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梅
摘 要:在初中寫作教學活動中,教師總是發現很多學生一遇作文課就倍感頭疼,無從入手,不知道作文應該寫些什么。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他們不懂得講故事,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故事。
關鍵詞:記敘文;初中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369-01
在初中寫作教學活動中,教師總是發現很多學生一遇作文課就倍感頭疼,無從入手,不知道作文應該寫些什么。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他們不懂得講故事,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故事。其實,敘寫好的記敘文也正如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一樣,要善于從小處著眼,要抒發真情實感,要有新穎的立意,還要有精彩的故事懸念,要把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點滴和要素和諧有機地串連在一起。講好身邊的故事,才能寫出有生氣、有滋味的好文章。
一、講“小事小情”,以小見大
在初中寫作教學中,堅持“以小見大”的敘事視角,是記敘文寫作教學中的有效方法。“一葉落而知秋,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陽的光輝”。教師要善于指引學生利用身邊的平凡微小的故事為載體,在讓他們敘述“小事小情”的過程中,達到在平常的蘊含深刻、微細中挖掘大道理的目的,真正體現出記敘文寫作活動中應堅持的以小素材來反映深刻主題的基本技巧。在指導學生記敘文寫作實踐中,筆者總不忘從已有的資源出發,積極歸結教材中相關的名家大師作品的寫作特色,讓學生們深深感受到絕大多數的大作家都能巧妙借助“小事小情”來抒發自然真摯的情感。當然,教師也可以利用寫“下水文”來示范引路,通過給學生講述生活中有教育意義的小事趣事,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激起寫作興趣,習得寫作技巧,并勤于在身邊小事中觀察生活、體味生活,養成一種自主自覺的寫作習慣。
二、述“真人真事”,抒發真情
真實是文章的生命。筆者曾在七年級寫作和口語交際教學中,要求學生注意觀察自己和周邊的人和事,以“我”為題開展“講故事、寫作文”課堂比賽。同學們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有不少同學寫出了許多新鮮活潑、有個性有特色的好文章。如張力軍同學就寫了“我的第一次闖紅燈”,以他自己親身經歷的一次闖紅燈事件為素材,寫出了他不遵守文明禮儀和社會公德的情感體驗,特別是描述闖紅燈過程中的矛盾的心理斗爭的文字,形象地表現出他由焦急、緊張到懊悔的心理變化。下面是截取其中一小段:
我眼看著電子手表的時間在一秒一秒跳過,上課的時間很快就要到了。今天媽媽讓我自己獨立上學,快要到學校的紅綠燈路口,我在焦急地等待著綠燈的出現,可是還有一分多鐘。我左右看著,卻沒有車輛通過,只有那安靜的紅燈在一秒一秒地閃著變化著。我突然想,平時我都沒有闖紅燈,現在又都沒有車,我是不是應該快速地跑過去呢?我的心情一下子緊張起來、專注起來,左右再看一看,還是沒有車。趕緊!我一咬牙,一抬腿就邁出去了。但我心里立刻變得忐忑不安起來,邊邁步邊左右快速地瞄著;突然,我耳邊隱約響起一個渾厚的聲音:“小朋友,別那么趕,不要闖紅燈啊!”我已經管不了那么多了,我要盡快過去……啊哈,我終于過來啦!我飛一樣地跑進校門,在上課鈴聲剛響的那一刻,我終于沒有遲到。第一節課,我的注意力始終還在闖紅燈的驚險回憶中。我是不是太冒險了?以前老師們的安全教育都忘記了嗎?是不是違反了中學生應有的文明禮儀?我一直在想,有點懊悔,有點失落,有點……
寫文章就是講故事,要寫好記敘文也不難。這位學生以親身經歷來說自己的故事,并且心理活動描寫細致,事例平凡卻有代表性,觸發不少有過相同經歷的學生們的心靈,增強了故事的可信度和認同感,也引發他們再一次思考:“這樣做對嗎?我也有過這樣的行為嗎?我也能像他這樣勇敢地寫出來、講出來嗎?”好的文章,一定有好的故事。敘寫故事,就是描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表達真實的事件和情感,只有真實的,才是動人的。
三、尋“新穎故事”,創新立意
講故事寫記敘文,還要注重創新立意,尋求新鮮獨特的文章主題。新穎別致、富有深意的故事更能增添文章的深刻意義和價值。“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教師要指引我們的學生多觀察生活、用心領會生活,發掘有意義的、新鮮的寫作素材,鼓勵他們寫出好文章。有一次,筆者在批改學生作文的時候,發現了一篇標題為“禮物”的文章,作者是班上平常很不起眼的小女生謝楠。文中主要描述了她為了在母親節來的時候,能親自送一個特別的禮物給媽媽,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請求同學幫忙,學會了上淘寶網,并借助同學的力量,網購了一付加長洗衣橡膠手套,要在節日時送給媽媽。她在文章里這樣寫送給媽媽禮物時的一段情景:
這一天,節日終于到來了。一大早,媽媽在匆忙為我準備上學的書包和水杯。我微笑著站在她背后。她一轉身,似乎看出我的神情有點不一樣,用手摸了下我的額頭,就問:“怎么啦?”我輕輕地搖了頭,說:“媽媽,今天是母親節,我要送個小禮物給您,希望你會喜歡,好嗎?”媽媽聽了,微笑著說道:“不用送我禮物,只要你認真讀書,開開心心生活,我就知足咯!”“你看!這是我送個你的禮物,你看看,喜歡不?”當媽媽揭開禮物盒子,看見了洗衣手套時,立刻會心一笑說:“我的乖女兒,媽媽沒有白疼你啊!”“媽媽,以后你洗衣服、做家務就可以戴著我送你的手套了,這樣你的手就不怕被凍傷了。雖然現在天氣還比較暖和,但你可以留到冬天用哈!”
學生圍繞母親節活動主題,都會從“感恩”的視角來寫,都能表現出對媽媽的敬愛和感激之情。但要挖掘新穎的素材,從別人沒有寫過的角度來寫卻為數不多。謝楠同學以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流行參與網購的實際出發,不像別人都是網購喜歡的衣服、食品、玩具等,而是將自己網購一副手套送給媽媽作為母親節的禮物為素材,選取了熟悉生活中的“新鮮”場景,樹立了一個“新穎”的寫作視角,表達了另一番意味和意義。所以,要選取“新鮮”事,覓得“新穎”視角,教師平時在指導學生寫作訓練時需要開展拓展思維和求異思維的訓練
四、制“故事情節”,精巧設計
說生活故事,寫好記敘文,同樣也需要精于設計故事情節。優秀的記敘文中,精致巧妙的故事構思、引人入勝的情節設置,往往能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能極大激發讀者的閱讀欲望。筆者在日常寫作教學過程中,總是積極引導學生體會許多名家名作都將巧妙的構思寓于故事的情節鋪展過程中,如靈活利用象征手法、過渡言志、以物喻人、以景抒情等文學表現用法,精致安排文章體裁和各部分的詳略布置,還運用點題、呼應、銜接、遣詞造句等多樣化的寫作技巧,在故事情節的矛盾運動中配以精致的語言文字和有效的寫作技巧,從而寫出了生動真切、有滋有味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