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 君
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與風險管理的研究
■//涂 君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下,審計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市場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是公眾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企業經營進行有效監督的重要手段。但是,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自身特點的影響,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工作面臨更多的風險。文章以某會計師事務所發展為例,在闡述審計風險內涵、特點,審計風險管理內涵、內容的基礎上,根據該會計事務所審計發展現狀、存在問題以及原因,對如何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管理進行策略分析。
會計事務所 審計風險 風險管理
會計師事務所的社會審計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在企業數量增多和發展良莠不齊的影響下,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工作面臨更多復雜的審計風險。近幾年,社會爆出我國上市審計公司接二連三的發生財務造假案件。這些造價案件的頻發使得社會公眾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以及信譽都受到了影響。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失敗案件的出現一方面對我國注冊會計行業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另一方面也破壞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常經濟秩序。
(一)內涵
審計風險主要是指當會計報表工作中出現錯報或者漏報情況時,企業的注冊會計師沒有根據企業發展實際發表出恰當的意見。這些意見包括現有的風險分析、風險檢查和風險控制。審計風險等于固有風險、檢查風險和控制風險之間的乘積。固有風險主要是指對不存在相關假設內容的內部控制。控制風險是指已經被認定了的重大錯誤情報問題,這些錯誤的情報沒有被及時的發現、解決和制止。檢查風險一般和企業財務報表編訂的內部控制設計內容有關。審計風險中的三種風險要素彼此之間是相互影響的。
(二)特征
1.客觀性的特點。企業審計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存在于審計業務的各個方面,如果超出了一定的時間段,審計風險會自行消失。
2.非零性的特點。企業審計工作人員是無法消除企業發展的審計風險的,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來降低風險。因此可以說,企業的審計風險是可以被預防和控制的,但是無法被消除。
3.可控性。審計風險能夠被預防和控制。
(一)內涵
審計風險管理是指會計師事務所在對審計單位進行適當的了解之后,對企業某一項目審計工作可能存在的審計風險問題進行識別、分析和判斷,在了解風險之后對審計工作展開評價,確定風險類型和防控策略。
(二)意義
審計風險管理是企業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分支,通過對審計風險的管理能夠幫助會計師事務所減少風險,并降低因為審計風險帶來的經濟損失,在企業發展內部維護好會計師事務所的形象。另外,在進行審計風險管理之后,能夠加強企業會計師對會計理論知識和實踐管理工作的了解,提升審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審計風險管理的順利進行能夠幫助企業的管理經營者發現現階段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而根據審計工作開展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規避風險。
(一)企業會計事務所審計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企業會計事務所的審計管理是審計人員對審計風險的一種識別、測試、判斷、評價和控制,從而實現企業發展效益的最大化。企業會計事務所審計風險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審計風險識別、審計風險分類、審計風險的估計以及審計風險評價控制等?,F階段我國企業會計事務所審計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會計項目的風險管理階段。企業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的關鍵是項目的審計風險管理,通過這種管理能夠提升企業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水平。審計風險涵蓋在審計項目的全過程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很有可能帶來會計師事務所的風險。首先,在任務承接階段。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業務工作承接之前,事務所的成員需要和被審計單位管理人員進行交流,交流的內容往往被制作成調查問卷。雖然調查問卷的內容涉及了很多方面,但是在具體的執行中,審計人員忽略了對被審計單位外部環境的分析和了解,由此導致無法準確評估外界環境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情況的影響。其次,在審計實施階段。雖然在審計控制測試和實質保護問題等方面制定了制度,但是,受人力資源、審計資金費用分配的影響,無法在真正意義上嚴格執行制度。比如,在對測試樣本數量控制的時候,會計師事務所不具備相應的標準,只是隨機獲得一些數據信息,不具有針對性。在對被審計單位銀行款項審查的時候,審計人員對于應該收款、短期借款等項目僅僅是對其總賬、明細賬進行核對,無法準確發現審計造假。最后,在審計結束階段。審計結束工作雖然對三級復核人員和復核的內容進行了規定,但是在執行的時候一般只是進行一次復核。這種僅僅執行一次的復核工作存在片面性,很容易出現審計的漏洞,同時對應的審計處理方式也缺乏考核標準。
2.全面審計風險管理。第一,組織形式上。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的選擇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是否有效產生影響。現階段,我國大多數的會計師事務所采用的有限責任制組織形式。這種責任制的組織形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會計事務所審計工作風險。但是這種責任制的組織形式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表現為減少了風險責任對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約束程度,降低了審計組織個人所需要承擔的責任。第二,人力資源管理上。首先,雖然該企業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擁有十一人,但是這些人員當中存在掛職的現象。其次,企業會計事務所缺乏高學歷、高素質的人才引進機制。企業的會計師事務所對人力資源的管理較為盲目,長時間不招聘新人,對企業人力資源規劃缺乏長遠性的考慮。再次,企業會計師事務所缺乏合理的薪酬體系。最后,企業會計師事務所缺乏員工培訓管理機制。第三,會計律師事務所內部質量控制方面。內部控制的質量對企業會計律師事務所發展優劣有著重要的影響意義。但是,現階段企業會計律師事務所沒有嚴格按照內部質量控制制度執行工作,在接收了審計業務之后,管理層為了盡快完成任務,沒有對審計工作進行監督管理,由此導致內部質量控制失去效果。
(二)企業會計事務所審計風險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
1.企業會計事務所本身。企業會計事務所本身存在的問題表現在企業人員素質、會計活動客戶的選擇、審計業務的執行、審計質量的控制等方面。第一,審計人員素質方面出現的風險表現在審計工作執行人員的招聘、能力培養和后期教育方面。我國現階段會計事務所招聘流程較為簡單,一般通過面試就能上崗工作,由此導致選拔上來的會計人員素質不符合企業實際發展要求,會計人員不具備財會知識、法律知識、審計技能、分析能力、判斷能力等。第二,企業會計事務所成員承接一些不適合自己的工作?,F階段,一些企業的會計師事務所為了獲得證券期貨的審計資格,會進行盲目的企業合并,卻沒有考慮企業會計事務所成員的工作能力。第三,審計成員應用的現代審計方式存在一些問題。審計工作應用的方法一般是較為復雜的分析方法和抽樣審計方法,雖然客觀,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存在制度上的漏洞。
2.客戶角度。第一,被審計的單位經常進行一些非常規性的交易活動。在企業多元化、大規模化發展的今天,企業集團性的非常規、非合法化交易數量增加。在企業內部缺乏高質量的審計服務發展需求的情況下,可能會在無形中增加企業的審計風險。第二,被審計的單位存在經營發展的風險。企業會計事務所發展中存在的虛假交易和一系列造假情況一般和企業外部經營環境以及企業內部控制系統之間存在關系,這些外部和內部存在的問題為會計事務所造假行為的出現提供了可能。第三,企業審計的內容范圍逐漸擴大。在社會的快速發展下,企業審計活動不再是原有的財務報表審計活動,而是逐漸深入到企業的管理階層,被審計的企業受經營發展情況的影響加重了自身的審計風險。
3.審計環境角度。審計環境主要包括法律法規和行業的發展監管兩個方面。第一,在法律法規方面,政策性文件的疏漏是加重審計風險的重要因素。法律的不同規定和解釋會導致企業CPA的責任不明確。第二,行業多頭監管工作現象會加重企業的審計風險。
(一)會計師事務所項目審計風險管理策略
1.項目審計業務承接階段。第一,對審計單位的外部環境進行改進。從審計單位的行業發展情況、監管環境。法律制度環境等方面對被審計單位的外部環境情況進行問卷調查。第二,實現對被審計單位內部經營情況的改進。在問卷調查對被審計單位內部經營發展活動了解的基礎上,應用分析性的復核方式來對被審計單位內部環境進行改進。第三,對被審計單位內部舞弊行為進行改進。會計事務所審計人員根據以往的審計經驗,了解企業內部是否存在內部控制制度,如果存在,需要了解相關內部控制制度運行情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事項來進行了解。第四,針對項目審計風險評估缺乏科學性,需要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影響因素進行了解,根據以往的審計經驗,對企業審計項目總體風險情況進行確定。第五,企業會計師事務所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專業勝任能力的評估。
2.項目審計實施階段。第一,確定審計的重要性水平。審計的重要性水平對審計范圍進行了明確的規定,能夠有效指導審計工作人員對重點項目開展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的程序。對重要性水平的選擇不一定是要選擇最高的,而是應該選擇適合被設計單位情況的水平。第二,控制測試方面。企業會計事務所需要嚴格執行控制測試,在內部控制評價具有依賴性之后需要對被審計單位進行符合性的測試。常見的測試方法有詢問法、實時觀察法、書面檢查法等。
3.審計結束階段。第一,加強對被審計單位情況的復核。在審計工作結束之后,企業會計師事務所需要對被審計單位的情況進行復核。復核的內容包括審計檢查人員對被審計單位情況是否屬實進行核實、要對審計單位判斷是否合理進行了解、對審計證據是否充分進行判斷。第二,對審計工作底稿的復核。企業會計事務所的管理階層需要強化自身的風險意識,對審計工作底稿按照三級復核制度嚴格進行,并要對審計工作的底稿復核工作進行記錄。
(二)會計事務所全面審計風險管理策略
1.審計主體方面的風險管理策略。第一,對組織形式改革。組織形式的改革表現為用有限責任合伙制代替有限責任制。第二,加強對內部質量的控制。審計工作面臨風險度大小和會計師事務所工作質量成反比。實現對風險的控制和防范需要提升審計工作,加強對內部審計控制。內部審計控制需要加強對審計工作質量的監控,提升審計工作人員的管理知識,充分吸收和借鑒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經驗。第三,完善對人力資源的管理。一是應加強對審計人力資源的專業技能培訓。定期聘請大型會計師事務所人員開展審計工作經驗交流會,提升企業全體審計人員的工作能力。二是要對人員招聘任用制度進行規范。要采用公開招聘方式,加強對應聘人員的考核。再次,完善薪酬制度。審計工作繁瑣,為此需要給員工合理的薪酬,從而更好地提升員工工作積極性。三是要制定審計項目質量風險追究責任制度。
2.審計客體方面的審計風險管理策略。第一,強化被審計單位管理風險意識。強化被審計單位管理風險意識更需要在中小企業進行。審計人員要在日常的審計管理中幫助被審計單位發現審計經營管理潛在的問題。第二,完善客戶的內部控制制度。會計師事務所在和客戶進行溝通的時候,需要向客戶介紹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幫助客戶識別審計風險。
綜上所述,在信息科技的快速發展下,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發展面臨更多的審計風險。審計風險是不能被消滅的,為此,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人員需要正視審計風險,正確對待審計風險,根據企業發展實際建立適合自身企業發展的審計風險管理體系,在有效避免審計風險的同時,提升企業審計工作的效率,從而更好地促進我國企業會計師事務所的良性發展。
[1]劉曉紅.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A小型會計師事務所中的應用研究〔D〕.青島:青島理工大學,2015.
[2]趙劍楠.上市公司財務舞弊與會計師事務所風險應對策略的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3.
[3]黃防震.HP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防控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3.
[4]馬馬妮.A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控制的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12.
[5]胡颸颺.基于風險管理的XX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控制研究〔D〕.重慶:重慶理工大學,2014.
[6]楊月.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風險管理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10.
[7]杭思源.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國內會計師事務所運用現狀的調查和分析〔D〕.上海:復旦大學,2008.
[8]李建標,任雪.財務舞弊公司的審計風險能識別嗎——會計師事務所和上市公司治理的雙重因素〔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02).
[9]劉鳳環.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企業研究,2013(04).
[10]樊翠云,劉煒.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防范與控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3(05).
◇作者信息: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會計系
◇責任編輯:劉小梅
◇責任校對:劉小梅
F239.40
A
1004-6070(2016)11-0062-03