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愛民
摘 要:校園文化是學校育人重要途徑,它通過學校育人目標、育人方式、育人環境、育人效果來體現,是學校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在學校管理工作中,校園文化建設是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需要學校領導、教職工、全體學生、家長、社會一起來努力建設的工作。有時是幾代人一起來建設的工作,是每一位學校管理者都不能忽視,并需要努力地去完成的工作。
關鍵詞:學校管理;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328-01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的一些學校管理者,卻忽視了校園文化建設,這除了有些學校受歷史發展因素制約,學校硬件建設發展滯后,學校規模較小,地理環境限制外,更多的是學校管理者沒有認識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認為它是軟工作,隱蔽工作,投入大、時間長、效果慢,沒有抓教學質量這種短平快的效果明顯。這種認識應該說在我們身邊還有不乏實例。這種認識的結果是學校的發展,學校的形象,管理者的治校水平就只能在低端運行。
一、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一是體現我們的教育目標。學校不但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地方,它還擔負著培育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發展的一代四有新人的歷史重任,而影響學生成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學生的品德、行為、身心的成長,是需要綜合因素的影響,是靠潛移默化,逐漸形成的。
二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功能適應學生身理心理發展需要。青少年學生身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強,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常言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小學生的“三觀”還未形成,社會的負面東西也在不斷影響學生,加上現在留守兒童、離異家庭、違法家庭、流動家庭的家庭孩子多,他們的成長本身都有許多缺陷,如果沒有良好的學校教育環境,學生的身心發展就會受到不良因素影響,從而走向歧途。校園文化建設就可以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家庭教育的需求,彌補那些特殊家庭孩子的教育缺位。
三是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全面發展的需要。隨著政府對教育事業發展經費的投入加大,各級各類學校的硬件建設越來越好,教學樓、辦公樓、校園道路,綠化園地、綜合用房、運動場地、食堂廁所得到大大的改善,但隨之而來的是學校的精神文化建設能否與物質文化同步發展,只有從一開始就將校園文化建設與物質文化建設同步考慮,一同發展,才不會出現學校硬件建設過硬而軟件建設虛空的現象。
二、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和方法
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非常豐富,這里只談校園硬件建設、制度建設、活動載體建設、內外宣傳建設、特色文化打造幾個方面的問題。
1、加強校園硬件建設,美化校園環境。校園硬件建設,是校園顯性的文化因素,很有視覺的直觀性,包括校園布局、建筑裝飾、教學設施、綠化園林、環境衛生等,其中校門、教學樓、綜合大樓、運動場、食堂、宿舍最為顯眼。要求校園盡量做到教學、生活、運動、休息各區相對分散,各有功能,布局合理科學。在舊校園改造時要有長遠眼光。校園硬化和綠化要一并考慮,以創建優美而富有特色校園為目標。
2、加強學校制度建設,強化管理科學性。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校作為一個社會組成單位,所謂小學校大社會,自然不能忙中無序,必要的管理制度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成分,它一方面可以保障學校一切工作的有序依法進行,又是對學生進行依規依法行事的良好教材。學校制度不管是針對教職工的,還是針對學生的,不管是學校層面、還是班級層面,不管是教學工作、還是后勤管理工作,在制定前都要廣泛收集老師、同學的意見,反復醞釀完善,要做到科學、實用、可持續。制度建設中要注意針對不同對象主體,做到繁簡適度,適應實施主體的認知水平。
3、校園活動載體建設,促進學生身心發展。校園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許多育人構思,都是在活動中來完成的。學生在各項活動中學習、體驗、感悟、提升、成長。學校在組織各項活動時,應有活動方案,計劃,注重活動全過程,注重學生參與率,講求活動效果。有些活動是屬于傳統的,比如學雷鋒、環保教育、法制教育,成人禮教育、新生入學教育,要注意內容與形式的創新,講故事、演講、誦讀、體育競賽、藝術節、科技節等。形式上如興趣小組、互助小組、社團等,當然這些工作安排的密度也要根據學生、學校的實際,過多或過少都不行。特別是一些重大活動,對學生的影響很大,一定要精心組織,周密部署,以學生真正受教益為目的。
4、校園內外宣傳文化建設,營造學校發展空間。校園文化建設中,容易被忽略的是對內對外的宣傳。如果我們的一些辦學理念、校風校規、教風學風、班規校矩、名人名言、英雄字畫,校歌班歌只流傳于領導之間,只停留在文件之中,教師不知曉、學生不踐行,那就失去了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對外宣傳也很重要,包括學生家長、周邊社區,當地政府、相關單位,我們的學校領導、教師都要向他們宣講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辦學成果,為學校的發展造就良好的環境。
5、打造特色校園文化,促進學校創新發展。校園特色文化體現了一個學校的歷史、環境、人文的特征,既是學校文化傳統的繼承,更是學校創新發展的體現。特色校園文化的打造,要從理論的支撐,到實踐的操作,再到效果的評價,反復提煉而來,如果盲目地提出一種特色文化,就只能是一句句口號而已。我們看到一些學校跟風似的提出諸如水文化、陽光文化、孝文化、耕讀文化、綠色文化、星星文化,其結果是要么停留在一些計劃總結文件里,要么出現在校園的一些裝飾里,師生的知曉率、參與率不高,實行一段時間又停了下來,這種特殊文化沒有多大價值。學校特色文化的打造是一個長期的艱難的系統的工程,非出大力大智不行。
總之,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意義重大,內容包含廣泛,需要努力做的工作很多,作為學校管理者,不能等閑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