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秋穎
“互聯網+中醫藥”的發展途徑探索
●岳秋穎
近年來,我國中醫藥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隨著互聯網時代的深入,將傳統中醫藥與互聯網結合,利用互聯網優勢,帶動中醫藥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趨勢。本研究旨在分析“互聯網+中醫藥”發展的可行性,充分結合中醫藥和互聯網的優勢,探索“互聯網+中醫藥”的發展途徑。
“互聯網+中醫藥”;發展;途徑
有學者認為,“互聯網+中醫藥”性價比不高[1]。從中醫角度看,中醫診療手法難以通過互聯網得到全部實現,不同于西醫的普遍性,中醫講究以人為本,重在個性化,與傳統中醫診療方式相比,互聯網就診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給患者造成麻煩;另外,互聯網的成本遠比傳統方式要高,專家費、管理費、網絡費等最終無疑是讓患者承擔;更重要的是通過互聯網進行診療,療效難以保證,得不償失。
“互聯網+中醫藥“的提議公開后,不少學者質疑中醫藥與互聯網結合是否會造成水土不服。雖然互聯網+在很多行業中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顯示了其巨大的優勢,但是中醫是建立在醫生和患者面對面接觸的基礎上的,中醫講究“望聞問切”,無法通過互聯網醫療實現中醫的全部功能和精髓,例如聞診和切脈。甚至有學者擔心,互聯網+中醫醫療會導致中醫古法特色的丟失。因此傳統中醫藥與現代互聯網結合仍需要找到合適的契機。
2.1 有利于重構醫療新秩序
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轉變,對健康的需求也越來越豐富化、多元化。中醫藥服務也將不僅僅局限于提供純粹的醫療服務,更要集醫療、預防、保健、養生、康復于一體,促進中醫藥服務由以疾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發展。通過互聯網+,建立在線預約平臺、健康管理平臺等,實現在線預約診療、候診、診療報告查詢甚至醫保支付、藥品配送等功能,簡化就醫流程,給患者帶來極大的便利;將就醫過程和結果可視化,方便患者及時掌握就診信息,大大提高了診療效率和服務能力,節約了醫療成本,降低了醫療費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醫患矛盾,為破解“看病難、看病貴”尋找突破口。
2.2 有利于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推動分級診療
通過建立遠程會診,引導不同領域的專家加入會診數據庫,使基層百姓不出社區(鄉鎮)就可以享受到專家診療。患者可以放心的選擇基層醫療機構,遇到疑難雜癥便可以通過一定的程序開展遠程會診,專家通過互聯網進行病例分析、診斷、治療等,給患者提供了方便,節約了醫療費用和時間。通過互聯網+,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解決基層優質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無疑是分級診療的一劑良藥。
2.3 有利于道地藥材追溯平臺的建立
當前,我國中醫藥資源總量依然不足,中藥產業集聚度低,野生中藥材資源破壞嚴重,部分中藥材品質下降,影響中醫藥可持續發展。在供給側改革大背景下,通過互聯網建立中藥材的“檔案”,從種植、流通、加工到全產業鏈各環節,為群眾提供追溯渠道,滿足人們對中醫藥質和量的“井噴式”需求,推動道地藥材規模化、標準化和規范化的產業化種植。
3.1 進一步推進遠程醫療的發展
互聯網應用于各個行業,最大的優勢在其便利性。互聯網+中醫藥必然會建立一個醫療衛生新模式。各地區可以探索建立區域性遠程醫學會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基層群眾看病難的問題,降低了就醫成本,同時大大提高了醫院的診療水平。同時需要建立規范化的工作程序,培養專門的管理人員,最大限度地保證遠程會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2 創新中醫教學模式
互聯網為開展遠程學習和培訓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中醫傳承與人才培養問題,是提升中醫醫療服務關鍵所在。通過互聯網,建立網絡學習平臺,學生可通過視頻觀摩知名中醫的診療過程。
3.3 加強信息共享平臺建設
中醫藥信息的特點在于其信息采集量的龐大和編排整理的復雜性[4]。要實現中醫藥信息的收集和共享,就變得十分艱難,而互聯網可以解決這一問題。當前,許多中醫醫療機構都不同程度地建立和應用具有中醫特點的包括四診、辨證、處方等內容的中醫電子病歷系統[5]。進一步加強中醫醫療質量監測數據上報的網絡化,提高信息化運用層次,嘗試構建區域中醫藥數據中心,做好各地區間的銜接。
“互聯網+中醫藥”的發展仍需進一步完善,需要國家相關政策和規范的支持和引導,通過互聯網+大力提高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滿足人們不斷提高的健康需求,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就醫體驗,優化就醫流程,對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有極大幫助。通過互聯網+,增強中醫藥文化的傳播力,提升中醫藥在全世界的影響力。推動我國中醫藥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江西中醫藥大學)
[1]許方霄,互聯網-中醫藥在網絡時代面臨的挑戰.首都食品與醫藥,2015,(11):29-30.
[2]劉翔,朱士俊,李信春.我國遠程醫療發展現狀、難點和對策分析.中國醫院,2004,8(6):8-11.
[3]沈建新,王海燕.PBL: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國外醫學?醫學教育分冊,2001,22(2):36-38.
[4]馬驥,王夢媛,王榮,劉仍海.信息技術在中醫藥信息化建設中的創新應用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思路與方法,2016,18(7):1113-1120.
[5]黃粵鋒,鄭梓勛,楊長圖,王聰聰.中醫藥信息化發展現狀及展望,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2(5):148-149.
岳秋穎(1993~),女,江西中醫藥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衛生事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