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月
(薊縣林業局 天津薊縣 301900)
薊縣是“天津板栗”的主產地之一。該地區特殊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孕育了天津板栗的優異品質,其堅果口感細膩,糯性強、味道甘甜香美,營養豐富。薊縣目前板栗栽培面積超過2 000公頃,年產堅果5 000多噸。薊縣栽培的主要板栗品種有燕山奎栗、燕山紅、燕山短豐、北峪2號、遵玉等,這些品種都是從河北和北京引進的優良品種。為保持板栗盛產,現結合板栗的開花、坐果特點介紹板栗的栽培技術,供生產參考。
板栗為雌雄同株異花,一般栗花芽分化期始于6-8月中旬,但直至冬前,只觀察到雄花序的形態分化,雌花序在第2年4月中旬才完成。
板栗開花授粉期較長,一般可持續17~30天。果實生長發育主要是在新梢停止生長后,堅果迅速生長,而果實充實要在成熟前十幾天完成,所以栗果不宜早采,提早采摘對果品產量和品質影響極大。一般進入7月下旬為前期落果,主要原因是營養落果,8月上旬為后期落果,是生理落果。
無公害板栗產地應選擇在生態環境良好,無或不受污染源影響或污染物限量控制在允許范圍內的生產區域。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 8.5~10℃,4-10月份平均氣溫 18~20℃,冬季極限最低溫-25℃,無霜期180天以下,年降雨量600~800毫米。每天光照時間應在6小時以上。建園應避開風道。
土壤條件:土層厚度不低于40厘米,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壤通氣好的片麻巖、花崗巖地區,土壤為中性或偏酸性,p H值5.5~7.2,含鹽量<0.2%,有機質含量>0.7%,并含有多種礦質營養元素。海拔500米以上,坡度25°以下,陽坡、半陽坡,或低山丘陵半陰坡。
因地形地貌而定,合理利用土地,一般果園面積在10~20畝,在地形復雜山區,果園面積不小于5畝。果園應設排灌系統,無水澆條件的山地按3~5畝設置30立方米蓄水池。土質黏重區或溝谷應修筑排水溝渠。
栽植上要依據地形、土壤條件,株行距可采用 2~3 米×3~5 米,每畝可栽植55~111株。一個果園應栽植不少于2個品種,大型栗園150畝以上需配置優良品種4個以上。同時大型栗園還應設計好配藥池、堆積場等建筑。有風害的地方,還要栽植防護林。
根據地形地貌、栽植密度,確定整地方法。一是溝狀整地。坡度在15°以下,栽植密度每畝在 55~111株的應采取溝狀整地方法,溝寬不小于70厘米,深70厘米,溝與溝之間水平距3~4米;二是穴狀整地。在 15°~25°的坡地建園,穴長、寬、深均不小于70厘米。穴距水平方向2~3米,垂直方向水平距3~4米。
嚴格選用二年生實生苗,苗高≥80厘米,地徑≥0.8厘米,主根長25厘米以上,粗0.4厘米以上,側根不少于4條,無病蟲害和檢疫對象。定植是建園的中心環節,必須按照科學規程和技術要點完成(表1)。

表1 栽植技術要點
秋栽苗木于第2年4月初,撤去防寒土,把苗扶正,及時補澆水,封土并覆地膜1平方米(表1)。栽植后及時定干,高度實生苗40~60厘米、嫁接苗70~80厘米。定干后及時用稍長于樹干,厚度0.01毫米的塑料袋套干,袋上、下口一定要封嚴。可以減少枝干水分蒸發,保證枝干溫度均勻,使發芽勢整齊,防止東方金龜子的危害。當苗木新發芽展葉后破袋放風,新梢生長到5厘米時撤袋,撤袋時間在早8時前或晚5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