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 陸美華
基建項目財務竣工決算管理探析
——以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為例
●張東 陸美華
由于覆蓋面廣、投資大、周期長、建設任務重等特點,當前電力企業基建工程項目在竣工決算方面存在滯后現象,影響了資產的準確計量和分攤。本文基于電力行業基建工程項目的特點,以電網企業為視角,結合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的實際案例,將自動竣工決算編制方式應用于日常電網基建工程的竣工決算管理中,促進基建工程竣工決算更加精細化標準化。
電力 基建工程 自動竣工決算
電力工程項目財務竣工決算能夠全面反映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是正確核定新增固定資產價值、考察概算執行情況、考核投資效益、繼續投資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準確及時地編制基建工程竣工決算,真實反映工程成本,體現工程管理水平,已成為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方面。
隨著公司電網投資規模不斷增大、特高壓智能電網加快推進,竣工和投產的工程越來越多,目前工程財務竣工決算仍然采用手工編制方式,難以滿足現代集約高效管理的需要。2015年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總部在財務實時管控工作部署中提出了在網省公司開展工程自動竣工決算試點工作,要求在ERP系統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工程財務信息化建設,為實現竣工決算自動化編制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文在電力基建工程財務竣工決算相關理論的基礎上,以目前電力工程竣工財務決算的編制方法入手,以某500KV輸變電工程為例,通過對實際案例的分析,深入研究自動竣工決算業務現狀及問題,分析工程建設全過程的管控節點,建立統一“兩端”(設計端、結算端)、規范“三線”(合同線、成本線、資金線)的工程過程管控,不斷提高決算編制效率,保證決算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以實現竣工決算由手工編制向自動生成的初步轉化。
(一)項目財務竣工決算工作普遍滯后
《國家電網公司工程竣工決算報告編制方法》中明確規定,電源工程和220KV及以上電網工程項目的竣工決算報告應在工程項目經竣工驗收交付使用后六個月內編制完成,220KV以下的電網工程及其他工程項目的竣工決算報告應在工程項目經竣工驗收交付使用后三個月內編制完成。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對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工作的認識存在偏差,“重建設、輕決算”的思想根深蒂固,再加上各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機制,項目竣工財務決算未按規定及時辦理現象較為普遍。工程整體投產后,相關工程費用未能按時完成結算,影響了工程竣工決算編報的進度,也影響了項目竣工決算報告編制的全面性、完整性、準確性、及時性,導致報告的編報與審批滯后,拖延了資產正式入賬時間。
(二)項目財務竣工決算編制內容不完整
項目財務竣工決算綜合反映了項目從籌建開始到項目竣工整個過程中的財務狀況,包括建筑安裝工程投資支出,配套的設備、工具、器具、家具等設備投資支出,以及建設過程中發生的借款利息、管理費、征地費、設計費等待攤投資支出等。有些建設單位在編制竣工財務決算時,或將項目交付使用前發生的借款利息計入生產經營活動中的財務費用,或將部分不需要安裝的設備納入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核算等,從而導致交付的固定資產總值不準確。
(一)自動竣工決算標準化管理模式
1、規范前端業務,提高竣工決算效率和準確性。首先增加物資需求審核流程。項目部門提報每一條物料必須嚴格按照概算口徑分別設定,材料準確掛接至相應的最底層WBS(工作分解結構)元素,并提交財務部門審核確認無誤后方可提交物資部門采購。其次前端業務實現系統強控。項目主管部門在提報服務需求時,服務訂單掛接的WBS元素必須準確。最后項目狀態強控。在系統進行竣工決算時,項目必須處于“完工”或后續狀態;項目在竣工決算編報完成并經審核后,項目必須完成關閉,防止項目多計提資本化利息以及再發生費用,影響竣工決算的準確性。
2、數據共享,打造具有江蘇特色的自動竣工決算系統。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通過調研發現,基建部門已通過基建管控系統全面實現了項目概算標準化編制以及概算明細項目與WBS的自動對應,因此竣工決算系統只需要直接共享基建管控相關概算數據就實現了概算、決算數據的自動抓取和計算,竣工決算報表自動出具從而水到渠成。
3、從物料至資產的價值鏈傳遞前后無縫銜接,確保資產價值準確。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大中型基建輔助轉資工作實現了通過明細WBS元素將物料、設備、資產卡片三者串聯起來,通過增強開發,在物資需求提報環節針對每一條主設備物料自動生成資產級WBS,在完工投運后自動生成附帶資產級WBS元素的預驗收清冊,并在運維部門修改完善后將驗收清冊推送至PMIS(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等系統創建設備臺賬。與公司總部提出的建立物料編碼、設備分類編碼、資產分類編碼“三碼”對應標準庫方案相比,該公司通過資產級WBS元素以及設備驗收時設定的主輔設備對應關系,可以實現從物料價值向資產價值的自動精確傳遞。
4、費用分攤規則系統固化,提高系統適用性。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對于不同項目類型,按照公司總部提出的費用分攤規則,直接將費用分攤規則固化在系統中,與公司總部采取設置WBS標志位實現費用分攤方案相比,通過固化費用分攤規則的方式,適用于任何項目,不需要再做額外的工作。該公司通過基建管控系統已實現項目概算標準化編制以及概算項目與WBS的自動對應,在系統中固化費用分攤規則更加容易實現。
5、推進業財融合,實現從設備驗收清冊到設備臺賬的無縫銜接。該公司在推進大中型基建工程輔助轉資工作時,通過在套裝軟件中添加工作流方式實現了運維部門只能按照經財務審批的設備驗收清冊建立設備臺賬,杜絕了運維單位私自手工在PMIS等外圍系統中建立設備臺賬的可能性,從而確保了設備驗收清冊與設備臺賬數據的一致性。同時該公司在開發自動竣工決算系統過程中,對設備驗收清冊的功能作了進一步改進和完善,進一步拓寬了自動竣工決算系統的適用范圍,從而具有了在公司全面推廣的意義。
(二)自動竣工決算系統的實施流程
以工程全過程流程為基礎,實施過程分為概算導入、設備驗收、輔助轉資、出具報表四個重點操作環節,全面驗證管理流程。
1、概算導入階段。導入從基建管控系統中下載的概算表格文件,校驗修正簡明ID數據,維護項目WBS架構,按照WBS標準架構要求導入項目概算,生成竣工決算所需的概算數據。
2、設備驗收階段。設備材料清冊導入套裝軟件,基于“三碼”對應關系清單進行物資采購需求與項目掛接校驗。套裝軟件中創建物資采購訂單,對設備采購訂單進行收發貨操作。提出項目服務采購需求,及時進行服務確認。以項目物資清冊為基礎,生成項目設備預驗收清單。導出并維護項目預驗收清單后,將項目設備驗收結果導入ERP系統。
3、輔助轉資階段。以驗收清冊和項目投運為前提,依據竣工決算規范對單體工程下的建筑工程、安裝工程、其它費用以及附屬設備進行費用分攤和資產價值歸集,將項目成本轉入明細固定資產卡片,完成固定資產賦值。
4、出具報表階段。核對資產級WBS與物料清單WBS,對同一描述對應WBS編碼不同的情況,進行賬務調整操作。批量或者單張出具竣工決算報表,支持以EXCEL模板方式查詢和導出報表功能。
自動竣工決算標準化管理貫穿實施應用全過程,對應實施應用的四個不同階段,形成了“四個一”成果:一本導入概算、一本驗收清冊、一套資產清單、一套決算報表。
(一)自動竣工決算是財務實時管控的重要手段
工程竣工決算是綜合反映工程投資情況、建設成果和財務狀況的重要總結性文件。近年來,公司不斷健全完善工程竣工決算管理體系,竣工決算的質量和時效有了一定提升,但竣工決算的效率和水平與“實時管控、精益高效”的管理要求相比,仍存在差距。一是在內外部監督檢查中,工程竣工決算編制不及時、部分工程久拖不決、長期掛賬等問題反映較為集中,已成為公司規范管理面臨的重要風險隱患,而外部監管環境對工程竣工決算編制效率與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輸配電價改革方案以電網有效資產為基礎核定準許收入和輸配電價,從而工程竣工決算的及時性、準確性將對電網有效資產的認定、準許收入和準許成本的核定、輸配電價的水平、公司經營績效產生重大影響。
實施自動竣工決算,通過規范前端業務,共享基建管控相關數據并進行概算、決算數據的自動抓取和計算,無縫銜接物料至資產的價值鏈傳遞等標準化管理,提高了工程轉資的及時性,也強化了項目的賬卡物管理。工程竣工決算是核定新增資產價值的主要依據,而決算編制是一項系統、龐雜的工作,基礎資料和數據來源于工程建設全過程,涉及多部門多環節,其業務管理各有側重。自動竣工決算加強了上下游環節在業務處理、信息傳遞等方面的銜接,輔助大量數據進行再搜集、再加工、再核對,從而提高了決算及轉資效率,也提高了管理質量。自動竣工決算也改變了設備臺賬依據現場驗收盤點結果手工創建的狀況,通過自動竣工決算系統,使物資、設備、資產之間清晰對應,方便了后續技改大修等資產管理。
(二)自動竣工決算是財力集約管理的重要內容
1、夯實工程財務管理基礎工作的內在需求。當前,電網工程項目日益繁雜,投資主體更加多元,數量也不斷增加,使得竣工決算編制任務繁重,難度加大。工程自動竣工決算的實施,能夠大幅提高工程竣工決算編制的效率與質量,保證工程及時轉資入賬,夯實資產管理基礎。
2、深化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的需要。工程自動竣工決算能夠打通工程成本自動常態發生、逐步歸集至完整形成的全過程價值鏈條,明確工程建成資產、投運設備、投入物資之間的關聯關系,有助于加強工程建設全過程的資金管理和成本管控,有助于后續技改大修等資產全壽命周期的閉環管理。
(三)自動竣工決算是基建財務管理的重要基礎
其一,自動竣工決算管理是國網公司基建財務管理創新的重要舉措。國網公司明確110KV-750KV電網基建工程是試點應用和推廣實施的重點。這類項目是公司系統最主要的工程類型,投資金額大,標準化程度較高,各方面管理較為規范。
其二,自動竣工決算以實施工程成本標準化、精益化管理為切入點,以實現ERP自動轉資功能為技術手段,圍繞決算編報流程的主線,建立決算常態管控保障機制,在提升決算編制效率、效果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提升工程全過程業務與財務融合度,增強基建財務的持續發展能力,努力實現基建財務管理由核算反映型向決策支持型轉變。
自動竣工決算是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突破信息壁壘、合理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通過試點實施不斷加深,廣泛的工程管理人員逐步理解、認可,內控意識逐步提升,意識到要實現工程全過程協同管控,協同推進業務規范執行。從工程全壽命周期管理角度出發,完善管控體系,通過流程監控、持續改進,形成良性循環,最終實現整體管理水平的提升。■
(作者單位: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
1.丁曉靖.2014.電力基建項目全過程財務管理體系研究[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
2.王樂.2015.電力企業基建預算管理創新探討[J].財政監督,35。
3.妖艷麗.2009.小議管理會計內部報告體系的構建[J].現代商業,29。
4.張先治.2015.論企業管理會計報告系統構建[J].財務與會計,12。
5.張宇.管理會計實踐要用“責任中心”來驅動[N].財會信報,2014-4-28(B07)。
(本欄目責任編輯:王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