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滌環
(湖南省沅江市農村辦 湖南沅江 413100)
橘、柑、橙、柚四大柑橘品種果實,采收前極易發生裂果。一般年份園地出現的裂果率5%~10%,嚴重的在30%以上,極大地影響了品質和產量,給果農造成不應有的經濟損失。
高溫干旱期土壤需保持一定的含水量,土壤水分的急劇變化是導致柑橘裂果的重要原因。如果果實發育膨大后逐步進入成熟期時,果皮(柚類為海綿層)停止生長或增厚,而果實內細胞迅速伸長和增大,促進整個瓤瓣迅速增大而充實,壓迫外果皮,逐步變薄。若在這一時期持續嚴重干旱,后遇暴雨或連續降雨,細胞吸水過多過猛,瓤瓣增長過快,果皮承受不了如此巨大壓力,必然會產生嚴重裂果。
幼果期如果有害蟲侵食果皮,使橘果形成硬皮、凹陷,導致后期果實開裂;有的遭受銹壁虱的大量危害,不僅果皮變黑,而且銹壁虱取食果皮汁液后,表皮嚴重受損停止生長發育,僅剩下一層薄皮,在遇上雨天果實吸水膨大時,最易出現裂果。
缺鈣、缺鉀的果樹易發生裂果。柑橘缺鉀會造成果皮薄,總固形物含量低,糖酸比升高,維生素C減少等,而易出現裂果。
一般果皮薄、質地柔軟,果皮可塑性小的容易發生裂果。
究其原因,如果當柑橘果實生長前期遇上雨季,因園地土壤漬水量大,使果實大量吸水后迅速膨脹,并使果皮脆嫩;后期,即夏末秋初降水量突然銳減,再加上高溫日灼,形成雙重壓力時,極易造成大量裂果、落果現象的發生。
一般特早熟和特晚熟的柑橘品種,結實期避開陰雨和干旱季節,可減輕裂果發生。
少施磷肥,增施鉀肥、氮肥、農家肥,可以減少裂果。7月下旬到8月上旬在結果樹樹冠兩邊挖30~40厘米深的穴,施入人畜糞30千克,尿素0.2千克,氯化鉀0.2千克,也可用草木灰3~5千克代替其他鉀肥。在每天的上午或下午葉面噴施濃度為0.3%的硫酸鉀或磷酸二氫鉀(每周1次)。
過長的枝梢適當短剪摘心,過多的夏秋梢當萌發至2厘米左右時及時抹去,能有效地控制裂果。一般在7月應將小果、畸形果、病果、蟲果疏掉,以保障正常果實長大,減少裂果。對于已開裂的果實應保留在樹上,通過裂口水分蒸發,以保持土壤水分和樹體水分的相對平衡,避免產生新的裂果。
保持土壤中較高而適中的含水量,不使柑橘的水分供應發生劇烈變化。平時要多施、深施有機肥,進行深翻改土,加強土壤改良,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這是各種農技措施中的根本措施。在干旱期要及時灌水,一般連續15天無雨水,就要灌一次透水,在高溫干旱季節要求10天灌溉1次,澇時及時開溝排水,在久旱降雨后不要立即施肥,防止突然產生大量裂果。
7月下旬開始,柑橘園地用秸稈覆蓋園地土壤,每畝用量1 000~1 500千克,壓實厚度約10厘米,這樣在干旱年份可有效地阻止土壤水分蒸發而增強抗旱能力;后期出現暴雨時,截留大量降水以減少根系驟然大量吸水,達到控制裂果的效果;還能有效地增加園地有機養分,如不用秸稈覆蓋,可在長期干旱轉入大雨、暴雨時,在廂面上覆蓋農用塑料薄膜,僅讓柑橘樹從廂溝及薄膜縫隙處有限度地吸水而減少裂果。
深翻改土,增施有機肥,讓根系充分生長,較好地吸收養分和水分;合理修剪,適當地保持果實上部枝條的葉片,避免強光直射引起果皮老化裂果。此外,在土壤缺鈣、硼元素的情況下可施入適量的過磷酸鈣,葉面噴施0.3%的硫酸鉀或氧化鉀及鈣、硼等元素營養液,不僅可減輕因缺素引起的裂果,而且可防止日灼促進果實膨大。
試驗表明,用30毫克∕千克萘乙酸與8毫克∕千克激動素的混合液在果實膨大期噴霧,可減少裂果;用1%的氯化鈣溶液在收獲前1個月噴霧,對減輕裂果有一定的作用。用尿素150克,石灰100克對水50千克噴施,有防裂果效果,最好是在清晨或傍晚噴灑樹冠。為了減少病菌從果頂端侵入,結合防治銹壁虱與紅蜘蛛,在樹冠上噴施0.3~0.4波美度的石硫合劑1~2次,早晨或傍晚進行,減輕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