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秀
淺析產婦分娩期的心理護理
●劉景秀
分娩中的心理護理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產婦分娩期的心理狀態包括恐懼焦慮心理、環境生疏的影響、傳統觀念的影響、家庭因素等,所有這些都影響產婦正常的分娩;產婦分娩期的心理護理,產前護士的探視、創造溫馨的環境、產中的護理和產后護理等。
產婦;分娩期;心理護理
分娩對產婦是一種持久而強烈的應激源,分娩中的心理護理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在分娩過程中,產婦的心理狀態與分娩時陣痛有著密切的關系,疼痛的程度往往會隨著心理狀態的改變而變化。因此根據產婦不同的心理狀態及分娩的不同時期,給予適時的心理護理,對產婦減輕疼痛,順利分娩,保證母嬰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要特別重視產婦的心理調節。
1.1 恐懼焦慮心理
產婦在分娩中有恐懼感,期望得到醫務人員的關懷和照顧,這種緊張和焦慮能增加體內兒茶酚胺的分泌,導致子宮收縮乏力,產程延長產后出血增加;同時緊張和焦慮還能減少胎盤血流量及改變胎心率,導致胎兒宮內窘迫。其中以高齡初產婦且文化程度較高者為多,她們往往敏感多慮,對自己能否正常分娩持懷疑態度;另一類初產婦文化素質偏低,缺乏對妊娠及分娩的一般常識了解,由于宮縮所致疼痛呈進行性加劇,始料未及,心理反應過強,過分緊張與恐懼,以至于大吵大鬧。
1.2 生疏的環境
陌生的醫務人員以及產前的各項檢查,都會使多數孕產婦的心情以緊張與恐懼為主,往往微弱的刺激會使產婦產生強烈的反應,尤其是醫護人員的語言、態度均可加重或減輕產婦的焦慮程度。
1.3 傳統的觀念
產婦在忍受分娩陣痛的同時,一方面期望盡快結束分娩,另一方面對自己能否生—個理想的孩子,為胎兒性別及健康煩惱,感到憂心忡忡和煩躁不安。
1.4 家庭的因素
不良的夫妻關系、經濟情況差,家庭成員關心支持不夠,此次住院以初產婦自居、隱瞞其婚前做過人流術甚至是多次人流手術病史者,擔心此次分娩對產后有影響而感到不安。
2.1 產前探訪
護士產前訪視時,做好待產時宣教工作向產婦形象地講明分娩的兩個過程。使其認識到分娩時的陣痛屬正常生理現象,了解剖宮產的利與弊,消除產婦對分娩的恐懼心理及錯誤的感知覺,使產婦及家屬正確對待分娩的陣痛。介紹分娩的整個過程及有關分娩過程中配合的注意事項,幫助孕產婦獲得分娩前后的知識,告訴產婦分娩是在周密的監護下進行的,宮縮時不要煩躁慌張、大喊大叫,要適當的調整和放松,告知產婦宮縮的陣痛是可以耐受的。要向孕產婦介紹產科醫生、助產士和護士的資歷、技術水平,產房的環境和設備,介紹其他產婦順利分娩的實例,必要時協助孕產婦參觀產房,讓孕產婦感到自己受到醫院的重視,滿足其自尊。
2.2 創造溫馨環境
臨產時家屬進入產房陪同,可使產婦感到安慰及安全,有利于調動其主觀能動性,配合醫護人員順利完成分娩,同時專職人員陪伴,可及時了解產婦的心理需要,能使產婦處于最佳的心理狀態。
2.3 產中護理
激勵使產婦樹立自然分娩的信心,進入產程后,指導幫助產婦在宮縮時如何保持平靜和放松,減輕痛苦,并及時告之產婦產程進展程度,大約距離分娩的時間,使產婦覺得勝利在望,自己的努力有所回報,增加信心。如遇產程受阻,即告之產婦解決方法,使其明白只要密切配合,成功的幾率很大,進一步激勵產婦,使其堅定信心,阻止其心理上的妥協,直至分娩結束。在觀察護理過程中及時采用一些撫摸和按摩等體態語言,減輕宮縮所致的疼痛,增強產婦自信心。鼓勵產婦離床下地活動,以分散注意力,促進產程。鼓勵產婦利用宮縮的間歇時間,少量多次進食,供給足夠的飲水,保證充沛的精力和體力,促進自然分娩。助產士應鼓勵和指導產婦在宮縮時屏氣,以增加腹壓,促進胎兒下降至娩出。宮縮間歇時,全身放松,安靜休息,恢復體力。隨時幫其擦汗、喂水。嚴密觀察產程進展出現異常情況。用鼓勵式語言安慰產婦,使其消除顧慮,增強分娩信心,更好地配合宮縮,運用腹壓,保證胎兒順利娩出。
2.4 產后護理
胎兒娩出后,產婦易情緒激動,表現為沮喪或興奮,這兩種情況可直接通過大腦皮層,影響其對子宮收縮的調節而導致宮縮乏力大出血。所以必須等待胎盤娩出后,子宮收縮良好時再告實情,避免產婦精神波動而出現產后大出血。
總之,在傳統的助產模式下,助產人員不僅從生物學角度上對產婦進行護理和治療,而且還要充分了解產婦的心理狀態,在每個階段實施合理的心理干預,使產婦積極的配合醫護人員。
劉景秀(1971~),女,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為婦科、產科護理。
(作者單位:山東莒縣閻莊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