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萍
摘 要: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往往更多地關注其作為自然科學的屬性,卻有意無意地忽視了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正因為如此,化學課堂往往會出現嚴謹有余而趣味、活力不足的問題,使課堂氣氛過于沉悶緊張,缺少靈動與活潑。因此,在日常教學管理中,化學教師應努力構建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都能夠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化學;新課改;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123-01
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往往更多地關注其作為自然科學的屬性,卻有意無意地忽視了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正因為如此,化學課堂往往會出現嚴謹有余而趣味、活力不足的問題,使課堂氣氛過于沉悶緊張,缺少靈動與活潑。因此,在日常教學管理中,化學教師應努力構建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都能夠全面發展。
一、關注學生情感世界,實施有效化學教學
高中學生承受著來自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壓力,他們非常渴望自己能夠在學業上取得優異成績。化學課程嚴謹、抽象,如果教師忽視學生內在的情感需求,就更容易助長這種壓力。因此,化學教學中構建和諧課堂氛圍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教師必須提高自己的化學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以高效的課堂教學和顯著的教學成果,來緩解學生的學習和升學壓力。其次,要形成一種嚴肅認真的工作習慣:上課前必須精心設計好教案,教案中既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又要關注學生的情感,強調課堂教學的有序性。
二、切實更新教學理念,尊重學生個性發展
我國傳統文化十分注重等級,強調等級觀念:孩子必須服從家長,學生必須服從教師,群眾必須服從領導……在這種傳統文化熏陶下的教師嚴重忽視了學生的思想和感受如何。教師缺乏寬容心,缺乏對學生表達尊重和理解的技巧,以為自己為學生好,學生就能感受得到。此外,教師經常把學生當成一個成年人來看待,以成年人的行為標準來要求學生,認為自己理解的學生也應該能夠理解。當代的高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接受了許多新潮思想和更多的西方文明觀念,自我意識明顯增強,渴望民主、平等、個性張揚,強調以自我為中心。所以,許多學生常常會認為教師所做的是侵犯他們自我平等的權利,埋怨教師對他們不尊重、不理解,而不是反省自己學習是否刻苦、勤奮。
化學教師要想在自己的教學活動中建立與學生的和諧關系,就必須樹立這樣的工作和教學理念: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是教師的職責;學生是成長中的孩子,犯一點錯、出一點格都是正常的。所以教師應寬容地對待學生,正視學生的差異,采用誘導的方法改變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
三、善用多種激勵手段,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遺傳、基礎和化學學習習慣三個主要因素可以決定一名高中學生學習化學的能力。遺傳是無法改變的,基礎在較短的時間內也較難改變,能夠在短時間內見到成效的是學習化學的習慣。如何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呢?筆者認為,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運用多種激勵手段,激發其學習興趣,強化其學習動力,使學生良好的習慣得以固化。通過激勵的強化,達到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目的,這是教師應當靈活運用的教育手段。化學教師不但要會用表揚和批評,而且要善于用表揚和批評,即多表揚、少批評。表揚是最簡單的激勵方法,讓學生經常得到各種方式的表揚,有利于營造積極向上、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批評的使用,則要注意場合、程度,要顧及學生的承受能力,一定要以學生為本,千萬不能以分數為本。
四、縮短師生心理距離,實現師生高效互動
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團隊,在團隊中,教師起著多重作用:一是知識的傳授者、團隊的組織者;二是心理醫生、學生的朋友。當學生遇到困難時,他首先期望教師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者,而是與他平等的朋友和支持者。化學課偏重實驗,這給了教師和學生很大的互動空間,有利于教師調節學生情緒、贏得學生的信任、融入學生團隊。化學教師一定要充分運用實驗課的機會,在保持學科嚴謹特點的同時,使自己很好地參與到學生的求證和實驗當中,參與到支持、協助學生的學習之中,并為學生的每一點發現、每一點成功感到由衷的欣喜。這樣,才能形成融洽的師生互動關系。
五、教學過程要科學化
1、合理設計課堂教學結構
一般認為,按時間順序把化學課劃分為課的開始、課的中心和課的結尾這樣固定的三個部分。這種劃分適合于任何一種課型。課的開始,是要讓學生明確一節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要求。課的中心部分是一節課的核心,課的教學目標的完成。教學質量的高低關鍵就在這部分.所以課的開始和課的結尾都要緊密圍繞課中心來進行。在課的結尾,要使學生對所學到知識得以歸納、概括,重點強化,加深理解和記憶,便于使本節課和下節課更好地銜接起來。
2、創設問題情境
一個有意義的問題將對教學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效率。創設多種問題情境,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教學高潮疊起;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化學對高中生來說是一門新鮮而神奇的課程,他們對此充滿了好奇,教師可以借助身邊的化學現象,創設問題情境,效果不言而喻。
六、教學方法要多樣化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化學教學方法比較多,如探索法、自學輔導法、發現法、程序教學法、單元結構教學法、“讀讀、議議、練練、講講”教學法、“邊實驗、邊觀察、邊討論”教學法等等。一堂課究竟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要視課型、內容及教師、學生的實際而定。在化學教學實踐中更要重視掌握好化學教學中的基本方法。應用時要注意多種教學方法的相互配合,保證教學過程的最優化。
綜上所述,一位優秀的化學教師,只有立足于化學學科的特點,充分把握化學教學的規律,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靈活地運用教育心理學知識,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化學教學水平,善用表揚和批評縮短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才能有效地在化學課堂中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才能使高中學生在這種和諧高效的課堂中提高化學成績及個人素養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