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
作為湖南第一家郵幣卡線上交易機構,它將文化、金融、互聯網三者有力嫁接,成為文化產業炙手可熱的新生力量。
2月16日,中南郵票交易中心首批藏品掛牌上市,第一個交易日便迎來“開門紅”,作為湖南第一家郵幣卡線上交易機構,它將文化、金融、互聯網三者有力嫁接,成為文化產業炙手可熱的新生力量。
3月11日,本刊記者走訪了中南郵票交易中心,與該中心市場總監馬鵬程和市場部經理許璟燕一道來探尋郵幣卡藏品電子盤交易的獨特魅力。
記者:請您談一談中南郵票交易中心成立的背景和原因?能否對目前誼中心的發展概況做一個介紹?
馬鵬程:任何一件事情想要成功。都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中南郵票交易中心的成立,主要有兩方面因素的推動。一是政府支持。其實,中國早在十幾年前就有人提出。將郵票能搬上交易所像股票那樣交易,但是在當時成不了氣候,始終沒有成功。現在,得益于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文化產業替代房地產業成為支柱產業。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鼓勵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源相結合”,2014年3月17日,文化部、人民銀行、財政部又共同下發了《關于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從而促進文化與金融的對接與合作角度對今后工作提出了指引。二是民心所向。改革開放幾十年,當我們的物質生活相對豐富,部分人的物質財富趨于飽和時,那么以文化為代表的新財富必將走進人們的視野。
那么,為什么選擇“中南”?我覺得,“湘軍”是一支不可小視的力量。湖南日報報業集團作為湖南省內一家國有控股的文化企業龍頭,擁有著強大的本土背景和資源優勢。
中南郵票交易中心好比一個剛剛誕生的嬰兒,但他和南京文交所這個行業內的領先者合作,其推廣模式和會員交易模式有了前車之鑒,少走了許多彎路,避免了種種碰壁。
目前,我們掛牌上市的品種有7個,會員人數達2萬多人,首發申購資金38.12億,打破全國同行業首發申購資金紀錄。
記者:為何選擇這7支藏品作為首批掛牌上市品種?有何代表性?目前這些上市品種的行情表現和升值潛力如何?
馬鵬程:這次掛牌上市的7支藏品分別是“傳統服裝型張”、“紅樓夢型張”、“湖南民居版票”、“澳門奧運鈔”、“為中國喝彩雙連”、“三輪龍大版”和“世博雙連型張”。我們經過聘請錢幣、郵票專家分析評定。全國征集品種目錄,選取未來升值空間大、目前處于價值洼地的藏品來發掘金礦。
錢幣、郵票是一種雅藏,普及率高,升值潛力大。比如,“世博雙連型張”掛牌價為79元,目前已漲至160元左右。開盤價格低于現貨價格,而未來漲幅有可能達到現貨市場價格的3到5倍。
目前掛牌上市的收藏品種少,盤子小,波動大,高低轉換容易,因此不會像股市那樣,牛轉熊后五六年都無法調頭。
記者:錢幣郵票的線上交易與實物交易相比,與其他藏品諸如瓷器、玉石、宇畫相比,有哪些特點?
許璟燕:收藏這個行業產生至今已有40多年的歷史,因其存在真偽、品相、保管、資金、誠信和運輸這六大弊端的束縛,線下交易一直受到局限。比如,全品和次品的價值千差萬別,變現時買家賣家信息不對稱,跨地區運輸途中出現鈍角等等。一些有識之士考慮將收藏與互聯網嫁接,延伸藏品的金融屬性。而資本市場的流動性越大,價值體現就越大。
之所以選擇錢幣、郵票品種,而不是名人字畫或古玩等其他門類藏品,首先是因為它的權威性,是國家級發行的藏品,其次是因為它的標準化、無差別,天生具備電子化交易的特性,最后是因為發行量的控制,隨著時間推移,存世量逐漸減少,使得錢幣、郵票具備一定的金融屬性。
記者:作為普通投資者和收藏愛好者,有無門檻?具體實際操作有無難度?需要掌握哪些專業知識和技巧?
許璟燕:可以說是低門檻。只需要身份證,手機號,和一張建行卡就可以開戶,另外工行、農行也將馬上啟動。投資者可以一張或一枚交易,不像股票一手100股。也不像文物、古董和拍賣行那種專屬富人的游戲,這是適合大眾參與的投資方式。因為類似股票交易,所以最適合有操盤經驗的炒股人群。
記者:這種錢幣郵票線上交易模式與股票交易的差別和優勢在哪里?其收益和風險大小如何,以及怎樣保證資金的安全性?
許璟燕:與股票相比,它有兩大優點:一個是藏品有實物依托,不是虛擬的,長期持有是增值的,短期盤也可獲利。特別是一些特殊意義題材或者存世量少的藏品。另一個是,支持當天交易。當天可多次買賣,資金使用率可以達到最大化。
與貴金屬模式完全不同,郵幣卡線上交易沒有杠桿,也沒有做空機制,這是一種接近股票的交易模式,交易所、銀行、客戶三方綁定,也就是說,這些資金到不了交易所賬戶。而且有漲跌幅限度,首日是30%,其后是10%,和股市的規則完全相同。另外,該中心是由國家專門批文的,是合法和正規的交易平臺。
當然,交易必定有風險,比如一味追高,不結合現貨市場價格和技術面走勢,短期內也是會被套的。因此,投資者對電子盤的行情動向要持續關注。但畢竟是文化金融的初期市場,長線投資分析,當前價格都是低位。相對來說,郵幣卡線上交易的風險低于股票、期貨。
記者:中南郵票交易中心的成立在湖南地區是一枝獨秀,那么,如何抓住這一契機,實現文化與金融、資本的巧妙融合?請您展望一下誼交易中心的發展前景?
馬鵬程:我們身處一個非常好的時代。借助文化產業的東風,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結合,化腐朽為神奇。錢幣郵票市場有著穩固的群眾基礎,人們對于新興市場的參與熱情高,后期將看好。
目前,全國共有8家郵幣卡線上交易平臺。除了我們中南之外,還有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地。我們希望在6個月后,發展成為僅次于南京的第二大郵幣卡交易中心,這聽上去有點像“深圳速度”,但并沒有夸夸其談的成分。現在我們掛牌上市是7個品種,而南京文交所有100多個品種,交易品種和交易人數是制約因素。6個月后,我們將掛牌50個品種,交易量也將努力趕超廣州的南方文交所。
2015年,我們的凈利潤爭取達到5千萬元以上,會員發展到10萬人,日均交易量達到5億元,成為長沙天心區的“繳稅大戶”,目前,我們主要立足本地,50%以上會員都是長沙人,以后主要向湖北、貴州、四川、廣東等地發展。在此基礎上繼續向全國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