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發
摘 要:地理圖像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是地理教學中重要的、必要的和實用的媒體。地理教學中經常遇到圖文轉換的問題,圖文信息轉換題也是近幾年高考中的主要題型,在教學實踐中,圖文信息轉換的方式很多,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實際,選擇最恰當的轉換方法,如:由圖到文的轉換、由文到圖的轉換,由圖到圖的轉換等。學好圖文轉換,不僅有助于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地圖表象,而且有利于學生讀圖能力、析圖能力的提高,還可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和空間想象力,有利于學生自主、高效地學習。
關鍵詞:圖文轉換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222-01
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是學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皥D文轉換”是地理學習中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記憶方式和思維方式。
地理教學中經常遇到圖文轉換的問題,圖文信息轉換題也是近幾年高考中的主要題型,在教學實踐中,圖文信息轉換的方式很多,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實際,選擇最恰當的轉換方法,如:由圖到文的轉換、由文到圖的轉換,由圖到圖的轉換等。通過圖文轉換的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地理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地理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能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我特別重視以下幾種讀圖分析能力的培養。
一、以文釋圖
以文釋圖是指將圖像及圖表中內容用文字表述出來。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將地理課本中所有的知識點放在各類圖形上去理解與掌握,不要讓學生憑空去記、去背,學會圖文轉換。比如,一幅等高線圖,能從圖上等高線的走向、密度、遞變規律中讀出山地的走向、坡度的大小、發展農業的方向等等。這就要求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正確觀察圖像并準確提煉信息的能力。
僅僅會觀察圖,獲取圖像上的某些表面信息是完全不夠的。教學過程中地理圖像的運用還應該在看圖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力求理順各地理要素之間的關系,并將所獲得的表象經過思維加工和處理,得出正確的結論,以達到闡述清楚與地理圖像有關的地理特征、地理規律的目的。
如:引導學生在等高線地圖中對地形部位的判讀,很容易得出規律性的結論:等高線向低處凸——山脊——河流的分水嶺;等高線向高處凸——山谷——河流所在地。等壓線圖中對氣壓場的天氣狀況的判讀:氣旋和低壓槽處——陰雨天氣;反氣旋和高壓脊處——晴朗天氣。這樣讀圖分析出來的結論形象直觀,比單純的語言表達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
二、以圖釋文
以圖釋文是指將課本文字轉化為圖像或圖表。以直觀的圖像來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內容,可以培養學生由抽象思維向形象思維轉化的能力。所以,學生在讀圖、析圖的同時應學會自己動手繪圖,繪圖是地理圖像的理解和記憶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環節。這樣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所學地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例如:在學習地球公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內容時,近日點的角速度、線速度比遠日點的角速度、線速度大的問題,學生接受比較困難。如果運用開普勒定律—行星繞恒星運轉時單位時間內掃過的面積相等的規律,繪出簡單的示意圖,學生容易直觀的理解。這樣處理教材,既降低了知識難度,又便于學生深刻的理解地球公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的相互關系。
三、以圖釋圖
以圖釋圖是指用一張新圖來表述原圖。地理學科的教學要從傳授、繼承已有知識為中心的傳統教育,轉到著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教育上來。培養學生以圖釋圖,正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重要工作。而能夠做到以圖釋圖,就必須使學生具有扎實的地理知識基礎,靈活的思維方式,一個人如果只會按一種固定的方式或教師教給的方法去思考和處理問題,是不會形成創新能力的。實施素質教育,在培養學生常規思維的同時,應充分重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使學生逐步養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學習方法,善于打破思維定勢,增強思維的靈活性。以圖釋圖,就需要靈活的創新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
例如,在分析夏至日太陽光照側視圖時,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繪制一張在北極點上空的光照俯視圖來表示光照和晝夜長短的情況,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注意地理圖像之間的重新組合,對教材中某些圖像加以類化,使圖與圖之間、圖與表之間、表與表之間進行轉化,然后將其引申發展構成新圖。
四、以圖變圖
以圖變圖是指變形課本的地理圖表或把教材中兩個或兩個以上、有一定聯系的地理事物合并在一張圖上。變形課本的地理圖表,對課本中的形態結構圖進行一定程度的變形。由立體圖改為平面圖;由直觀圖改為示意圖;由實物圖改為文字圖等,或是將課本中的關聯圖改變形式以新的形式出現。
五、補全圖像。
根據地理圖像提供原因或結論,但又不全面,指導學生運用所掌握的圖像知識和技能,聯系所學的知識加以補充完善,稱之為補全圖像。這樣就給學生以思考的余地,不僅能培養用圖繪圖能力,也為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提供了空間,滿足學生創造欲望。
總之,在地理教學中,主要是培養學生學會正確認識地圖,熟悉地圖、閱讀地圖和繪制地圖,更重要的是能夠做到圖像與文字的轉換。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地圖表象,而且有利于學生讀圖能力、析圖能力的提高,還可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和空間想象力,有利于學生自主、高效地學習。
參考文獻:
[1] 趙敬君.《“圖解法”在地理學習中的應用》,考試(教研版),2008年02期
[2] 蔣玉蓮.《高中階段地理示意圖學與教的研究》,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3] 朱林祥.《淺談圖——圖轉換的類型和作用》,中國優秀博士論文,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