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斌,張志強,張建強,劉亞玲
(1岐山縣蠶桑果樹工作站 陜西岐山 721000; 2寶雞市蠶桑園藝工作站 陜西寶雞 722400)
果園間作是一項有效提高自然資源利用率,提高果園復種指數,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技術措施之一,也是推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一條重要途徑。近年來,寶雞蘋果幼園每年以10萬畝的速度不斷擴張,當地果農和蘋果示范園區在新建園,利用果園行間空帶套種不同作物,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為使蘋果幼園套種做到科學合理,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生產實踐,就幼園如何合理套種作物總結出幾點心得,供各地果農參考。
新栽當年的樹,留足營養帶后行間空帶尚有 2.5~3 米,即 2∕3 土地面積可利用間作。2~3年幼樹除留足營養帶后尚有2米左右空帶,即1∕2土地面積可利用間作。
合理間作既不影響幼樹生長,還能增加果園的收入,由于間作物種類不同,間作物收入每畝在400~2 000元不等。
通過間套能減少對幼園除草、澆水或翻地用工等的投入。調查發現,進行間作的幼園,其幼樹營養帶內雜草較少,清除雜草也比較容易,而未間作的幼園,大部分幼樹營養帶雜草多而旺,往往影響幼樹生長,所以幼園合理間作往往較未間作園的生長勢要好。
在間作時,留足幼樹營養帶非常重要,一般新建園營養帶寬度1.2~1.5米為宜,以滿足幼樹根系對土壤水分、養分的需求。新建園建在麥田的開帶寬度(營養帶)必須達到1.5米,并要加強春季灌水,5月中、下旬及時追肥。二、三年幼園營養帶留足2米左右,幼園只有留足營養帶,覆蓋地膜,并加強春夏季水肥管理,才能保證幼樹樹體正常生長,快速成形。
深根系作物如小麥、大麥等因5、6月份在幼樹春梢旺長期爭水爭肥矛盾突出,不宜在幼園間作。高稈作物如玉米、高粱等在生長中后期會對幼樹枝葉遮光,使光照不足而造成枝梢細弱,木質化程度差,影響花芽形成,不宜在幼園間作。
間作此類間作物因灌水管理造成幼樹晚秋旺長、木質化程度差、中短枝二次萌發減少樹體養分積累而影響花芽形成等。
豆類作物如大豆、黑豆、綠豆、碗豆等是幼園很好的間作物,豆類作物耐瘠薄、耐旱,春播或夏播均可,在寶雞市淺山區和塬區幼園間套一般不再施肥或灌水就能很好生長。豆類作物若不與下茬作物爭時,可選用生長期較長產量較高的豆類品種。例如:千陽縣張家塬鎮匯豐家庭農場,于2015年6月25日在果園套種黃豆120畝,10月下旬用收割機收獲,共產14 000千克,折合畝產115千克,產值460元。豆稈豆莢還于行間,增加了土地有機質。豆類可用條播機播種,小型橡膠鏈軌式收割機收獲,省工省事,是連片園或大戶幼園很好的間作物選擇。
如馬鈴薯、紅薯等,馬鈴薯在我地宜早春(元月下旬至2月上旬)地膜種植,一般采用寬隴雙行機械播種,生長季節灌水,施肥各1~2次,收獲期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采用機械挖掘、人工分揀包裝。紅薯可在春季4月中、下旬栽秧,川塬區最晚也可于6月上、中旬栽秧,一般采用寬隴雙行地膜栽植,收獲宜用專用挖掘機收獲。岐山縣棗林鎮茂達園專業合作社在80畝幼園間套薯類,于元月下旬點播地膜馬鈴薯,5月下旬至6月上旬陸續收獲完畢,共產馬鈴薯8萬千克,收入10萬元,于6月下旬又間作紅薯,地膜挖孔栽秧,10月下旬收獲紅薯10萬千克,收入11萬元,平均每畝幼園間作物收入2 600元,取得很好收益。
瓜類作物如西葫蘆、西瓜、甜瓜、南瓜等種類。間作瓜類時,應防止瓜蔓纏繞幼樹枝干,且不影響對幼樹拉枝、噴藥、施肥等人工作務。岐山縣蒲村鎮黃家莊園種植合作社,在60畝幼園間作地膜西瓜,收入19萬元,除去西瓜投入6萬多元,每畝間作純收入2 000余元,而且幼樹生長勢旺。
在幼齡果園中間作茄子、蘿卜、甘藍、辣椒、葉菜類等耐陰或較耐陰類蔬菜,實行精耕細作,不僅能當年盈利,及早收回果園投資,而且由于種菜有較高的肥水保證,有助于幼齡果樹的增根擴冠。
在果園中套種白三葉草、紫花苜蓿或者種植油菜、豆類等,在生長前期作為綠肥翻壓,可以與果樹擴穴、深翻壓綠肥結合,達到育肥土壤,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的目的。還可以用牧草飼養羊、豬、兔、雞等動物,動物糞便返還果園可培肥土壤,動物產品可增加果農收入。這樣就可以延長產業鏈條,利用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確實為一舉多得的好辦法。
(1)選擇間作物應根據當地土壤、氣候及灌水條件,選擇適宜種植的間作物,避免秋季或晚秋需大量灌水、施肥的間作物。
(2)對連片幼園特別是大戶果園間作要盡量采用機械整地、機械施肥、機械播種和收獲。以免因投入人工較多而影響間作物收益,甚至出現虧損現象。調查中發現部分大戶因間作柴胡等藥材,因藥材類無法機械收獲,且每年生長季長要鋤草4~5次,二年生柴胡畝累計用工50個以上,加上種子、肥料、水費、地租成本,畝成本高達5 000多元,想要盈利是很難的。還有大戶種植紅白蘿卜的,因都采用傳統人工作務方式,即人工點播、人工挖掘切纓、裝袋,工效較低,普遍出現虧損情況。
(3)對間作物噴施除草劑時,要選擇無風天氣,并壓低噴頭或在噴頭部位裝上防霧罩,以防除草劑噴灑到果樹上引起藥害。
(4)對蘋果幼樹進行噴藥防治病蟲害時,要充分考慮間作物的收獲時間和農藥安全間隔期,特別是間作蔬菜和瓜類時,要避免在農藥安全間隔期內采收而造成對人畜的危害。
(5)第4年幼樹及以后的初果期、盛果期園已不再適合間作經濟作物,可改種季節性綠肥或行間生草,為果樹提供土壤有機質,改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