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杰
摘 要:中小學英語教學是英語教學的初級階段,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保證學生學習效率和質量的關鍵。而學生由小學向初中過度時,其學習習慣、教學環境、知識儲備狀況等均影響了初中英語教學效果,因此,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在教學中占據重要位置。本文從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價值出發,探討暗示教學在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中的應用方法。
關鍵詞:中小學英語教學;教學銜接;暗示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278-01
初中教學是學生進行中學教育的第一步,學生由小學轉為初中時,對新生活充滿好奇心,而初中教學模式與小學教學模式相比存在較大差異,影響了初中英語教學效果,因此在中小學學生教學中需不斷加強對學生的英語銜接教學。暗示教學是新型教學模式下形成的一種教學方法,由保加利亞的心理治療醫生喬治·洛扎諾夫于20世紀60-70年代創立,又稱“洛扎諾夫教學法”,其主要通過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暗示,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價值
小學英語教學主要涉及對學生的英語啟蒙教學,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的基本認識。而以往對中小學英語教學的研究主要針對于教材,諸多研究指出中小學英語教材存在脫節狀況,不僅導致了資源浪費,也引起教學質量較低,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1]。因此加強對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研究具有極大的教學價值。且進行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研究能促進教學方法的更新,為教師提供更多教學方法,便于教師根據學生實際學習狀況選擇合適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效率;促進師生之間溝通交流,從而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中的暗示教學應用方法
1、教學環境建設。在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中,教學好環境的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教師可在學生入校后第一個月中加強外部教學環境建設,根據洛扎諾夫暗示教學法的相關原理,可在教室外部設置幽雅的教學環境。如教師可將教室中的桌椅擺放重新設置,打破原有固定擺放模式,將桌椅擺為弧形,并在弧形中間擺放軟椅以供教師教學使用。在教室四周擺放花草盆景,為學生提供較為輕松的教學環境,使學生處于“假消極狀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投入教學狀態,增強學生記憶力,提高學習質量。
2、教學前動員活動。教學前進行動員活動是教學活動中常見的一種暗示教學方法,其是通過學前動員,給予學生權威性的信息暗示,通過語言、音樂等多種藝術力量,提升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從而促進學生充配合教師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進行教學前動員活動的方式較多,其動員時間可根據教師需求進行適當調整,進行動員的間隔也可具有隨意性。如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向學生表達他們的英語學習狀況已經達到優秀標準,并向學生表達教師在今后的學習中將會指導、帶領他們進入更高層的學習階段;在課堂教學的前5分鐘,教師可進行小學英語知識測試,以基礎題為主,保證每位學生都能獲得滿分,考核結束后及時公布正確答案,加強對學生的肯定和贊揚,并表示跟隨教師的引導學習,初中英語學習中同學們能獲得更好的成績,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
3、音樂暗示。教師進行暗示教學時,可采取音樂暗示,通過音樂的感染力促進學生注意力集中。進行過英語教學時,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播放相關音樂,通過音樂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從而促進音樂和英語同時進入學生大腦,使學生產生大腦興奮中心,并使學習興奮中心處于較強地位,使音樂感知的興奮中心處于較弱的地位,學習興奮中心處于集中穩定狀態,而音樂感知興奮中心處于向外擴散狀況,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習興奮中心,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率[2]。此外,當學生處于音樂感知狀況時,能有效促進學生身心放松,并使學生跟隨音樂產生聯想,加強對音樂知識的學習聯想效果,提升英語知識記憶效果。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不同選擇古箏、柔和音樂、鳥鳴聲、海浪聲、滿搖滾等相關音樂,促進音樂與教學內容、背景的契合。
4、權威暗示。權威暗示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經人們長時間驗證、認可、尊敬等而形成的信任對象[3]。包括受人信任的教師、事物、教學觀念等,通過這些權威事物,提高學生對教師教學活動的信任,從而促進學生學習信心的提升,提高教學質量。
5、直觀暗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采取直觀暗示的方法,通過直觀暗示,促進學生意識直覺和無意識直覺時間關聯,并促進學生將直觀教學內容與心理刺激暗示相結合,促進學生發散思維,將直觀教學內容進行聯想記憶,提升教學質量[4]。如教師可在教學中根據實際教學內容,運用電影、圖片、音樂、戲劇等方式進行直觀講解,必要時可將教學活動場所移向教室外,帶領學生進行訪問、參觀等。
6、節奏控制。節奏是藝術暗示中的重要內容,直接影響藝術暗示效果。節奏變化是事物發展的本原,也是藝術美的靈魂,節奏直接支配著人類的各種生活狀態、情緒等[5]。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加強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把握教學節奏,根據學生的實際知識儲備狀況,合理調整教學進度、教學間隔、藝術暗示節奏等,控制節奏,促進教學節奏與學生學習節奏的契合,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并提升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效果。
暗示教學是運用暗示手段,激發學生心理潛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方法。通過暗示教學法不僅能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環境,促進學生保持輕松的學習狀態,且能提高學生學習信心,促進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提高課堂學習質量,提升學生記憶力和聯想力,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質量。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是當前中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研究內容,教師需不斷加強對暗示教學的理解和運用,提升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效果,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趙春梅.關于暗示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4,(1):24-24,25.
[2] 孫 潔.淺析心理暗示對小學英語教學的啟示[J].小學教學參考,2012,(36):58.
[3] 薛艷梅.基于暗示教學法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初探[J].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4,(3):18-18.
[4] 劉 萍.小學英語教學暗示教學法的本土化分析[J].讀與寫(上,下旬),2015,(19):216-216.
[5] 曹 玲.小學英語教學中體態暗示法的運用研究[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5,(1):15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