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歷
基于SDS模型的贛州地區基層醫務工作者霍蘭德碼分析
●嚴歷
基層醫務工作者應該來說是我國醫療界的生力軍,是農村農民醫療服務的主力軍,他們的職業發展與心理狀況關系到新農村的建設和百姓的健康水平。本文基于SDS模型,以贛州地區基層醫務工作者為樣本,從霍蘭德職業適應性測驗角度進行分析與闡述,并提出建議。
SDS模型;基層醫務工作者;霍蘭德職業適應性測驗
霍蘭德職業適應性測驗(The Self- Directed Search,簡稱SDS)由美國著名職業指導專家J.霍蘭德(HOLLAND)編制。在幾十年間經過一百多次大規模的實驗研究,形成了人格類型與職業類型的學說和測驗。該測驗能幫助被試者發現和確定自己的職業興趣和能力專長,從而科學地做出求職擇業。霍蘭德在其一系列關于人格與職業關系的假設的基礎上,提出了六種基本的職業類型,即:實際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傳統型。霍蘭德職業興趣SDS測試一般是適合于醫生,通過此測試可以讓醫務人員生確定自己的興趣愛好,給大學的專業選擇提供參考。目前我們國內的很多醫務人員已經在實施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了,這是好的開始。如果你是大學生大一、大二的話也可以測一下,及時進行調整。人格和職業有著密切的關系,不同職業對從業者的人格特征的要求是有差距的,如果通過科學的測試,可以預知自己的人格特征,這有助于選擇適合于個人發展的職業,您將參與測試的這個《職業興趣傾向量表》,可以幫助您作一次簡單的人格自評,從而更加清楚自己的人格特征更適合從事哪方面的工作。
霍蘭德的職業興趣理論主要從興趣的角度出發來探索職業指導的問題。他明確提出了職業興趣的人格觀,使人們對職業興趣的認識有了質的變化。霍蘭德的職業興趣理論反映了他長期專注于職業指導的實踐經歷,他把對職業環境的研究與對職業興趣個體差異的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而在霍蘭德的職業興趣類型理論提出之前,二者的研究是相對獨立進行的。霍蘭德以職業興趣理論為基礎,先后編制了職業偏好量表和自我導向搜尋表兩種職業興趣量表,作為職業興趣的測查工具霍蘭德力求為每種職業興趣找出兩種相匹配的職業能力。興趣測試和能力測試的結合在職業指導和職業咨詢的實際操作中起到了促進作用。
霍蘭德將其職業人格類型理論運用于美國勞工部制定的職業條目詞典,僧助其中職業分析的有關內容,將其中12099種職業賦予霍蘭德人格類型代碼。編纂了“霍蘭德職業代碼詞典”,為各類人員按照自己的職業興趣類型搜尋合適的職業提供了廣泛的應用前景。
霍蘭德的職業興趣理論還提出,興趣是描述人格的另一種方法,是職業選擇中一個更為普遍的概念。在霍蘭德的理論中,人格被看作是興趣、價值、需求、技巧、信仰、態度和學習個性的綜合體。就職業選擇而言,興趣是個體和職業匹配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迄今為止,霍蘭德職業興趣理論是最具影響力的職業發展理論和職業分類體系。
霍蘭德職業興趣理論對于醫務人員職業選擇和職業成功價值分析
職業興趣是職業選擇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職業興趣測驗可以幫助個體明確自己的主觀性向,從而能得到最適宜的活動情境并給予最大的能力投入。根據霍蘭德的理論,個體的職業興趣可以影響其對職業的滿意程度當個體所從事的職業和他的職業興趣類型匹配時,個體的潛在能力可以得到最徹底的發揮,工作業績也更加顯著。在職業興趣測試的幫助下,個體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職業興趣類型和在職業選擇中的主觀傾向,從而在紛繁的職業機會中找尋到最適合自己的職業,避免職業選擇中的盲目行為。尤其是對于大學生和缺乏職業經驗的人,霍蘭德的職業興趣理論可以幫助做好職業選擇和職業設計,成功地進行職業調整,從整體上認識和發展自己的職業能力,職業興趣也是職業成功的重要因素。
醫療行業是一項高風險、高技術含量的特殊服務行業。目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與醫療發展不平衡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醫務人員面臨著職業風險、技術更新、職位競爭以及復雜的醫患關系[1],身心承受著極大的壓力,容易產生職業問題,尤其是各種心理問題。經筆者調查,對贛州18個縣市區有鄉鎮的基層醫務人員SCL-90評分的人口學特征進行比較,在性別方面,不同性別的醫務人員在敵意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男性醫務人員敵意因子評分低于女性,這可能與女性的生理特點、心理承受能力有關,在同一事情上,女性較男性更容易發生抑郁和焦慮。在年齡方面,>35歲的基層醫務人員在SCL-90焦慮因子的評分高于18~35歲基層醫務人員,這可能與35歲以上人群不僅需要面對工作中的壓力,而且需要養育子女和贍養老人等有關,當這些壓力得不到有效調整時,此類人群就會更容易產生焦慮[18]。在工齡方面,5~20年工齡的基層醫務人員SCL-90各因子得分較其他工齡段醫務人員高,提示5~20年工齡的醫務人員心理狀況相對較差。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這一階段的醫務人員大多是科室骨干,臨床、科研的重任和家庭擔負使其壓力極大,心理狀況惡劣。在職稱方面,初級職稱醫務人員的多項因子評分均高于中級及以上醫務人員的因子評分,這是因為初級職稱者剛到醫院,臨床經驗缺乏,崗位要求高,職稱晉升壓力等使其壓力倍增;而中高級職稱者在職位、收入、地位和臨床經驗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能夠很好地處理各類壓力,因此心理水平較高。不同崗位基層醫務人員的SCL-90評分和各因子無明顯差異,提示基層醫院重視不同崗位醫務人員的均衡發展,不會因為崗位不同出現歧視和待遇差異,此種策略有利于基層醫務人員心理健康狀況的良好發展。
(作者單位:贛南醫學院)
注:此文為2016年贛州市社會聯合會課題,編號:16472
[1]薛慧英,張鐵英,葛鑫,段勵夫.社區醫務人員心理健康狀態調查與分析〔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4.
[2]戴迪.重視基層醫務人員的職業壓力及心理健康狀況〔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05.
[3]劉錫潼.醫生的心理健康亟待提高――專家談醫務人員心理健康問題〔J〕.健康大視野,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