時間,為根系生長供給充足養分。
3.4.3 及時更新壯樹勢加強夏季修剪,及時回縮更新結果枝組,防止結果部位外移,培壯樹勢,延長愛宕梨結果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