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應彬
摘 要: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滿足未來社會的發展和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獲得發展。而中職美術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基于此,本文著重探究中職美術教學的幾點方法。
關鍵詞:中職美術;教學;素質;創新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014-01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指出:美育對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操和人文素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實施美術教育教學改革,實施美術素質教育和創新就成為我們思考的問題。 作為一名中職美術教師,有必要認真研究這個課題。那么,如何教好中職美術課呢?結合教學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美術課的課堂氣氛應盡可能地讓學生感到輕松、愉快。在教學內容上,由注重傳授單一、高深的知識技能,轉向為學生提供基礎性的內容和信息,在授課時,教師應盡量淡化專業知識體系,在語言上盡量口語化,力求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在欣賞作品時可結合作品創作的背景講述一些相關的故事傳說和作者的趣聞軼事。如在欣賞《月桂女神》這幅畫的時候,我引導學生欣賞作品中人物構圖之美。并講述了關于月桂女神的傳說,同時又聯系到現代的品牌"達芙妮",學生很感興趣,課堂氣氛也十分活躍。同時,還可以采取多種手段來輔助教學,如用幻燈、投影等播放作品,給學生一個直觀的感受,在欣賞的同時還可以播放與作品內容相關的音樂。除此之外,有條件的學校還可組織學生參觀一些博物館、展覽館等,把課堂放在教室以外。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學習的氛圍會更加濃厚。或者組織一些寫生活動,藝術與大自然結合,更能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二、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職美術課程既能為學生提供不同的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終身愛好美術的情感,發展美術方面的能力,也能為他們未來從事美術職業或其他職業拓展發展空間。選擇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形式要符合學生審美特征和認知習慣,書本上的教學內容不一定是學生最感興趣的知識,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選擇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靈活性選用更是取決于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和教師掌握教學技巧的多寡;打破傳統的教學形式,更靈活、更實用的組織教學是現代教育發展的主流方向。同時,我們必須清楚的認識到只有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和認知習慣的東西才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才能使學生樂于接受和認知。
三、注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
探究的目的是為了創新。沒有探究也就沒有問題。因此要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發現問題,能提出問題可以說是創新意識創造能力的基礎。在我們的教學生涯中也都會有這樣的體會。當學生有了疑問,才會去進行探究。才會有所發現有所創造。反思我們傳統美術教育,更多的是關注學生技能的培養,而不需要學生提出問題,尤其是當學生提出一些古怪的問題時往往會遭教師的不滿或訓斥。新課改提倡“研究性學習”就是要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并獲得結論的一種學習方式。因此美術教師應改變以往單純傳授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方法.而應在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注重引導學生去發現閱題,解決問題,勇敢地提出問題,使學生的聰明才智有充分發揮的機會,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以及獨特的想法。
四、要把握學科特征因材施教
在教學過程中,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更應注意“因材施教”與把握學科特征兩者緊密結合。巴班斯基認為:教學中最忌在課堂教學的結構方面,在教學和教育的形式和方法的應用方面的教條主義和死板公式。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能力,充分運用直觀教具,創設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良好的學習環境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針對學生個人的基本素質分別對待,不能要求每個學生將來都成為畫家,但必須使人人都能得到相應的發展與進步;高中學生通過對美術欣賞的學習,參與文化傳承和交流,陶冶情操,了解和形成以美術學科為特征的知識、能力、情感和個性。在把握學科特征方面要防止過分強調美術學科的特征。在美術課教學中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即要體現整體性、基礎性,又要體現個別適應性、現實性及超前性,教師不僅要在非常有限的時間里完成美術課的教學任務,還要善于發現和培養學生的個性意識和藝術素養,體現美術學科的人文性、多元性,采用不同的教學組織方式真正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養。
五、利用好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
美術是比較主觀性的學科,怎么評價學生的美術作品,確實是個問題。有的時候老師的喜好就成了“標準”,這樣就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這就要求老師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公正、公平地來評價學生的作品,形式上要百花齊放,要將學生在創造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想象力、創造力、表現力、完整性作為評價依據,給學生人性化的空間,在教學中,如果這樣來評價學生就能比較好地保護學生的求知欲、自信心和自尊心。探索促進學生發展的多種評價方式,激勵學生樂觀向上,自主,努力成為社會有用之才。“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老師要有寬廣的胸襟,甘當人梯,當學生學問水平超過老師時,老師應該發自內心的高興。
總之,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中職美術教學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中職 美術教育并沒有固定的模式,更沒有一成不變的經驗,只要我們每位教師在實際工作中,從提高學生美術素質、發展學生的能力出發,找到適合學生發展的道路和方法,相信美術教學的前景必將會更加燦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