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婷
摘 要:有的幼兒園把大班辦成了“小學預科”班,使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日趨嚴重,這嚴重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超越了幼兒發展的水平,需要教育部門和我們這些幼兒教育工作者花大力氣加以糾正。要解決當前幼兒園小學化的問題,杜絕幼兒園小學化的傾向,就要從幼兒園小學化產生的原因入手,更新家長教育幼兒的觀念,真正做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幼兒教育。
關鍵詞:幼兒園;小學化;幼兒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141-01
幼兒園教育是幼兒離開家庭后、正式進入學校教育前的重要教育階段,對兒童的成長及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近年來,很多幼兒園在教育中出現了嚴重的“小學化”傾向,對幼兒健康成長與幼兒教育的長遠發展極為不利。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內涵及原因
1、幼兒教育小學化內涵?!坝變航逃W化”主要是指幼兒園將小學的課程資源、管理模式、評價標準、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等引入、滲透于幼兒教育實踐中,使之常規化、教學化、狀態化,進而普遍化和趨勢化的一種功利性的教育現象和錯誤的教育傾向。目前許多幼兒園采取小學化的教育方式,把幼兒當做小學生來要求,幼兒階段開始給孩子留大量作業,有些幼兒園為了擴大招生,開設各種特長班、興趣班等,把小學課程納入到幼兒階段來學習,嚴重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
2、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第一,幼兒園辦園理念和生存競爭的影響。不少家長的科學育兒知識和家教經驗比較匱乏,教育觀念還比較陳舊,要求教師要將小學一年級課本內容提前教給幼兒掌握。而一些幼兒園不是真正把培育全面發展、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作為辦園宗旨,而是一味“向錢看”。為了多收幼兒、多賺錢,這些幼兒園不顧幼兒的年齡特點、身心發展情況,開設一些不該開設的課程,向幼兒提出過高的學習要求,以求幼兒拿出學習成績來,滿足家長的虛榮,并以此作為“辦園成績”向社會炫耀,提高幼兒園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第二,教師觀念和專業素質的束縛。不了解幼兒身心特點,錯誤地認為只要將知識傳授給幼兒就是正確的、成功的,他們的做法不僅不能真正幫助幼兒學習知識,反而為幼兒健康成長設置了障礙。受農村幼兒教師無編制的制約,農村的幼兒園大多數是老教師。老教師雖教學經驗豐富、工作熱情高,但在培養幼兒舞蹈、音樂、繪畫等藝術方面力不從心。而民辦園的最大難題則是師資問題,幼兒教師素質迫切需要提高。
第三,走進了幼小銜接的誤區,夸大了“幼小銜接”工作。調查發現,有接近一半的教師“小學化”教育觀念嚴重,認為“幼小銜接”是提前教孩子一些小學知識,以更好地過渡到一年級。于是,許多幼兒園開始對幼兒灌輸小學知識,以小學的管理模式來管理幼兒園。
第四,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家長的觀念出現偏差。應試教育的思想對我國幼兒教育產生嚴重的影響,“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在眾多家長腦海中縈繞,紛紛向幼兒園提出要學前開始為孩子惡補拼音、寫字、算術的要求,家長急于求成,望子成龍心切,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甚至進行攀比,這樣做不僅壓制了幼兒的個性成長,而且使幼兒厭學,消極抵抗。
二、解決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對策
1、尊重幼兒的天性,保護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面對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日益加劇的現狀,幼兒園教育工作應對幼兒天性加以尊重,樹立“在玩樂中學習,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促使幼兒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只有將幼兒的想象力充分發揮出來,才能夠為孩子在后期教育中的創造性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因此,在幼兒教育中,要對幼兒這一年齡階段的性格特征和發展特點進行準確的把握,引導幼兒對世界展開積極主動的探索,對其想象力與創造力加以不斷拓展,而不是生硬地將固化知識灌輸給幼兒。
2、對家長教育方法和教育觀念進行改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是造成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間接原因之一。因此,應協助家長建立正確的教育觀念,首先應樹立正確學習觀念,使家長認識到幼兒學習主要是開展動作思維訓練,應在游戲情境下,通過多種感官參與,展開如畫、唱、說等多種活動性學習;其次,要促使家長建立終身學習理念,使之清楚地認識到,培養幼兒的良好學習習慣、持久學習能力和濃厚學習興趣比幼兒教育階段的知識學習更重要。改善家長教育方法和教育觀念,并不是通過教育理論講解就可達到目的的,而需在具體活動和事例的證實下,讓家長“眼見為實”。如,可在“家長開放日”活動中進行幼兒園教育成果的展示,使家長對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具體開展方法和過程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同時加強教師與家長間的溝通,使家長對活動開展意義有深入理解。另外,還可通過形式多樣的主題家長會活動,邀請有經驗的家長現身說講,對家長陳舊的教育理念加以改善。
3、加強對幼兒園教育的監督工作,建立全面有效的幼教監管機制。在幼兒園教育中,要做到每年對各個幼兒園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展開抽查,對幼兒發展的基本情況進行調查。抽查的內容應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包含的藝術、科學、社會和語言等各領域的規范涵蓋其中,同時對有問題的幼兒園給予相應處理。各級政府部門應對辦園標準加以嚴格限制,將幼兒園建設的整體水平普遍提高。對申請建設幼兒園且與辦園條件相符的人員,要經審批合格后才能進行準辦證發放工作。對非法成立的幼兒園要通過評估工作進行清理,防止由于個別幼兒園辦學不規范出現“小學化”傾向,避免出現生源惡性競爭問題。
三、結語
幼兒園課堂教學中的小學化問題亟待解決,即使有再好的園舍、再好的設施、再好的教師,如果沒有正規的課堂教學,孩子很可能就失去了最好的受教育時機。要克服幼兒教育小學化,就必須按照國家的幼教法規辦事,按照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安排好幼兒園的各項教育活動,使廣大家長能夠支持幼兒園的教育工作,才能使幼兒在歡樂和諧的幼兒園整體教育環境中獲得全面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秋霞.從管理人手解決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J].新課程研究:學前教育,2011.
[2] 楊仁琴.防止和糾正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J].大江周刊:論壇,2012.
[3] 胡紫霞.論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問題[J].新課程:教研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